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这两天关注新闻
应该已经看到了这个视频
5月5日下午起
虎门大桥发生了明显的起伏运动
仿佛在“迎风起舞”
视频来自于人民日报抖音号
查询资料可知
虎门大桥
仅各类钢材用量达2万吨
加上14.37万立方米混凝土
总重超过30万吨
如此重的大桥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有行业专家分析
很可能是大桥维修时
桥面放置了高约1米的水马(如下图)

正是这平时不起眼的小玩意儿
破坏了桥面的气动外形
致使空气横向穿越大桥时
产生了涡流
进而引发桥面起伏

又是空气动力学
咦?为什么要说“又”呢

如上图所示
空气流过桥梁上下表面后
在一定的恒定流速下
会在桥梁上下面
交替地产生脱离结构物表面的旋涡
如果这种旋涡发生频率
与桥梁自振频率接近
那么就会引发共振
并且越来越严重
最严重的情况
就是引发桥梁垮塌

例如1940年塔科马海峡吊桥(上图)
事实上
现代桥梁在设计之时
就已经在风洞中
进行了
不同风速、不同风向
的大量试验

桥梁设计风洞试验
以确保大桥
在任何情况下
都不会出现严重的共振
从而避免垮塌风险
而根据最新的报道
在拆除了桥面上的水马之后
桥面振动显著趋缓
但截至5月6日上午
依然存在一定振动
可能是惯性原因
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减弱
提到风洞试验
各位读者最近应该比较熟悉
我们的观致7最近刚刚完成了
风洞试验
汽车当然是不会像大桥一样起伏
但同样有可能会出现“振动”
也就是用户用车时听到的啸叫

工程师们用胶带
把所有可能产生啸叫的部位封起来
逐个撕掉胶带
把气流加速到120km/h
甚至140km/h
判断哪些部位风噪过高
哪些部位出现啸叫

上图是声学阵列
黑色的探头组成的阵列
可以远程探测车辆啸叫发声点
定位精度达到毫米级
当然
观致7的测试中未发现啸叫问题
所以观致7的风洞试验
并未启用这项测试
那么我们下次再见吧!
拜拜~
应该已经看到了这个视频
5月5日下午起
虎门大桥发生了明显的起伏运动
仿佛在“迎风起舞”
视频来自于人民日报抖音号
查询资料可知
虎门大桥
仅各类钢材用量达2万吨
加上14.37万立方米混凝土
总重超过30万吨
如此重的大桥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有行业专家分析
很可能是大桥维修时
桥面放置了高约1米的水马(如下图)

正是这平时不起眼的小玩意儿
破坏了桥面的气动外形
致使空气横向穿越大桥时
产生了涡流
进而引发桥面起伏

又是空气动力学
咦?为什么要说“又”呢

如上图所示
空气流过桥梁上下表面后
在一定的恒定流速下
会在桥梁上下面
交替地产生脱离结构物表面的旋涡
如果这种旋涡发生频率
与桥梁自振频率接近
那么就会引发共振
并且越来越严重
最严重的情况
就是引发桥梁垮塌

例如1940年塔科马海峡吊桥(上图)
事实上
现代桥梁在设计之时
就已经在风洞中
进行了
不同风速、不同风向
的大量试验

桥梁设计风洞试验
以确保大桥
在任何情况下
都不会出现严重的共振
从而避免垮塌风险
而根据最新的报道
在拆除了桥面上的水马之后
桥面振动显著趋缓
但截至5月6日上午
依然存在一定振动
可能是惯性原因
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减弱
提到风洞试验
各位读者最近应该比较熟悉
我们的观致7最近刚刚完成了
风洞试验
汽车当然是不会像大桥一样起伏
但同样有可能会出现“振动”
也就是用户用车时听到的啸叫

工程师们用胶带
把所有可能产生啸叫的部位封起来
逐个撕掉胶带
把气流加速到120km/h
甚至140km/h
判断哪些部位风噪过高
哪些部位出现啸叫

上图是声学阵列
黑色的探头组成的阵列
可以远程探测车辆啸叫发声点
定位精度达到毫米级
当然
观致7的测试中未发现啸叫问题
所以观致7的风洞试验
并未启用这项测试
那么我们下次再见吧!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