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钓鱼吧 关注:2,084贴子:92,941
  • 11回复贴,共1

大棚冬钓实战《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冬季大棚训练对池钓技艺是一种综合提高
北京已有延续多年的冬季大棚比赛历史,这对于弃“冬闲”为“冬练”,提高技术水平或保持竞技状态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不论新手还是老手,或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连续冬仨月的大棚训练,犹如闭关修行一般!运气好的话,各种复杂鱼情您能从头到尾体验个遍!另外,还能和许多高手近距离接触交往,遇有困惑疑难,直接向他们请教,往往比自己摸索事半功倍……一冬下来,在钓组配置、饵料基本功、应变能力以及钓鱼认识、比赛经验各方面会得到较为全面的提升!等来年出关,一般人还真掐不过您……
一、生口快鱼
赶上刚撒鱼头两天鱼情的钓友,回来形容说:“空钩都能上双尾”。
我到大棚是撒鱼后的第三天(周五下午),鱼情依然令人“坑奋”!接过朋友手中的竿子,拉饵钓浮手忙脚乱试了一个小时,256尾。钓点周围聚了一群黑压压的小鲫鱼,始终不散。其间换子线两副(朋友用的是以前绑的0.1号子线,金袖1号钩)。
第二天一早,我便拿着自己家什到了大棚,用0.4~0.3号线组,OC1号钩,竹脚短身硬尾2号漂。搜敛家中剩的商品食开了一团拉饵。仍钓半米以内水深,单手抛竿,频率打的够快,子线也没换,但两次记时下来却没有大的突破,最多281尾。
通过周六观察几位有实力的快手钓和后来听说的尾数记录,对这种生口小鲫鱼的打法增加了一些认识,写出来供朋友们参考。
1、频率和线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
算个小帐:每小时60分钟,若按平均每分钟有4尾鱼入护计算,可钓240尾。这期间不能有太多空竿和换子线的时间,换一副子线假如仅需一分钟,起码4尾鱼就没了!而且关键是频率一乱,窝里的鱼也会乱,虽然恢复抛竿还能重新聚拢,但时间和节奏上已经受到影响,丢的也就不止4尾鱼了。因此,钓这种生口鱼最好不用太细的子线。高速飞鱼杠鱼容易失准谱,快起来难免直接抓子线来猛的,尤其杠双尾时俩鱼一折腾最容易使子线过力或造成磨损,所以,子线用粗点利大于弊。如能坚持整场不换子线,心理和速度上首先有了一项保障,待鱼情变化后再换细不迟。
减少空竿则靠经验和节奏来控制!这中间,抛竿准度、落水轻盈、选钩大小、饵料状态、用漂和提竿时机等方面都需综合到位。
2、抓双尾是突破的关键
周日有事没去大棚,听说当天有不少高手组织了掐鱼,一名快手创出345尾的时速(估计是本棚今冬最高记录了)。通过上面的小帐咱心里应该有数,如果双尾不多仅靠打单发,即使速度再快,空竿再少也很难突破300尾,所以这里面一定藏着学问……
3、快鱼的三种钓法
①水皮节奏法
浮钓法中有一种纯节奏钓法,或者叫它“数数钓法”或“意念钓法”都行,也可用来对付生口。小鲫鱼聚在水面抢食争先恐后,有时会滚成一个“鱼团”,钩饵一入水可能即被“抢吞”(可看到群鱼每次追钩下潜)!但浮漂入水一般要滞后于钩饵,且需翻身和停顿时间,钩饵才能到位。所以,最初的鱼讯很难“看”到!
选那种粗短碳脚粗短身硬短尾的“五短”浮漂,北京钓手俗称“萝卜漂”(2、3号较合适)。这种漂的特点是翻身贼快,入水就立。但需注意立起来的位置最好是稳定在身尾结合部,不能翻身后先有一个下扎动作,然后再回弹起来就不好了。如果浮漂不理想,可通过调铅来尽量减少其自身的杂乱语言,只需控制浮漂“入水翻身一次立稳”即可。
水皮节奏钓法,实际上抓的是钩饵到位之前、看不见的吃口,用这种萝卜漂,按道理主要是借助它起个标志物和牵控线组的作用,看信号已经不重要了。此钓法可以不看浮漂动作,抛竿后就势牵大线,待浮漂翻身站稳后默数1、2、3即提竿,完全靠抛竿频率和节奏屡顺鱼口来“盲”钓。一旦条件形成,钩饵入水已遭争抢,立漂后“1、2、3”之即,实际已有一钩甚至两钩入了鱼嘴,而此时浮漂还来不及动作……
抓双尾,主要也靠节奏来控制。比如连上了几竿单尾,之后才又上双尾,则可能是节奏过快造成……实际上,打频率不是越快越好,要根据鱼情灵活把握。



1楼2009-11-28 09:06回复
    ②定层看漂法
    选翻身快的中号短身硬尾或软尾浮漂,定好一定调目,快鱼可偏高,比如7目漂就调6、7目,因为节奏钓法追求的就是出口快,慢了失去意义,如果到位后没口就提竿再来了。钓层可以适当加深,比如一米左右(中层的鱼往往比上层稳定、好控制)。然后依然是靠频率和饵料来压好鱼层,边钓边创造好钩饵进入钓层才遭争抢的条件。抛竿后提线牵制浮漂钓点翻身,然后密切观察、找出浮漂钓目附近有规律的动作,比如:“一阴一顶”或“一停一顿”等,以抓双尾信号为主。
    节奏钓法,钩饵的悬浮雾化和入口性非常重要!钩的轻重大小要选合适,太大了难进嘴,太小了易深吞(对生口鱼而言)。饵不能散,也不能过黏阻钩门,一般以提竿后能见到极少残留为好。拉饵手法也很关键!始终保持球形饵团35度左右侧拉是要领,只需钩尖部位从球面迅速擦过即可,钩子无须进入“球内”或“球心”。拉出的饵效果好的话,是以钩尖为中心的两个小绒球儿,入水层层剥离但却“饵芯长留”,鱼一吸即是钩尖!而且不提竿饵芯不易脱落。钩把部位最好不要另外挂出个小饵团,否则是空竿隐患。
    节奏钓法,频率控制为要!快慢随机调整,稳中有快。钩饵入水轻盈及钓点准度也很关键!追求速度但绝不是东一竿西一竿追着鱼群乱打。如果漂一入水见“口”就逮,会越逮越乱!不定层的胡乱提竿,抖落的饵料会把鱼群引高引散,打乱定层快鱼的基本秩序……当然,如果鱼已经在表层截了死钩,顶着漂肚子“跳舞”,则提竿无妨,并非教条。但“压鱼”和“稳层”意识要贯彻始终,以保稳定数量。
    ③跑铅击底法
    若按鲫鱼的生活特性来说,底层的鱼应该是最健康稳定的,而且个头偏大;若按钓法来说,底层的鱼也最好控制。今年大棚这拨鱼,经几天的浮钓之后,中上层的鱼口已经显露偏滑,很大的动作出现空竿,双尾概率也在递降。于是,有人便开始打底层鱼的主意了。全层有鱼,截口必然,要想使钩饵快速穿过鱼层直击池底,便用上了“跑铅”。
    “跑铅”这词大家并不陌生,但跑铅之“跑”,其实早应有其正确解释。即:“唱歌跑调”的“跑”,“做事情跑了规矩”之“跑”!而并非仅活铅“跑动”之意。
    既然是“跑了”铅,那铅就“不正常”了!其变法应该是无限的!比如:去8字环调两目,随便钓个3、4目或以上,铅坠肯定就跟着8字环一同触底了。只要觉得钓组浮漂已下沉够快,既是一种“跑铅”……再比如:无钩调平水,然后再加上一块大约能压4、5目漂尾的铅皮,钓4、5目位置或再高,效果与前差不多(普通8字环重量能压4、5目标尾)……还比如:用2、3号漂正常钓浮时,突然换成1号漂,并迅速拉长水线,那8字环带着铅坠也就杵到底了。
    以上三例,都是8字环击底、立铅钓组的粗略调法。如果不考虑躲避中上层截扰和钓速问题,严格调铅使达到8字环轻触底状态,则“跑铅”的灵敏度会相对提高(另外还可与“提铅”技术结合运用)。反之,如以躲避截扰、快速击底为首要目的,则铅重些或漂换大些也无所谓,而且并不一定需要活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求钓底层高密度生口鱼,其重点同样是在节奏和主动控鱼意识上!灵敏度其次。
    “跑铅”钓快鱼,实际上也是利用节奏和控鱼经验制胜的。保持一定的频率抛竿,不但使底窝鱼越聚越多,而且重要的是逗起鱼性,能使它们呈疯狂抢食状态,就算成功了一半!当8字环和铅座先行击底后,双子线钩饵会延迟一定的摆幅才落底,而当钩饵尚在“动态”阶段时,很可能就被窝中迫不及待的群鱼抢吞了!一只钩吸入鱼嘴,浮漂难有大的反应,而当两只钩都被吸进后,双鱼异向争夺,则很容易带动铅坠,使浮漂产生动作的可能性就大多了!双尾的成功率也高多了……
    今冬本棚一位快手345尾的时速记录,后来得知就是用“跑铅”苯法所创!
    水皮节奏钓法,我们还多少是依靠群鱼争抢钩饵时的视觉冲击,获得了“数数”钓法(即意念钓法)的创意。而跑铅击底钓法,应该具有更加超越的内涵和意义!因为我们换了个钓层,看不见群鱼争抢钩饵的场面,而是完全依靠“意识”在“遥控”鱼群争饵从而施钓的。人真的是很聪明、很狡猾!其实,底窝的饵料聚集和鱼层控制要相对容易得多……
    围观者可能会觉得,钓鱼怎么比捞鱼还快?大概这不需要什么技术,是鱼多造成……但节奏钓法在选钩、饵态、子线、钩距、观漂,尤其是主动控鱼意识等方面都是有严谨配合的。对此,俺只能泛泛一谈,不一定准确,朋友们还是应以实践中的感悟和积累为主。
    如今的鲫鱼速钓,有些招式早已跨越了原始台钓技法的限制。比如:单手荡竿就比双手侧抛法省略了多余动作。风线“压水”在冬钓大棚里也基本没有用,不论快鱼慢鱼,端竿牵线,已属一般姿势,应该说在钓鱼意识上就是一种提升(其它好处大家慢慢体会)。所以“竿架”在大棚里也基本用不上!有条件的钓友可在钓箱上装个“竿挂”,用于起身停钓的时候放钓竿,很方便。如果您已习惯使用架竿,钓鱼时也最好暂时收起,否则,会妨碍单手抛竿。另外,快鱼单手荡竿:竿子要有调性,主线也不要留长(最多齐竿、子线随机),否则不好操作。其它如——拉饵盘、大口护、杠鱼器(脱钩器)等配件也需具备。
    


    2楼2009-11-28 09:06
    回复
      • 119.250.51.*
      说说冬钓大棚如何找底吧


      3楼2009-12-03 21:12
      回复
        大棚钓组特殊,细线小漂轻钩小饵,找底重在精细!尤其是软尾漂,是所谓的防守型浮漂,调钓精细,更显重要。
        7母软尾,搓饵‘调4钓2’是经典的台钓入门口诀,移植到大棚,拉饵居多,怎么变呢?
        首先,大棚的拉饵很小很轻(钩是细条0.3-0.5-0.8-1号袖,能拉多大的饵?),注意:鱼快鱼乱的时候、漂用小了的时候,依然可以调4目,钓目则根据钩重饵重,大概算出(钓到)“一拖一触”的状态,比如钓4目。然后再根据漂相和中鱼情况(也就是当时的 鱼口),上下微调浮漂找准‘钓目’。
        如果鱼不快、如果水温已很低、如果鱼钓的已经比较糗或漂用的偏大,那么‘调4目’或许感觉高点了,上牵力有点大了,可以改调3目,粗钓3目。或者,为了让水面漂尾的颜色反差更明显,更利于观察小动作,可以调‘3目另一白边’,粗钓‘3目另一白边’,然后再细找鱼口......
        鱼情水情不定,每支浮漂的性能也不一样,因此一支漂到底调几目合适,要靠知识和实践积累,书面上没有不变的法宝。我上面说的只是较普遍的规律和多数人的用法,仅供参考。
        6目软尾、5目软尾,道理一样,先取中间目数作为“调目”,然后再根据漂特性以及具体鱼情,随机微变即可;“钓目”则是根据钩重饵重先 粗找,再根据现场鱼口 细找。
        大棚拉饵,找底其实就是在钓底,用什么饵钓就用什么饵找,用橡皮泥、铅皮甚至用搓饵找,只能是粗找,是找“不准”的。找到底不难,找准口不易。


        4楼2009-12-05 21:31
        回复
          • 60.10.231.*
          经典


          5楼2009-12-12 21:44
          回复
            • 120.7.163.*
            请问楼主哪里人士


            6楼2009-12-13 22:12
            回复
              河北三河


              7楼2009-12-27 16:23
              回复
                • 119.250.55.*
                想不到三河还有如此高手,楼主经常比赛吗


                8楼2010-01-05 22:52
                回复
                  • 60.10.229.*
                  楼上哪里的


                  9楼2010-01-08 23:13
                  回复
                    • 119.250.57.*
                    河北三河


                    10楼2010-01-19 09:57
                    回复
                      • 60.10.228.*


                      11楼2010-03-31 14:07
                      回复
                        • 120.7.164.*
                        你肯定反映不积极!


                        13楼2010-05-27 1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