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一位意大利妈妈每次用小推车推她的孩子出去,总是有无数的中国人过来告诉她,这么冷的天你不能只给孩子穿袜子,一定要穿上鞋。有时候好心的中国人多得她都无法走路。
“在意大利,冬天穿短袖衬衫夏天穿羽绒的多了去了,这个天只给孩子穿袜子是极其正常的。”那位妈妈极其气愤又极其不解的问我:“难道我不比他们更了解我的孩子?难道我不比他们更关心我的孩子?”
案例二
有一个美国女孩中国话讲得很流利,还会讲点广东话。在四川生活多年,听得懂四川话,就是这样一个人,对川菜店的服务员十分不满意。
“你们中国人来吃饭,服务员总是问您是要微辣、中辣还是重辣?我来吃饭,从来就没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如果我疏忽了,忘了告诉他们要重辣,上来的准不是辣的;就算我再三重复,上来的最终只是微辣。
有一次她实在忍不住把服务员叫来:“我刚才跟你讲了那么多遍要重辣,你为什么给我微辣?”
“你们老外不能吃辣的,我知道的。我们这里来的老外多着呢。”没想到服务员还是见过世面的。
美国女孩发了脾气:“你又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你怎么这么了解我?”
针对上述两个材料,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分析:
两个材料中意大利妈妈和美国女孩的气愤源于她们对中国文化尚没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她们两个人和处于交际另一方的中国人的跨文化意识都有些淡薄,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矛盾冲突。
“跨文化意识”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具有感觉的敏锐性(即善于发现矛盾和问题)、理解的科学性(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判断)、处理的自觉性(自觉排除“三大敌人”的干扰,有效和得体地解决问题)。它要求有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案例一中的意大利妈妈和案例二中的美国女孩正是缺乏这种意识,没有意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才对中国人的行为感到非常不解。
其中,案例一中意大利妈妈所遇到的情况在中国人看来是好心的提醒,而在意大利妈妈看来却令人十分不快,她认为自己受到了“面子威胁”。“面子”是个人要求在公众面前树立的形象,中西方的面子文化有很多不同之处。在西方文化中,建议、劝告、提醒类的话被视为对听话人的面子威胁,讲话人表示自己认为听话人应该做某事或可能会忘掉某事,似乎显示自己比别人强,因而会触犯听话人。而中国人则将这些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关心,只会产生感激之意。
而在案例二中,川菜馆的服务员一看是外国女孩便自作主张地提供微辣菜品,认为所有的老外都不能吃辣,这是由于他对外国人产生了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头脑中对存在的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这些印象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刻板印象往往完全疏忽个体区别,而且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刻板印象使得人们不能客观地观察另一种文化,失去应有的敏感。服务员不问美国女孩的个体情况就先入为主地认定其不能吃辣即是对外国人产生了“不能吃辣”的刻板印象。它导致人们在观察异国文化时只注意那些与自己的刻板印象吻合的现象,而忽略其他。它妨碍我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处,不利于顺利开展跨文化交际。
两个案例中意大利妈妈和美国女孩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产生的跨文化冲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由于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的。所谓思维方式指的是一个文化群体或名族在长期历史和文化沉淀中形成,为该群体或民族所共有,比较稳定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和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模式。思维方式有文化差异,造成此差异的原因有:历史发展轨迹不同、宗教信仰差别和生活环境各异。并且这种思维方式差异会对跨文化交际造成干扰,甚至还会引起严重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材料一中中国人好心的提醒以及材料二中服务员的自作主张正是受中国人思维的影响,认为这是对他人的关心;而处于西方文化的意大利妈妈和美国女孩受西方个体思维的影响,就认为这是对她们的不尊重,从而造成误解。
中国文化石群体文化,追求整体观,崇尚群体观念,因此注重关心他人,维护他人的利益,因此中国人对意大利妈妈都会给予好心的提醒,在案例二中的川菜服务员也才会设身处地的将美国女孩的菜调换为“微辣”。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个体文化,他们崇尚个人意识,以个体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案例中意大利妈妈受到提醒,美国女孩买不到重辣的菜而感到气愤都是由于她们认为自己的个人权利和利益受到了侵害。尤其在材料二中,美国女孩是典型的西方“线性思维”,认为应该直截了当的表达信息,听话人也应当顺着这一思路去理解,而服务员却是东方的“螺旋型思维”,在接收到信息之后,在理解原有信息的同时还会有其他的考虑,因此会出现材料二中的矛盾。
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跨文化意识,不能认识到不同文化在语言、生活、交际河思维等方面的差异就容易产生跨文化交际的冲突。材料中的意大利妈妈和美国女孩生活在与她们自身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国,就应当努力去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所在,积极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努力实现文化适应。而文化适应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和文化身份调整或转变的过程,它的成果大小、时间快慢不仅取决于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大小,更重要的是看本人的态度和适应能力。两位女士应该意识到在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在所难免的,只有多与新文化接触,自觉自愿地接受新的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才能更好地融入新文化中。
同时,材料中的中国人和服务员也应该注意自己的交际行为,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尊重对方的交际行为。川菜服务员应当撇开自己对外国人的刻板印象,尊重个体差异。只有交际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一位意大利妈妈每次用小推车推她的孩子出去,总是有无数的中国人过来告诉她,这么冷的天你不能只给孩子穿袜子,一定要穿上鞋。有时候好心的中国人多得她都无法走路。
“在意大利,冬天穿短袖衬衫夏天穿羽绒的多了去了,这个天只给孩子穿袜子是极其正常的。”那位妈妈极其气愤又极其不解的问我:“难道我不比他们更了解我的孩子?难道我不比他们更关心我的孩子?”
案例二
有一个美国女孩中国话讲得很流利,还会讲点广东话。在四川生活多年,听得懂四川话,就是这样一个人,对川菜店的服务员十分不满意。
“你们中国人来吃饭,服务员总是问您是要微辣、中辣还是重辣?我来吃饭,从来就没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如果我疏忽了,忘了告诉他们要重辣,上来的准不是辣的;就算我再三重复,上来的最终只是微辣。
有一次她实在忍不住把服务员叫来:“我刚才跟你讲了那么多遍要重辣,你为什么给我微辣?”
“你们老外不能吃辣的,我知道的。我们这里来的老外多着呢。”没想到服务员还是见过世面的。
美国女孩发了脾气:“你又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你怎么这么了解我?”
针对上述两个材料,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分析:
两个材料中意大利妈妈和美国女孩的气愤源于她们对中国文化尚没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她们两个人和处于交际另一方的中国人的跨文化意识都有些淡薄,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矛盾冲突。
“跨文化意识”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具有感觉的敏锐性(即善于发现矛盾和问题)、理解的科学性(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判断)、处理的自觉性(自觉排除“三大敌人”的干扰,有效和得体地解决问题)。它要求有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案例一中的意大利妈妈和案例二中的美国女孩正是缺乏这种意识,没有意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才对中国人的行为感到非常不解。
其中,案例一中意大利妈妈所遇到的情况在中国人看来是好心的提醒,而在意大利妈妈看来却令人十分不快,她认为自己受到了“面子威胁”。“面子”是个人要求在公众面前树立的形象,中西方的面子文化有很多不同之处。在西方文化中,建议、劝告、提醒类的话被视为对听话人的面子威胁,讲话人表示自己认为听话人应该做某事或可能会忘掉某事,似乎显示自己比别人强,因而会触犯听话人。而中国人则将这些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关心,只会产生感激之意。
而在案例二中,川菜馆的服务员一看是外国女孩便自作主张地提供微辣菜品,认为所有的老外都不能吃辣,这是由于他对外国人产生了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头脑中对存在的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这些印象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刻板印象往往完全疏忽个体区别,而且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刻板印象使得人们不能客观地观察另一种文化,失去应有的敏感。服务员不问美国女孩的个体情况就先入为主地认定其不能吃辣即是对外国人产生了“不能吃辣”的刻板印象。它导致人们在观察异国文化时只注意那些与自己的刻板印象吻合的现象,而忽略其他。它妨碍我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处,不利于顺利开展跨文化交际。
两个案例中意大利妈妈和美国女孩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产生的跨文化冲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由于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的。所谓思维方式指的是一个文化群体或名族在长期历史和文化沉淀中形成,为该群体或民族所共有,比较稳定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和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模式。思维方式有文化差异,造成此差异的原因有:历史发展轨迹不同、宗教信仰差别和生活环境各异。并且这种思维方式差异会对跨文化交际造成干扰,甚至还会引起严重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材料一中中国人好心的提醒以及材料二中服务员的自作主张正是受中国人思维的影响,认为这是对他人的关心;而处于西方文化的意大利妈妈和美国女孩受西方个体思维的影响,就认为这是对她们的不尊重,从而造成误解。
中国文化石群体文化,追求整体观,崇尚群体观念,因此注重关心他人,维护他人的利益,因此中国人对意大利妈妈都会给予好心的提醒,在案例二中的川菜服务员也才会设身处地的将美国女孩的菜调换为“微辣”。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个体文化,他们崇尚个人意识,以个体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案例中意大利妈妈受到提醒,美国女孩买不到重辣的菜而感到气愤都是由于她们认为自己的个人权利和利益受到了侵害。尤其在材料二中,美国女孩是典型的西方“线性思维”,认为应该直截了当的表达信息,听话人也应当顺着这一思路去理解,而服务员却是东方的“螺旋型思维”,在接收到信息之后,在理解原有信息的同时还会有其他的考虑,因此会出现材料二中的矛盾。
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跨文化意识,不能认识到不同文化在语言、生活、交际河思维等方面的差异就容易产生跨文化交际的冲突。材料中的意大利妈妈和美国女孩生活在与她们自身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国,就应当努力去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所在,积极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努力实现文化适应。而文化适应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和文化身份调整或转变的过程,它的成果大小、时间快慢不仅取决于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大小,更重要的是看本人的态度和适应能力。两位女士应该意识到在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在所难免的,只有多与新文化接触,自觉自愿地接受新的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才能更好地融入新文化中。
同时,材料中的中国人和服务员也应该注意自己的交际行为,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尊重对方的交际行为。川菜服务员应当撇开自己对外国人的刻板印象,尊重个体差异。只有交际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