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病机
病机就是病因作用于人体后引起的机体内部变化的规律20。职务犯罪心理二因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我们常 常会看到处于同一环境中的领导者有的是职务犯罪者 ,有 的则不是 。所以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 作用 。外因即社会因素“内投”到个体之中 ,成为他的道德 、 良心 、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此支配下被个体内化为需要偏 离 ,随需要偏离强度增大 ,产生个体的动机偏离 ,在动机偏 离直接推动下职务犯罪行为也就不可避免了 。当然职务犯 罪心理在二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按其先后 发展可分为潜伏期 、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和结局期 。潜伏期 心理通常表现为个体对需要偏离的疑惑和忐忑不安 ,到了 前驱期便坦然多了 ,进入症状明显期个体的动机偏离产生 , 犯罪意图明显 ,处于结局期心理的个体则走到了疯狂。
二 、职务犯罪病态心理类型及分析
1 . 精神压抑症 所谓精神压抑症指职务犯罪个体犯罪前经受较长时期精神上压制的病态心理 。其症状表现为个体心理较长时间 的焦燥 、烦恼 、嫉妒和不满 ,一般而言 ,大部分职务犯罪个体 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 。而一个想成为公众认可的权力拥有 者的人 ,在他获得这种认可和一定的威望时 ,确是要付出一 定代价的 ,这个代价就是要把自己生命的一个部分“投资” 在为民求得“公平”和“福利”的过程中21 。不少领导干部 出身贫寒 ,在其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个 人基本需要 (譬如衣 、食 、住 、行的生理需要) 的质量放在需 要结构中最底层 。个体基本需要获得量上最低限度的满足 后 (譬如吃饱了 ,但吃得差) ,投入更多的个人时间 、精力到 目标明确的紧张工作中 。这种压抑个体基本需要的工作方 式在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中得到了合理解释 。长期的计 划经济孵化了迷信权威和个人利益缺失的坚定理念 ,并成 为支撑领导干部工作和生活的主流思想 。然而 ,个体基本 需要作为人的本性仍以潜在的方式顽强存在 。一旦大权独 揽 ,一些个体政治欲望减弱 、机体放松 ,这时现实的解放和 潜在的压抑之间的对立已达到尖脱化程度 ,充溢于个体的 一切生活领域 。而市场经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我凸 现并致力于追求玩乐和放浪形骸 。“辛辛苦苦几十年 ,还不 如人家搞一年”的吃亏心理应运而生 ,“为革命作了那么大 贡献 ,吃点喝点玩点拿点理所当然”的享乐主义接踵而来 。 以生理需要占优势的需要偏离出现 ,并使个体本应由已获 尊重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发生颠倒 。需要到需要偏离 的逆转 ,需要偏离就成了某种丑恶的 、可怕的欲望刺激着 满足其需要的动机偏离出现 。这时 , 离职务犯罪已不遥 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