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更新,每周多篇,欢迎关注…
题集精选一:经济面试方向
1. 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参考答案】
劳动供给曲线之所以出现向后弯曲的形状,源于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强弱.假定消费者消费的商品及闲暇都是正常物品;但与其他商品不同,当涉及到闲暇这一特殊品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反。
由于工资率反映了闲暇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工资率的提高,消费者消费闲暇的相对价格提高,因而替代效应的结果是消费者减,闲暇时间的消费,而用其他商品的消费予以替代,以便实现相同的效用满足。结果,闲暇时减少,劳动时间增加。同时,工资率提高也产生收入效应,即工资率上升意味着劳动时间不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这样,随着工资率提高,消费者会增加所有商品,包括闲暇的消费,即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时间减少。
由此可见,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闲暇,从而对劳动时间的影响是反方向,因而二者的强度决定了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闲暇需求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反之,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上。
这就意味着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如果原来的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则此时的劳动供给较小,工资上涨的收入效应不能抵消替代效应;但如果工资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此时劳动给量也相对较大,则工资上涨引起的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就很大,从而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这就是说,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因此,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向后弯曲。
2. 什么是派生需求理论?
【参考答案】
在考察影响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的因素。在劳动经济学中,对影响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的因素的讨论可以归结为:希克斯 - 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该定理认为: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第一,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较大;
第二,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
第三,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较大;第四,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
3.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劳动力流动的?
【参考答案】
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企业因素
1) 企业规模,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则员工的流动率越低
2) 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实际上决定了企业员工到其他组织寻找工作的便利性及其成本高低
3) 企业组织文化与领导风格等
心理感受不佳——满意度下降——离职管理学对这种心理感受的解释:价值观冲突、不喜欢组织文化等
2.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劳动者因素
1) 劳动者的年龄(年轻比中年后流动频繁——原因)
2) 劳动者的任职年限(任职越长,离职可能性越低——原因)
3) 劳动者的性别
3.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市场周期因素
1) 宽松状态——供大于求——就业概率下降、失业率上升、失业周期延长、工资率下降——流动消弱
2) 紧张状态——供小于求——就业机会增加、工资率上升、利用跳槽机会要求雇主加薪——流动率上升
3) 衡量宽松与否的重要指标:失业率(离职率与失业率间负相关)
4) 衡量宽松与否的另一指标:临时解雇率(离职率与临临时解雇率间负相关)
5) 经济衰退期,劳动力流动率会比较低
4.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社会因素
1) 整个社会对流动的态度及流动的传统习惯,如:铁饭碗
2) 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也劳动者得直接流动成本不同,如:住房
声明:以上内容由雷常教育老师整合创作,答案仅做参考。欢迎加入雷常教育保研交流群(273249102),下载获取更丰富的实用信息!高端保研协议班咨询VX:leichangjiaoyu1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a5a5a4ea751f819f1250342eab54a76/5764a64543a98226fcb4f7429d82b9014b90ebfb.jpg?tbpicau=2025-02-25-05_04704f64d02aff06bd58a33654d2f210)
题集精选一:经济面试方向
1. 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参考答案】
劳动供给曲线之所以出现向后弯曲的形状,源于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强弱.假定消费者消费的商品及闲暇都是正常物品;但与其他商品不同,当涉及到闲暇这一特殊品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反。
由于工资率反映了闲暇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工资率的提高,消费者消费闲暇的相对价格提高,因而替代效应的结果是消费者减,闲暇时间的消费,而用其他商品的消费予以替代,以便实现相同的效用满足。结果,闲暇时减少,劳动时间增加。同时,工资率提高也产生收入效应,即工资率上升意味着劳动时间不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这样,随着工资率提高,消费者会增加所有商品,包括闲暇的消费,即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时间减少。
由此可见,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闲暇,从而对劳动时间的影响是反方向,因而二者的强度决定了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闲暇需求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反之,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上。
这就意味着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如果原来的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则此时的劳动供给较小,工资上涨的收入效应不能抵消替代效应;但如果工资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此时劳动给量也相对较大,则工资上涨引起的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就很大,从而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这就是说,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因此,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向后弯曲。
2. 什么是派生需求理论?
【参考答案】
在考察影响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的因素。在劳动经济学中,对影响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的因素的讨论可以归结为:希克斯 - 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该定理认为: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第一,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较大;
第二,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
第三,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较大;第四,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
3.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劳动力流动的?
【参考答案】
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企业因素
1) 企业规模,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则员工的流动率越低
2) 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实际上决定了企业员工到其他组织寻找工作的便利性及其成本高低
3) 企业组织文化与领导风格等
心理感受不佳——满意度下降——离职管理学对这种心理感受的解释:价值观冲突、不喜欢组织文化等
2.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劳动者因素
1) 劳动者的年龄(年轻比中年后流动频繁——原因)
2) 劳动者的任职年限(任职越长,离职可能性越低——原因)
3) 劳动者的性别
3.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市场周期因素
1) 宽松状态——供大于求——就业概率下降、失业率上升、失业周期延长、工资率下降——流动消弱
2) 紧张状态——供小于求——就业机会增加、工资率上升、利用跳槽机会要求雇主加薪——流动率上升
3) 衡量宽松与否的重要指标:失业率(离职率与失业率间负相关)
4) 衡量宽松与否的另一指标:临时解雇率(离职率与临临时解雇率间负相关)
5) 经济衰退期,劳动力流动率会比较低
4.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社会因素
1) 整个社会对流动的态度及流动的传统习惯,如:铁饭碗
2) 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也劳动者得直接流动成本不同,如:住房
声明:以上内容由雷常教育老师整合创作,答案仅做参考。欢迎加入雷常教育保研交流群(273249102),下载获取更丰富的实用信息!高端保研协议班咨询VX:leichangjiaoyu1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a5a5a4ea751f819f1250342eab54a76/5764a64543a98226fcb4f7429d82b9014b90ebfb.jpg?tbpicau=2025-02-25-05_04704f64d02aff06bd58a33654d2f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