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吧 关注:587贴子:185
  • 0回复贴,共1

《近思录·卷三·致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6真知得是见
问:忠信进德之事,固可勉强。
有人问:内积忠信以进修德业的事,固然可以努力去做。
然致知甚难。
但要做到真正的体解却难。
伊川先生曰:学者固当勉强,然须是知了方行得。
程颐回答说:学者固然应当努力实行,但需要的是先知了而后才能行。
若不知,只是觑却尧,学他行事,无尧许多聪明睿智,怎生得如他动容周旋中礼?
如果不懂其中道理,只是看见尧,就学尧那样行事,没有尧那样的聪明睿智,又怎么能像尧一样举止容仪、应酬世务全都符合礼呢?
如子所方,是笃信而固守之,非固有之也。
像你刚才说的那样,那是实实在在地相信并且牢固地守持着某一善行,这善行却不是他本身原来自然就有的。
未致知,便欲诚意,是躐等也。
没有先行做到获取知识明白事理,就想做到真实无妄诚实无欺,这是越级而进。
勉强行者,安能持久。
超越能力的勉强实行,怎么能持久呢?
除非烛理明,自然乐循道。
除非你洞彻世理明白无碍,才会自然而然地乐于按照圣人之道去做。
性本善,循理而行,是顺理事,本亦不难。
人性本善,顺理而行,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本来也不难。
但为人不知,旋安排著,便道难也。
只怕为人处世不先明理,而越级安排一个所谓的目标去顺着做,那就难了。
知有多少般数?煞有深浅。
你知道要行的事有多少般多少种,怎么一一安排?这里面是有个轻重缓急高低深浅的。
学者须是真知,才知得是,便泰然行去也。
学者必须先真正理解了事理,才能正确地解读知与行,这样就能泰然实行了。
某年二十时,解释经义,与今无异。
我二十岁时,解释经义,与今日没有什么不同。
然思今日,觉得意味与少时自别。
但想想今天,觉得其中意味与年轻时自是不同,毕竟生姜还是老的辣嘛!
——《二程遗书》卷十八
3·7物物穷理见
凡一物有一物之理,须是穷致其理。
大凡一物有一物之理,需要深入推究认识其理。
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
推究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或者读书讲明义理,或者评论古今人物,判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能处理得当,都可穷尽事理。
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
有人问:推究事物,需要一物一物一事一事地推究呢,还是只推究一事一物而万理皆知呢?
曰:怎得便会贯通?
程颐回答说:怎能推究一物就会贯通呢?
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
如果只推究一物,就贯通众理,即使是大贤者颜回也不敢这么说。
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应该是今日推究一件,明日又推究一件,积累多了,然后自有豁然贯通的时候。
以上是贤人们渐悟致知的路子,圣人不然也。圣人无为而无所不为,蕙质兰心,巧捷万端,睹始知终,顿悟万象,一通百通。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为能见微而知著。故《证道歌》有云:“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二程遗书》卷十八
3·8思睿非守见
“思曰睿”,思虑久后,睿自然生。
“思考称作睿智”。思虑时间久了,睿智自然产生。
若于一事上思未得,且别换一事思之,不可专守著这一事。
如果于一事思考未有所得,暂且换另一事思考,不可只守着某一件事,以免钻牛角尖而魔怔了。
盖人之知识,于这里蔽着,虽强思亦不通。
因为人的认识,在这个地方被遮蔽住了,即使强去思考,依然想不通的。要么当即放下过段时间再去考量,要么换件事去思考,万万不可勉强思考以免造成偏差。
——《二程遗书》卷十八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6-18 09:3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