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吧 关注:587贴子:185
  • 0回复贴,共1

《近思录·卷二·为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5上士微言见
伊川先生答朱长文书曰:圣贤之言,不得已也。
程颐回复朱长文的信中说:古代圣贤的言论,是他们不得已才说出来的。
盖有是言,则是理明;
因为有他这句话,天下人就明白了这个理;
无是言,则天下之理有阙焉。
没有这句话,那么天下道理的阐明就存在一个欠缺。
如彼耒耜陶冶之器,一不制,则生人之道有不足矣。
这就像种地的耒耜、制陶的陶具、铸器的冶具等器具一样,有一种没有制作出来,天下生民的需要就有一方面不能满足。
圣贤之言虽欲已,得乎?
圣贤之言即使他想不说,能够吗?
然其包涵尽天下之理,亦甚约也。
他们说了,但即使那些包涵尽天下之理的话,说得也很简约精微。
后之人始执卷,则以文章为先。
后代的人刚刚开始学读书,就把写文章放在首位。
平生所为,动多于圣人。
一个人平生写的文章,动不动就比圣人的多。
然有之无所补,无之靡所阙,乃无用之赘言也。
但这些文章对天下也没有什么补益,没有它们也没有什么欠阙,都是些无用的多余的话。
不止赘而已,既不得其要,则离真失正,反害于道必矣。
还不仅仅是无用多余而已,既然说得不得要领,就会离真失正,反而有害于圣人之道是肯定的了。
来书所谓欲使后人见其不忘乎善,此乃世人之私心也。
来信中说到多写文章是想让后人知道自己不忘善道,这也是世人私心的表现。
夫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者,疾没身无善可称云尔,非谓疾无名也。
孔子说的“疾没世而名不称”的话,意思是说痛恨到老死也没有什么善行可称道的,不是说痛恨自己没有名声。
名者可以厉中人。
名这东西可以用来激励中等的人向善。
君子所存,非所汲汲。
但君子的存心,并不迫切地去追求它。
——《二程文集》卷九《答朱长文书》
2·6为学始终见
内积忠信,所以进德也;
内心积累忠信,是进修德行的方法;
择言笃志,所以居业也。
选择恰当的言辞,表达至诚的心志,是立业的根基。
知至至之,致知也。
知道应该开始的时候及时开始,便能获得知识。
求知所至而后至之,知之在先,故可与几。
力求弄清应该开始去做的时候而后开始去做,是知在行之先,所以可以说是把握了机会。
所谓“始条理者,知之事也”。
这就是孟子说的“条理的开始在于知”的意思。
知终终之,力行也。
知道该结束的时候就结束,这是努力实行的事。
既知所终,则力进而终之,守之在后,故可与存义。
已经知道该怎样结束了,就努力推进而结束它,守持所得到的东西是在这过程之后,所以可以保持道义。
所谓“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正如孟子说的“条理的结束是圣人之事”的意思。
此学之始终也。
这就是为学的开头和终结。
——《程氏易传·乾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5-27 15: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