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吧 关注:587贴子:185
  • 0回复贴,共1

《近思录·卷二·为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4圣人定性见
横渠先生问于明道先生曰: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何如?
张载问程颢说:要定性又做不到内心不动,因为内心仍然受着外物的影响,怎么办呢?
明道先生曰: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
程颢回答说:所谓定性,动时心也定,静时心也定。
无将迎,无内外。
不摄受外物入心,也没有内心与外物的分别。
苟认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己性为有内外也。
如果把外物作为外,牵引着你的内心跟随着外物,这是把你本来如如不动的真心给人为造作地分成了内和外。
且以性为随物于外,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
如果认为你的心会随物在外,那么当它应物在外时,什么是在内的呢?
是有意于绝外诱,而不知性之无内外也。
你张载刚才问的那种情况说的其实是妄念乍起而刻意地拒绝所谓的外物的诱惑,却不知道心性本来并不分内外。
既以内外为二本,则又乌可遽云定哉?
既然已经把内外当作两个东西,那又怎么能够说定性于如如不动之不二境界呢?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
天地之所以恒常不变,是因为天地之心遍及万物而无其特有偏私之心;
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圣人之所以无所不适,是因为圣人之情顺应万事而无一己之私情。
故君子之学,莫若扩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所以君子要通过学习而朝着圣人的方向来努力精进,最好不过的就是推广自身而成为大公,万物之来都能顺应。无所谓动与静之分,内与外之别。
《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周易》上说:“如果能正的话,则得吉而不悔。如果心思不定的走来走去,那就只有少数的朋辈会顺从你的思路。”
苟规规于外诱之除,将见灭于东而生于西也。
如果拘泥纠结于消除所谓的外物的诱惑,你将会看到东边的诱惑刚消除,西边的诱惑又出现了。
非惟日之不足,顾其端无穷,不可得而除也。
不仅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消除,而且外物多得无穷无尽,诱惑也就无穷无尽,也没办法消除。
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在于自私而用智。
世人的性情都被这样的那样的业习给蔽塞着,所以说不能达到圣人之道,大多是被自私和用智给蔽塞了。
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
有所私心就不能把自己的思言行统一于顺应外物的形迹上,即不能做到事来则应;有所机巧就不能以昭明灵觉符合于如如不动的本性之自然,即不能做到事过则忘。
今以恶外物之心,而求照无物之地,是反鉴而索照也。
现在你张载是想用一颗厌恶外物的心,要与一个本来无一物的世界相观照,这就像把镜子翻过去用不明的镜背去照一样可笑。
《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
《周易》上说:“人的背部静止了,全身都静止了。就像人的内心宁静了,达到了忘我的境地,就会忘掉自我的存在。外界的一切刺激,都不会触动你的内心。即使走在庭院中,也不会看见那里的人。”
孟子亦曰:“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
孟子也说:“之所以讨厌智巧的原因,是因为智巧破坏了道法自然的微妙境界。”
与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
与其否定外物而肯定内心,不如内外两忘的好。
两忘则澄然无事矣。
两忘就能做到澄然无事。
天事则定,定则明,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
澄然无事就能定,心定就心明,心明了还有什么接人洽物的连累呢?
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
圣人的欣悦,是因为遇到的事物应该喜悦;
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
圣人的愤怒,是因为遇到的事物应该愤怒。
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
这就是说圣人的喜怒不取决于他的内心而取决于他所遇到的事物本身。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事来则应,事过则忘;待人接物,从不纠结。
是则圣人岂不应于物哉?
如此这般潇潇洒洒、收放自如,又怎能说圣人只懂得眼观鼻、鼻观心,而不能与外物相应呢?
乌得以从外者为非,而更求在内者为是也?
圣人无为而无所不为。此情此景,又怎能说相应于外物是不对的,而寻找所谓的内心不动才是正确的呢?
今以自私用智之喜怒,而视圣人喜怒之正为何如哉?
现在拿你自私用智的喜怒,与圣人正当的喜怒相比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
人的感情,容易表现出来却难以抑制的,要数愤怒最典型了。
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而于道亦思过半矣。
只要能在愤怒的时候,立刻忘掉愤怒,不意气用事,而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物本来之理的是非,那就会发现外物的诱惑其实不值得讨厌了。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这样对于圣人的定性之道,大致也就把握得差不多了。
——《二程文集》卷二《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5-26 16: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