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县”不在山东在河南
白马县的行政区划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家”。在全国只有今河南省滑县古时叫白马县,今山东省地域自古至今未发现有白马县。白马县的建制始于秦代,废于明代,前后经历了1500多年之久。
白马县城在今河南省滑县城东10公里,关于白马县和其县城的所在地,在秦、汉、唐、宋以来的史书、地理书上就有详细记载。《战国策》:“张仪说赵王曰:守白马之津。”《史记》郦食其说汉王曰:“塞白马之津。”
《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白马地名最早的是战国时期叫白马口,在今河南滑县东北(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图和地名索引第11页)。唐代李泰著《括地志》载:“滑州:白马县滑州故城、古南燕国,黎阳津一名白马津,在滑州白马县北二十里。”《续汉书郡图志》云:“白马县有韦城,金堤一名千里堤,在白马县东五里。”
白马县行政区划始建于秦代,历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都沿袭其名。明代撤白马县入滑州。
民国十八年(1929)《河南新志》载:“滑县,春秋卫曹邑。秦朝白马县,属东郡。汉因之,魏因之……宋因之,元因之。洪武初,省白马入滑州。”历史学家们一致认为,古白马县故城,在今滑县东10公里,因五代后梁朱温的父亲名城,避讳而改为白马墙,今白马墙村即其旧址。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白马县曾归兖州辖,在金、元两个朝代,白马县隶属山东大名府(路)。所以,一些家谱上写的“山东白马县”,在古代是可以理解的。
历史上白马县不仅在政治、军事、交通领域的重要地位,在文化方面也有极丰富的内涵。白马县自古就有自己的传说。《重修滑县志》中的《白马考》载:“大凡名邑名国,非以山名则以水名。如汉元东郡白马县,盖以秦之白马津而名也。秦之白马津,盖以古之白马水、白马山而名也。”《开山图》云:“山下常有白马,群行山上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在广西一些“白马县移民”居住的地方,都流传着类似的白马神话传说。南宁市郊区有个马村,族谱这样记载:宋代跟狄青南征南下戍边的先祖,在沿邕江两岸选村址时,发现山上有一群白马,白天出外觅食,晚上回山栖息。这里靠山傍水,土地肥沃,是块风水宝地,后来就在这里建村址,马村缘此得名。
关于白马驿,《重修滑县志》记载:“滑虽鄙处豫省边境,实界山东、河南两省要……交通日益发展,唐有白马驿,宋有韦城驿,皆为渡河必由之路。”又:“唐时白马旧驿,向在城北白马坡,迎阳铺即其旧地。”从以上可知,白马驿是古白马县属的一个驿站,民国时期改为“迎阳铺”,1950年划归浚县管辖。
“山东白马县”与“山西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