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21日漏签0天
奥地利吧 关注:50,654贴子:74,99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奥地利吧
>0< 加载中...

奥地利|你是八音盒上旋转的圆舞曲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Z丶大先生
  • 梦幻魔园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终于整理好照片,慢慢回想,我又惯性的将手指轻轻落在了键盘上.....
那些美好的,乏味的,或不值得一提的瞬间,我统统都想记录下来。
这才意识到,原来 东欧 的故事还在继续。
如果你问我,这次捷奥匈最爱的是哪儿?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是 奥地利 。
但我还没说完.....
没错,最爱的是 奥地利 ,最不愉快的记忆,也全都在 奥地利 。
这个国家掠取了我太多的情感,突然间,竟不知道故事到底该从哪儿说起了。
阿尔卑斯山 脉下的湖光山色,隐匿于古堡之间的音乐之乡,城堡、牧场、河流....
最爱的 奥地利 在 哈尔施塔特 ,最无爱的 奥地利 在 维也纳 ,最有情怀的 奥地利 在 萨尔茨堡 .....
是啊, 萨尔茨堡 ,我是爱这座小城的。

萨尔茨堡|阿尔卑斯山脉下的小城
说到情怀,想起了关于布达佩斯的故事, 匈牙利 人的情怀是不愿遗忘的记忆。而面对同样情怀味儿十足的 萨尔茨堡 ,不同的是,这里的情怀带给我更多的,是轻快和欢愉的。
电影情怀、音乐情怀、咖啡情怀、建筑情怀、历史情怀、还有巴 洛克 味道的浪漫情怀.....你甚至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找到你想要的调调。
初识这座小城,只有两个缘由,一则是莫扎特,其二便是《音乐之声》。
但你无法想象的是,第一次在这座城市找到我想要的情怀,不是在音乐奇才莫扎特的出生地——粮食胡同9号,不是在弥漫着古典音乐的莫扎特广场,也不是在玛丽亚带着孩子们欢唱“Do-Re-Mi”的朝圣地。
而是在 萨尔茨堡 城堡要塞,俯瞰这座小城的,第一眼。

所以,如果你问我在 萨尔茨堡 的时间只能去一个地方,去哪里?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去城堡要塞。

站在要塞的360度无死角观景台,老城风光一览无余的尽收眼底。蜿蜒的萨尔茨河,湍急的河水穿梭于中古时代的巴 洛克 建筑间,远处的山脉,近处的小屋、城堡、教堂,隐匿于绿树之间,每一眼都是我未曾谋面的惊艳。
此时的 萨尔茨堡 ,就好像五线谱上一个个跃动的美妙音符,不同的旋律,不同的乐声,我仿佛已经听到了优雅的古典音乐萦绕在整个城市的上空。
原来,这就是音乐之声的故里,这就是莫扎特的故乡

巍峨的 阿尔卑斯山 脉就在眼前,它仿佛像一个巨人,将这座小城揽入怀中,温柔的呵护着。阳光洒向这片绿野,周遭的美景,美得令人心动。洁白的雪山,盘旋在山间的小径,还有山下的小屋错落有致,可爱至极。
是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没错了

城堡要塞始建于1077年,在漫长的历史中,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绵延战火和修葺扩建,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是如今 中欧 最大保存最好的城堡,也是 萨尔茨堡 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无论你站在城市的哪个角落,只要一抬头便能看到它。
它身披“从未被攻破的城堡”这一巨大的光环,以一种威严的姿态,静静的、饱经沧桑的,伫立在这座城市的悬崖峭壁之上。
走进城堡,仿佛走进了历史的漩涡。高大的墙垣,深邃的巷道,主体建筑之间连着几个宽大的庭院,置身其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恍惚感。于是,走着走着便也就莫名的感慨了。
到处都是坚墙厚壁,到处都是斑驳的痕迹,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和当年的战火纷飞。
此时抬头便是湛蓝的天空,阳光洒在地面,温暖的不想起身。
眼前的这番景象,怎一晃,近已是千年。
在游客渐少的城堡晃荡,甚至让我分不清,自己到底身处哪个年代。但细细想来,似乎这一切也不那么重要了。
只管去感受,去触摸,去聆听,统统属于这里寂静又淡然的辉煌就好,别的何必在乎,与我们又有多 大关 系呢?
能让我忘掉一切闹市的喧嚣,和不愉快的小情绪,就够了
音乐之声的故里|无处不在的莫扎特
萨尔茨堡 固然是一座艺术之都,如若你告诉我,你不懂音乐不懂艺术,没关系,或许待上几天你就懂了。毕竟,这里是莫扎特的故乡。莫扎特是 萨尔茨堡 人的骄傲,是上帝赐予他们无与伦比的礼物,也是他赋予了这座城市音乐的魅力。于是,告别了 萨尔茨堡 城堡要塞的我们,从山脚下的莫扎特广场,开启了一场寻莫扎特足迹之旅。
然而,这位天才音乐家,当时在大主教的眼里,只是卑微的奴仆乐师而已。无法忍受欺凌的他,在25岁时便毅然的摆脱了宫廷束缚,离开了自己的家乡。
从此, 萨尔茨堡 的上空,再没有响起这位伟大游子的琴声。
如今,当你漫步在 萨尔茨堡 ,无处不在的都是莫扎特的足迹。人满为患的莫扎特故居、招揽游客的金字招牌、以莫扎特命名的广场学院及音乐节、包装华丽的金色巧克力球、商店里的各种纪念品,全都印上了莫扎特的头像。
就连空气里都弥漫着莫扎特抒写的音符,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协奏曲....古典浪漫,经典永恒。
与莫扎特广场相邻的,是 萨尔茨堡 主教宫广场,被称为 萨尔茨堡 老城的心脏。
主教宫广场的西面是老主教宫和画廊,东面是新主教宫和 萨尔茨堡 博物馆,南面是 萨尔茨堡 主教座堂,北面是古老的私人住。就在广场中间有一个用 大理 石建造的巨大喷泉,据说这是 中欧 最大的巴 洛克 式喷泉。
音乐是属于 萨尔茨堡 的。
当我站在广场的一角,耳边飘过的全是悠扬的旋律。那首我熟悉的《卡农》不经意间吸引了我,扬琴声的出现,瞬间勾搭出了 萨尔茨堡 的优雅气质。仿佛只要我一个转身,便能看到飘荡在天空的音符,一个接一个,跳跃着,旋转着,牵引着我的脚步,把我带到这座小城的最深处。
当然,快乐也是属于 萨尔茨堡 的。
都说人是城市的缩影,所以当我看到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的笑容,角落里吃着冰淇淋闲聊的大爷,不紧不慢的坐在马车上享受午后暖阳的太太们,和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的姑娘.....我猜想 萨尔茨堡 人的生活是浪漫的,也是快乐的。
这座城市,简单得美好。
另一个相邻的卡皮特广场,这里放置着一个巨大的金色球体,一位身穿黑裤子白衬衫的男士,眺望着远方的城堡,据说他在寻找他那远去的女友,不过故事还有其他几个不同的版本,无从考证。
讲真,这样一个现代感十足的雕塑,坐落在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典巴 洛克 风格建筑旁,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当然,都说艺术的世界并非常人所能认同的,哈哈~
坐落在广场的 萨尔茨堡 大教堂,可以说是这座城市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教堂。重建于1614年至1628年,是 阿尔卑斯山 北侧第一座典型的巴 洛克 式教堂,巨大的圆顶和雄伟的立面,体现了早期巴 洛克 风格建筑的显要特征。作为这个地区天主教的中心,教堂最初的建造可以追溯到8个世纪前,它曾经历了一次次的大火损坏、扩建及重建,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教堂的三扇大门分别代表着忠诚、希望、宽恕。
走进教堂,瞬间为内部精美华丽的穹顶着迷了,主祭坛的穹顶四面八角,每一层都有壁画和雕塑,记录了圣经的故事。教堂的整体色调以典雅的白色和灰色为主,巴 洛克 的繁复线条和精细的浮雕随处可见,给人的空间感和立体感特别强烈,有着宗教的色彩,也看到了设计师的想象力。
据说,这里是莫扎特接受洗礼的圣堂,也是指挥家 卡拉 扬的葬礼所在地。教堂内至今还保留着曾经为莫扎特受洗的洗礼池,和陈列着他当时演奏的管风琴。
莫扎特在担任宫廷管风琴师期间,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乐曲。无法想象过往,当音乐响起的那一刻,会是怎样震撼心灵的冲击?人的灵魂又将得到怎样的洗涤?
这座城市,注定与音乐生生不息。
漫步于 萨尔茨堡 ,这座历史悠久的老城,数不 清道 不尽的故事,又岂止一两个,但多半都是与莫扎特有关的。
莫扎特几乎成为了这座城市的象征和一张不朽的名片,他与 萨尔茨堡 ,捆绑在一起,不可分割。以至于背负着太多的光环,而那些同样耀眼的星光,在这座小城显得暗淡了很多。
倒不如抛开巨大的光环,不谈音乐少年的故事,只是安静的行走,不赶路的漫游,也许 萨尔茨堡 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会让你迷恋。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看的《音乐之声》,记忆中似乎已经是非常久远的事情了。除了电影里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歌声,和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脸庞,很多场景渐渐已经抹去。可是当我走进米拉贝尔宫,第一眼看向这个美轮美奂的大花园时,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内心,记忆全都被唤醒了。这不就是电影里玛丽亚带着孩子们练唱“Do-Re-Mi”的台阶吗?
走进米拉贝尔花园,就好像走进了熟悉的旧电影场景,眼前的一切都真实的让人感到虚幻.....
他们边唱边跳,然后走进玫瑰山丘,走在洗马池喷泉边,走在飞马雕像旁,走在林荫道下,走在玫瑰花园的石子路上....
这一幕幕的电影画面依稀在我眼前浮现,他们欢快的载歌载舞,此时只要闭上眼,歌声仿佛就萦绕在我的耳旁。
还没等我晃过神,便已是要离去的时候了。
站在花园里,抬头便是城堡要塞。满眼的不舍,和留恋的情绪如洪水般涌上心头。
蓝天依旧,白云朵朵,它静静伫立在高处,威严又优雅,如年轻的士兵,也像白发苍苍的老者,守护着这座小城。
维也纳 的最后一站,走进信仰的归属地—— 圣斯蒂芬 大教堂。
它矗立在老城区的中心,高耸的哥特式尖塔直冲云霄,格外显眼。这座被称为“ 维也纳 心脏”, 奥地利 最重要的哥特式建筑,早已成为了这座城市的象征
经历了8个多世纪的它,和 欧洲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教堂一样,在屡次劫难,和不断改造、修建的过程中,早已融合了不同时代的风格。此时展现给世人的,便是一个混合式教堂建筑风格。
这座教堂是免费对外开放的,除了登上塔顶需要额外付费。
高挑的哥特式排柱、椭圆的穹顶,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角,让每一个走进教堂的人,都为它的精美雕饰和教堂里营造出的神圣氛围所着迷。
阳光透过彩绘的玻璃窗倾泻而下,微弱的灯光在肃穆的教堂里透着几分神秘。那些圣经的故事,那些惟妙惟肖的雕饰,还有巴 洛克 的圣坛,在光与影的不停交替下,在悠扬的奏乐中,一切都是那么明朗通透。
教堂里回荡着浑厚的圣乐,天籁般的颂唱。我放轻了脚步,站在某个角落静静瞻仰。如果说震撼是教堂本身的建筑风格带给我的最直观感触,那么来自信仰的那部分,则是我的另一番感悟了。
漫步 维也纳 ,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遍布着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和艺术,保存完好的老城区,优美典雅的巴 洛克 式、 罗马 式、哥特式以及文艺复兴式。教堂、宫殿、歌剧院、音乐厅、咖啡馆,每一座都是艺术品。
这座城市并不大,街道也狭窄,青石板曲曲弯弯,依旧还是那个让人着迷的中世纪基调,动人的乐符在多瑙河的上空萦绕飘荡,我仿佛踏上了奥匈帝国辉煌时期的旅途。
这种感受,由来已久。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奥地利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