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学科语文二战经验贴
有好多学弟学妹求考研经验贴,我终于抽时间写完了这篇掏心掏肺的经验贴。以下仅是我自己的学习经验,学弟学妹一定要在借鉴别人的学习经验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
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路程和经验,我本次报考的学校为湖北大学学科语文,初试成绩400+。我的本科学校是一所普通的三本学校,专业为会计学,而我为什么会选择跨专业考研呢?因为我发现自己对本科专业并不怎么感兴趣,我相信对于学弟学妹们来说,也会有相似的情况。一面是学了四年的本科专业,一面是自己的兴趣,选择何者?这也是件困扰我们的事。我在想:我已经在高考后选择错了一回,我不想在未来做一份我不热爱的职业。所以后来在学校,我自学了语文相关课程,并考取了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那么做了这些,够吗?显然是不够的!首先我的语文专业知识深度是远远不够的;其次,就目前的社会发展和就业趋势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是越来越难了,所以我毅然决然选择了考研,继续学习深造。
那么,在考研的路上,我走的顺利吗?显然不是!在这条路上,我摔了个大跟头,参加了两次研究生考试。我第一次报考的专业为:华中师范大学-学硕-教育学-教育史方向,为什么要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呢?因为它是一所211高校,也是一所教育学名校,“名校”的头衔吸引着我,同样我也是个“抱负心”极强的人,我相信只要我坚持,我努力,我就一定能考上。这句话真的是考研路上,每个人都必须坚信的。可最后我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不光是因为华中师范大学竞争压力大,更大的原因是我根本没努力!考研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努力和坚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要存在什么侥幸心理。另外,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选择不同的学校意味着你要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而如何选择全凭你自己,但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也可以听听老师的建议。
后来第二次考研我为什么选择了湖北大学-专硕-学科教学(语文)呢?而没有继续冲刺华中师范大学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的身份已经变成一名二战考生了,考研这件事,当你在做第二次时,内心的压力比第一次大多了。虽然我的父母很支持我二战,但是当我看到我的同班同学都拖着行李离开学校去找工作时,我的内心是害怕的,我怕自己又一次失败,又浪费一年青春,虽然害怕,但是我的内心并不迷茫,我内心十分坚定,我一定要再考一次研究生!再反思完自己第一次失败的原因后,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湖北大学学科教学(语文)。说这一段故事是想告诉大家:如果能一次性完成的事,就一定要坚持努力,不要给自己第二次机会;如果给了自己第二次机会,就不要动摇迷茫,继续加油向前冲!无论怎样,在确定好自己的目标院校后,在备考的过程中,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下面,跟各位学弟学妹说说我的备考安排以及复习经验的干货吧。我的备考时间大致安排为:
第一轮复习:5-7月份:专业课1+专业课2所有教材;英语单词。
第二轮复习:8-9月:所有专业课背一遍;英语真题;政治。
第三轮复习:10-12月:背专业课做题;英语;政治。
(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时间)
一、专业课
首先,跟各位学弟学妹说说专业课复习吧。在这里我想跟各位学弟学妹强调一下教材的重要性,不要想着可以买重点资料就可以省略掉看教材的过程,教材是题目之“源”,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后面的复习中更加顺畅。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并不一定要求字字句句看懂,但一定要清楚一个章节大概写了些什么内容。
可能很多人想问,专业课要背几遍啊?什么时候要背完第一遍啊?什么时候做真题啊?背几遍这件事,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定,但一定要做到认真、静心,要踏踏实实地把书的内容背下来。在最后能做到准确回忆起文本的大框架,并对于文本中的小知识点做到“信手拈来”,就是真正的把书背好了。关于什么时候背完第一遍书的问题,个人认为:最迟不得超过9月中旬。那什么时候做真题呢?我认为在背完第二遍专业课后是比较好的时间,既可以巩固知识点,又可以查漏补缺。
下面,跟各位学弟学妹具体说下我是怎样复习专业课的。湖北大学学科语文的专业课教材有4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具体是哪4本看官网参考目录),不考教育心理学。在看专业课教材的顺序上,我的建议是: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教育学— 专业课2。我大概是在7月底看完所有的教材的,因为第一次考试接触过教育学311,所以在第二次考教育学333时,我就自己进行了自主学习。如果是第一次考教育学的同学,我的建议是,找到教育学的视频,跟着视频过一遍教材。
对于教育学这门学科而言:“能背书者得天下”,意思就是,书背的越熟练,分数也会得的更高。所以尽量找到直系高分学长学姐的笔记,因为学长学姐的笔记都是根据教材的重点和真题的分析,加上自己的思考整理出来的,能够找到他们的笔记,在复习过程中就可以留更多的时间来背书,这样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在这里,我想特别提醒一下,跨专业考专业课2的同学,一定要好好看专业课2的教材,因为专业课2一本书占分为150分,也是以后研究生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复试中,老师也会问到很多关于专业课的问题。一些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在专业课方面肯定比本专业的考生基础薄弱,所以一定要好好看专业课2。那么我是怎样复习专业课2的呢?因为我第一次考华中师范大学学硕时,是没有专业课2的,后来考湖大,也是第一次接触专业课2的教材,我当时在看第一遍教材时,是认认真真把教材的内容做了一本详细的笔记的。相当于专业课2我自己写了两本笔记,一本重点笔记,一本精讲笔记。我并不建议所有人都像我一样写这么多笔记,只是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这样做有必要,所以我写了。
那么,怎么利用真题呢?无论是教育学真题,还是专业课真题,都会出现一样的题目,或者题型类似的题,或者范围相近的题,并且重复率会达到一定的比例,所以分析真题是非常重要的。我在背完第二遍专业课后,就开始研究历年真题了,然后在我的笔记中找到真题的答案,并且标上几几年考过。在看完所有的真题后,哪些是历年爱考的知识点就一目了然了,并且在继续背笔记时,就更加清楚哪些是重点中的重点知识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真题的作用,并且内化知识。
二、英语
然后跟各位说说英语复习吧。说起英语,很多学弟学妹都会说:“我不怕背专业课,就是怕英语,我的英语基础很差,不知道该怎么办?”英语呢,在考研中占100分,对于目前教育学考研的趋势来说,分数线逐年增长,大部分同学的专业课也考得不低,所以这时,英语和政治能多上5-10分,也能甩掉一大批考生。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我的建议是,早点开始复习,因为英语属于语言类学科,语言类学科都有语感的特点,语感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所以早点开始复习,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之前有学弟学妹问我,要不要看英语视频啊?要不要报英语辅导班啊?我觉得这个事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有些基础好的同学,可能背背单词做做题就行;有些基础差的同学,还要看看英语视频和背背作文什么的。
在英语复习中,我想强调一下“英语单词”的重要性,背单词这个事,是贯穿于整个备考过程的,不光要背单词书,还可以把真题的高频单词摘抄出来记,当你把单词记好后,你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阅读水平有所提高,至少大部分文段读得懂了。那么什么时候做真题呢?最好是在背完第一遍单词后,建议买3套真题,如果考英语一的同学,买2套英语一,1套英语二;考英语2的同学,买2套英语二,1套英语一。做第一套真题时,每天练习两篇阅读,保持手感和语感,不用写翻译和作文;第二套做不是自己要考的英语真题,方法同第一套真题;剩下的最后一套真题,要完完整整的做,翻译和作文必须写。
那么在复习过程中,我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买了一本考研单词书,每天早上背诵1个单元,并且增加到背单词APP里,在晚上睡觉之前再背一遍,以检查巩固早上背单词的情况。一本书有30个单元,我正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背完第一遍单词。再背完第一遍单词后,我又重头开始背第二遍,并且开始做真题,每天练习两篇阅读,并且把有一些重点单词摘录到APP中记,就这样,书本的单词和真题的单词一起记,在去考研时,我一共记完了5000多个单词。
想跟大家说说英语阅读,因为有句话叫做“得阅读者得天下”,确实如此,因为阅读在英语考研中占比非常大,所以在阅读上必须下功夫,除了通过记单词打基础外,我还在做完阅读后,认真分析题目和翻译,看看自己为什么会选错,是没读懂?还是跳进了出题者的坑?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会发现,大多英语阅读的题目都能在原文中找到相似的句子,题目一般都是同意转换,或者在读完文本后,让你配上一个标题。
上面有说到,买3套真题,最后一套做套题。我当时在临近考研的最后一个半月,开始做最后一套真题了,我当时是怎么做的呢?小作文分为了书信、邀请函、抱怨投诉、通知等,大作文分为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虽然内容并不相同,但是也能找到共性,所以我自己准备了英语作文的写作固定模板。在每天下午睡完午觉后,我就开始做英语套题,先写英语作文,而且用自己的固定模板,每套题都用那几句固定句式,只是内容根据题目要求随机改变一下。到最后写完两篇作文花不到40分钟,这样就可以给阅读理解留下更多的时间,做题也不会有急冲冲的感觉。
三、政治
最后说说政治复习吧,因为这门课花的时间相对较少,所以放在最后讲,大概在8月末、9月初开始复习即可,建议是跟着名师的视频过一遍教材精讲课,每看完一章教材精讲,就做相应的选择题,不用做大题,以巩固知识点。在最后两个月的时候可以做做套题,建议是购买预测冲刺卷,并且把上面的大题背熟。
其实在政治上我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只是看完了所有政治精讲的视频,再看完每一章节后,然后认真做完了配套的1000道政治单选题和多选题,最后又买了几套预测试卷,认认真真做完了所有的题目,并且背熟了大题。
在学习政治过程中,我也做了一些政治的笔记,因为在做政治选择题时,会发现很多知识点容易记混或者漏记,特别是在学近代史纲要时,很多知识点特别混乱,所以我自己又整理了相关笔记,方便自己对有些知识点有系统的了解。
上面是我的备考经验,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那么在整整半年的备考过程中,我疲倦吗?答案是没有!因为一想到自己是在为未来更好的生活奋斗,浑身都充满了激情。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并没有让我感到枯燥乏味,而是充实。当然在临近考试的最后半个月,我也出现了失眠的状况,而且疯狂到晚上做梦也在背书的地步,但当你在考场时,能够一口气写完所有的专业课卷子,并且获得高分时,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最后送给各位一句话:“你在人群中看到的每一个耀眼的女孩,都是踩着刀尖过来的,你如履平地般舒适坦然,当然不配拥有任何光芒。”希望各位学弟学妹最后都能拿到自己心仪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加油!
有好多学弟学妹求考研经验贴,我终于抽时间写完了这篇掏心掏肺的经验贴。以下仅是我自己的学习经验,学弟学妹一定要在借鉴别人的学习经验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
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路程和经验,我本次报考的学校为湖北大学学科语文,初试成绩400+。我的本科学校是一所普通的三本学校,专业为会计学,而我为什么会选择跨专业考研呢?因为我发现自己对本科专业并不怎么感兴趣,我相信对于学弟学妹们来说,也会有相似的情况。一面是学了四年的本科专业,一面是自己的兴趣,选择何者?这也是件困扰我们的事。我在想:我已经在高考后选择错了一回,我不想在未来做一份我不热爱的职业。所以后来在学校,我自学了语文相关课程,并考取了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那么做了这些,够吗?显然是不够的!首先我的语文专业知识深度是远远不够的;其次,就目前的社会发展和就业趋势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是越来越难了,所以我毅然决然选择了考研,继续学习深造。
那么,在考研的路上,我走的顺利吗?显然不是!在这条路上,我摔了个大跟头,参加了两次研究生考试。我第一次报考的专业为:华中师范大学-学硕-教育学-教育史方向,为什么要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呢?因为它是一所211高校,也是一所教育学名校,“名校”的头衔吸引着我,同样我也是个“抱负心”极强的人,我相信只要我坚持,我努力,我就一定能考上。这句话真的是考研路上,每个人都必须坚信的。可最后我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不光是因为华中师范大学竞争压力大,更大的原因是我根本没努力!考研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努力和坚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要存在什么侥幸心理。另外,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选择不同的学校意味着你要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而如何选择全凭你自己,但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也可以听听老师的建议。
后来第二次考研我为什么选择了湖北大学-专硕-学科教学(语文)呢?而没有继续冲刺华中师范大学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的身份已经变成一名二战考生了,考研这件事,当你在做第二次时,内心的压力比第一次大多了。虽然我的父母很支持我二战,但是当我看到我的同班同学都拖着行李离开学校去找工作时,我的内心是害怕的,我怕自己又一次失败,又浪费一年青春,虽然害怕,但是我的内心并不迷茫,我内心十分坚定,我一定要再考一次研究生!再反思完自己第一次失败的原因后,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湖北大学学科教学(语文)。说这一段故事是想告诉大家:如果能一次性完成的事,就一定要坚持努力,不要给自己第二次机会;如果给了自己第二次机会,就不要动摇迷茫,继续加油向前冲!无论怎样,在确定好自己的目标院校后,在备考的过程中,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下面,跟各位学弟学妹说说我的备考安排以及复习经验的干货吧。我的备考时间大致安排为:
第一轮复习:5-7月份:专业课1+专业课2所有教材;英语单词。
第二轮复习:8-9月:所有专业课背一遍;英语真题;政治。
第三轮复习:10-12月:背专业课做题;英语;政治。
(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时间)
一、专业课
首先,跟各位学弟学妹说说专业课复习吧。在这里我想跟各位学弟学妹强调一下教材的重要性,不要想着可以买重点资料就可以省略掉看教材的过程,教材是题目之“源”,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后面的复习中更加顺畅。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并不一定要求字字句句看懂,但一定要清楚一个章节大概写了些什么内容。
可能很多人想问,专业课要背几遍啊?什么时候要背完第一遍啊?什么时候做真题啊?背几遍这件事,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定,但一定要做到认真、静心,要踏踏实实地把书的内容背下来。在最后能做到准确回忆起文本的大框架,并对于文本中的小知识点做到“信手拈来”,就是真正的把书背好了。关于什么时候背完第一遍书的问题,个人认为:最迟不得超过9月中旬。那什么时候做真题呢?我认为在背完第二遍专业课后是比较好的时间,既可以巩固知识点,又可以查漏补缺。
下面,跟各位学弟学妹具体说下我是怎样复习专业课的。湖北大学学科语文的专业课教材有4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具体是哪4本看官网参考目录),不考教育心理学。在看专业课教材的顺序上,我的建议是: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教育学— 专业课2。我大概是在7月底看完所有的教材的,因为第一次考试接触过教育学311,所以在第二次考教育学333时,我就自己进行了自主学习。如果是第一次考教育学的同学,我的建议是,找到教育学的视频,跟着视频过一遍教材。
对于教育学这门学科而言:“能背书者得天下”,意思就是,书背的越熟练,分数也会得的更高。所以尽量找到直系高分学长学姐的笔记,因为学长学姐的笔记都是根据教材的重点和真题的分析,加上自己的思考整理出来的,能够找到他们的笔记,在复习过程中就可以留更多的时间来背书,这样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在这里,我想特别提醒一下,跨专业考专业课2的同学,一定要好好看专业课2的教材,因为专业课2一本书占分为150分,也是以后研究生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复试中,老师也会问到很多关于专业课的问题。一些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在专业课方面肯定比本专业的考生基础薄弱,所以一定要好好看专业课2。那么我是怎样复习专业课2的呢?因为我第一次考华中师范大学学硕时,是没有专业课2的,后来考湖大,也是第一次接触专业课2的教材,我当时在看第一遍教材时,是认认真真把教材的内容做了一本详细的笔记的。相当于专业课2我自己写了两本笔记,一本重点笔记,一本精讲笔记。我并不建议所有人都像我一样写这么多笔记,只是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这样做有必要,所以我写了。
那么,怎么利用真题呢?无论是教育学真题,还是专业课真题,都会出现一样的题目,或者题型类似的题,或者范围相近的题,并且重复率会达到一定的比例,所以分析真题是非常重要的。我在背完第二遍专业课后,就开始研究历年真题了,然后在我的笔记中找到真题的答案,并且标上几几年考过。在看完所有的真题后,哪些是历年爱考的知识点就一目了然了,并且在继续背笔记时,就更加清楚哪些是重点中的重点知识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真题的作用,并且内化知识。
二、英语
然后跟各位说说英语复习吧。说起英语,很多学弟学妹都会说:“我不怕背专业课,就是怕英语,我的英语基础很差,不知道该怎么办?”英语呢,在考研中占100分,对于目前教育学考研的趋势来说,分数线逐年增长,大部分同学的专业课也考得不低,所以这时,英语和政治能多上5-10分,也能甩掉一大批考生。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我的建议是,早点开始复习,因为英语属于语言类学科,语言类学科都有语感的特点,语感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所以早点开始复习,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之前有学弟学妹问我,要不要看英语视频啊?要不要报英语辅导班啊?我觉得这个事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有些基础好的同学,可能背背单词做做题就行;有些基础差的同学,还要看看英语视频和背背作文什么的。
在英语复习中,我想强调一下“英语单词”的重要性,背单词这个事,是贯穿于整个备考过程的,不光要背单词书,还可以把真题的高频单词摘抄出来记,当你把单词记好后,你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阅读水平有所提高,至少大部分文段读得懂了。那么什么时候做真题呢?最好是在背完第一遍单词后,建议买3套真题,如果考英语一的同学,买2套英语一,1套英语二;考英语2的同学,买2套英语二,1套英语一。做第一套真题时,每天练习两篇阅读,保持手感和语感,不用写翻译和作文;第二套做不是自己要考的英语真题,方法同第一套真题;剩下的最后一套真题,要完完整整的做,翻译和作文必须写。
那么在复习过程中,我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买了一本考研单词书,每天早上背诵1个单元,并且增加到背单词APP里,在晚上睡觉之前再背一遍,以检查巩固早上背单词的情况。一本书有30个单元,我正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背完第一遍单词。再背完第一遍单词后,我又重头开始背第二遍,并且开始做真题,每天练习两篇阅读,并且把有一些重点单词摘录到APP中记,就这样,书本的单词和真题的单词一起记,在去考研时,我一共记完了5000多个单词。
想跟大家说说英语阅读,因为有句话叫做“得阅读者得天下”,确实如此,因为阅读在英语考研中占比非常大,所以在阅读上必须下功夫,除了通过记单词打基础外,我还在做完阅读后,认真分析题目和翻译,看看自己为什么会选错,是没读懂?还是跳进了出题者的坑?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会发现,大多英语阅读的题目都能在原文中找到相似的句子,题目一般都是同意转换,或者在读完文本后,让你配上一个标题。
上面有说到,买3套真题,最后一套做套题。我当时在临近考研的最后一个半月,开始做最后一套真题了,我当时是怎么做的呢?小作文分为了书信、邀请函、抱怨投诉、通知等,大作文分为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虽然内容并不相同,但是也能找到共性,所以我自己准备了英语作文的写作固定模板。在每天下午睡完午觉后,我就开始做英语套题,先写英语作文,而且用自己的固定模板,每套题都用那几句固定句式,只是内容根据题目要求随机改变一下。到最后写完两篇作文花不到40分钟,这样就可以给阅读理解留下更多的时间,做题也不会有急冲冲的感觉。
三、政治
最后说说政治复习吧,因为这门课花的时间相对较少,所以放在最后讲,大概在8月末、9月初开始复习即可,建议是跟着名师的视频过一遍教材精讲课,每看完一章教材精讲,就做相应的选择题,不用做大题,以巩固知识点。在最后两个月的时候可以做做套题,建议是购买预测冲刺卷,并且把上面的大题背熟。
其实在政治上我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只是看完了所有政治精讲的视频,再看完每一章节后,然后认真做完了配套的1000道政治单选题和多选题,最后又买了几套预测试卷,认认真真做完了所有的题目,并且背熟了大题。
在学习政治过程中,我也做了一些政治的笔记,因为在做政治选择题时,会发现很多知识点容易记混或者漏记,特别是在学近代史纲要时,很多知识点特别混乱,所以我自己又整理了相关笔记,方便自己对有些知识点有系统的了解。
上面是我的备考经验,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那么在整整半年的备考过程中,我疲倦吗?答案是没有!因为一想到自己是在为未来更好的生活奋斗,浑身都充满了激情。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并没有让我感到枯燥乏味,而是充实。当然在临近考试的最后半个月,我也出现了失眠的状况,而且疯狂到晚上做梦也在背书的地步,但当你在考场时,能够一口气写完所有的专业课卷子,并且获得高分时,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最后送给各位一句话:“你在人群中看到的每一个耀眼的女孩,都是踩着刀尖过来的,你如履平地般舒适坦然,当然不配拥有任何光芒。”希望各位学弟学妹最后都能拿到自己心仪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