心理学吧 关注:4,313,748贴子:27,805,373
  • 8回复贴,共1

职务犯罪心理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彭清燕
(湖南吉首大学 师范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摘  要 :  职务犯罪是在病态心理支配下所进行的行为 。通过对职务犯罪的心理病变进行的病理学研究 ,认为职务犯罪心理系二因致病 。在内因方面 ,需要偏离导致职务犯罪者对官职 、财富与“美色”的病态追求 ,动机偏离导致职务犯罪行为人对“奋斗目标”产生疯狂的“热情”;在外因方面 ,社会因素是职务犯罪的媒化剂 。职务犯罪的主要病态心理类型包括精神压抑症 、胜利恐惧症 、骄横跋扈症和奢侈症 。并就此提出了职务犯罪的心理疗法 。
关键词 :  职务犯罪 ;需要偏离 ;动机偏离 ;病态心理类型 ;心理疗法



1楼2009-11-02 16:04回复
    一 、职务犯罪心理的病理学原理 病理学是医学科学中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病原理 的一门基础性学科4      ,职务犯罪者的心理病变同样需要进行病理学研究 。建立职务犯罪心理病理学理论有助于以该 基础理论为指导 ,解剖职务犯罪病态心理 ,探寻控制及预防 职务犯罪之心理疗法 。
    (一) 病因 病因就是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发病的因素4.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把行为的原因基本上划分为两 种 ,即内因和外因5。海德的观点为我们研究行为的原因 提供了帮助 。笔者认为千变万化的职务犯罪行为的心理致 病源 ,莫过两条 : 一者 , 个体原因 , 即内因也 ; 二者 , 社会原 因 ,即外因也 。内外结合 ,病皆由此 。概而言之 ,谓职务犯 罪二因致病说 。
    1 . 个体原因
    职务犯罪者心理病变的个体原因 ,是其病变内因 ,主要 表现为个性心理倾向 。个性心理倾向性是决定一个人态度 和活动的倾向性 、选择性 、积极性的诱因系统 。它是个性结 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是人的心理的动力 ,一个人占优势的心 理倾向 ,制约着他所有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6     。彼得罗夫 斯基认为 ,个性是一种以需要 ——动机为核心组织的系统 , 周围排列着各种各样的个性品质的等级化的完整结构 。其中 ,核心组织的性质决定着个性的倾向性7。在职务犯罪过程中需要 ——动机同样是个性的核心组织 。其中 ,需要偏离是职务犯罪的源泉 ,动机偏离是职务犯罪的直接动力 。
    第一 ,需要偏离是职务犯罪的源泉 。
    所谓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8。需要是人的活动源泉 ,是动机产生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认为“人是 永远有所要求的动物”9      ,指出需要具有无限性 。并把人类需要看成是一个组织系统 ,且按优势出现的先后排成等级 。


    2楼2009-11-02 16:05
    回复
      (二) 病机
      病机就是病因作用于人体后引起的机体内部变化的规律20。职务犯罪心理二因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我们常 常会看到处于同一环境中的领导者有的是职务犯罪者 ,有 的则不是 。所以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 作用 。外因即社会因素“内投”到个体之中 ,成为他的道德 、 良心 、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此支配下被个体内化为需要偏 离 ,随需要偏离强度增大 ,产生个体的动机偏离 ,在动机偏 离直接推动下职务犯罪行为也就不可避免了 。当然职务犯 罪心理在二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按其先后 发展可分为潜伏期 、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和结局期 。潜伏期 心理通常表现为个体对需要偏离的疑惑和忐忑不安 ,到了 前驱期便坦然多了 ,进入症状明显期个体的动机偏离产生 , 犯罪意图明显 ,处于结局期心理的个体则走到了疯狂。
      二 、职务犯罪病态心理类型及分析
      1 . 精神压抑症 所谓精神压抑症指职务犯罪个体犯罪前经受较长时期精神上压制的病态心理 。其症状表现为个体心理较长时间 的焦燥 、烦恼 、嫉妒和不满 ,一般而言 ,大部分职务犯罪个体 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 。而一个想成为公众认可的权力拥有 者的人 ,在他获得这种认可和一定的威望时 ,确是要付出一 定代价的 ,这个代价就是要把自己生命的一个部分“投资” 在为民求得“公平”和“福利”的过程中21     。不少领导干部 出身贫寒 ,在其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个 人基本需要 (譬如衣 、食 、住 、行的生理需要) 的质量放在需 要结构中最底层 。个体基本需要获得量上最低限度的满足 后 (譬如吃饱了 ,但吃得差)  ,投入更多的个人时间 、精力到 目标明确的紧张工作中 。这种压抑个体基本需要的工作方 式在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中得到了合理解释 。长期的计 划经济孵化了迷信权威和个人利益缺失的坚定理念 ,并成 为支撑领导干部工作和生活的主流思想 。然而 ,个体基本 需要作为人的本性仍以潜在的方式顽强存在 。一旦大权独 揽 ,一些个体政治欲望减弱 、机体放松 ,这时现实的解放和 潜在的压抑之间的对立已达到尖脱化程度 ,充溢于个体的 一切生活领域 。而市场经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我凸 现并致力于追求玩乐和放浪形骸 。“辛辛苦苦几十年 ,还不 如人家搞一年”的吃亏心理应运而生 ,“为革命作了那么大 贡献 ,吃点喝点玩点拿点理所当然”的享乐主义接踵而来 。 以生理需要占优势的需要偏离出现 ,并使个体本应由已获 尊重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发生颠倒 。需要到需要偏离 的逆转  ,需要偏离就成了某种丑恶的  、可怕的欲望刺激着 满足其需要的动机偏离出现  。这时  , 离职务犯罪已不遥 远了 。


      4楼2009-11-02 16:06
      回复
        . 胜利恐惧症 所谓胜利恐惧症指权力者害怕权力丧失的紧张 、恐怖的心理状态 。其症状表现为紧张 、害怕 、担心。一些领导者 历经磨难手中的权力增大了 , 然而暮年的钟声也敲响了 。 他们在饱尝胜利喜悦之后 ,顶峰之处必是回落的悲凉之感 油然而生 。但是权力所带来的扬眉吐气的感受是刻骨铭心 的 ;权力所带来的便利是恋恋不舍的 ;权力所带来的美好前 程是动人心魄的 。尽管权力所呈现远超出他们能使用的东 西 ,但他们仍然感到很贫穷22。脆弱的心灵已无法承受丧 失权力所带来的心灵振荡 。“有权不用 ,过期作废”就是胜 利者害怕权利稍纵即逝的佐证 。尤其是职务犯罪的 59 岁 现象 ,在胜利恐怖症中可以得到最好的心理阐释 。胜利后 的恐惧一方面提醒着个体特别关注安全需要 。他们不择手 段巧取豪夺 ,用尽心机聚敛钱财 ,以期为奔波的一生留下日 后稳靠的保障 ;另一方面 ,恐惧的感觉使病态的个体格外感 到生理需要的饥渴 , 抓紧时间舞弄权力棒 , 及时行乐 , 吃 、 喝 、嫖 、赌无所不为 。以生理需要或安全需要为优势需要的 需要层次颠倒建立在权力之上 ,以损国利己 、损公肥私手段 获取之 ,必是职务犯罪 。


        5楼2009-11-02 16:06
        回复
          审核的真严发不出来乐TT


          6楼2009-11-02 16:07
          回复
            所谓职务犯罪 ,是指国家公职人员不履行职责 、不正确 履行职责或者利用职权谋取不法利益 ,妨害国家对职务行 为的管理活动 ,损害公众对于政府的信赖感 ,依法应受刑事 处罚的行为的总称1     。由概念我们可以用更通俗的语言来 概括职务犯罪的主要特征 ,即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权以损 害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基础的对权 、财 (物和金钱) 、色贪得无 厌的谋取 。精神分析专家弗洛伊德曾断言贪得无厌的成年 人是一个病人2     。马克思虽然从未提出过系统的精神病理 学 ,但他指出 ,异化是病态心理的一种形式 。每一个神经病 患者都是一种异化的结果 ,即某一种爱好 (例如 ,对金钱 、权 力 、女人等等的爱好) 渐渐地脱离这个人的全部的个性 ,从 而成为他的统治者 ,也成了他所服从的偶像 ,“他”成了自身 一部分欲望的奴隶3     。所以职务犯罪者欲壑难填从心理上 讲是一种病态 。研究职务犯罪者的心理病理 ,提出职务犯 罪的心理疗法 ,无疑对于控制和预防职务犯罪是一大胆而 又有益的尝试 。


            7楼2009-11-02 18:39
            回复
              (3) 社会道德消极方面的影响 。态度是一种心理的或神经的准备状态 ,它是由经验构成的 ,是个人对有关事物的反映施加指导的或动力的影响 。个体的态度受人的本质属性和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 ,因而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全部概念乃是建立在凡是人都具有人的本质这一思想基础上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社会性是人最本质的属性 。弗洛伊德则从心理层面分析了人的这两种属性 。尽管在弗洛伊德看来 ,全部本能是由生和死两种本能趋向构成的 。“我们所说的性本能的里比多相当于诗人和哲学家眼中的那种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聚合在一起的爱的本能”。生的本能就是爱欲15。这种观点过 分夸大了性本能的作用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就人的本质方
              面与马克思的殊途同归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成两部分 :自我和本我 。本我是最原始的 ,无意识的心理结构 ,它用遗传的本能和欲望构成 。在本我中 ,充满着发自本能和欲望的强烈冲动 ,它们始终力图获得满足16     是人的自然属性 。本我没有组织 ,也没有统一意识 ,只有一种使本能需要按快乐原则获得满足的冲动17。自我则不同 ,自我从感知本能作用进入控制这些本能的作用 ,推翻了本我的活动原则 ——快乐原则 ,代之以现实原则 。显然 ,自我是人社会性的体现 。当原始的目标即欲望的直接满足有效地被控制时 ,文明的进程就开始了18。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本我和自我)  ,作为人的本质在不同时期的社会道德体系中所强调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一般而言 ,社会文明程度 越高 ,人的社会化程度就越高 。在我国 ,长期以来形成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伴随市场化的进程 ,我国传统道德体系受到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剥削阶级思想的冲击 。国家公职人员如果不加强自身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 ,以权力为基础 ,按快乐原则追求本我欲望的满足 ,必然是抛弃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必然会丧失自我 。在精神失常者和犯罪人中 ,道德感同样泯灭19。职务犯罪者背离社会主义道德 ,最后自绝于党 、自绝于人民 。


              9楼2009-11-02 18:40
              回复
                oooooooo。。。。。。?


                IP属地:北京10楼2009-11-02 19:01
                回复
                  • 211.138.147.*
                  刘德华


                  11楼2009-11-02 2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