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屈原逐步走向了神坛
关于屈原的争议,到汉安帝时期才得以平息。
汉安帝时,出了一个文学大家,他姓王名逸,字叔师,湖北襄阳人。王逸一生最出名的事情,就是为《楚辞》做注,他所著的《楚辞章句》使他成为当时屈原研究界的权威。
在王逸眼中,屈原是那种颠能扶国、危能安邦、“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的志士,这种人虽然有狂狷举动,但瑕不掩瑜,仍是要把他当做“忠贞之士”来看待。鉴于王逸的地位,在他做出这一番评价后,关于屈原形象的争论,渐渐平息。
此外,王逸还将屈原思想纳入了儒家的范畴,这一观点为宋朝对屈原的“改造”提供了理论支持。
如果说汉朝时的屈原形象,还带有一丝狂士之气,那宋朝时的屈原,就已经彻底成为了儒家口中的圣贤。
宋朝对屈原的“改造”是从晁补之开始的。
晁补之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他认为孔孟之后、荀子之前,是儒家伦理堕落的时期。那个时候,无论是《诗经》,还是《春秋》,都被人们所抛弃。而在无际的黑暗之中,只有屈原仍在楚国秉持着君国大义,恪守着人臣本分。自此,屈原成了儒家思想承前启后的中流砥柱。
此后,宋代著名学者洪兴祖又将屈原的行为高度政治伦理化。在《楚辞补注·离骚后序》中,他将屈原比作商代末年为国献身的忠臣烈士比干。他说:“忠臣之用心,自尽其爱君之诚耳。死生毁誉,所不顾也。故比干以谏见戮,屈原以放自沉。比干,纣诸父也。屈原,楚同姓也。为人臣者,三谏不从则去之。同姓无可去之义,有死而已。”洪兴祖大力表彰屈原忠君爱国的精神,还将屈原的作用无限夸大,将楚国兴亡系于屈原一身,认为楚国灭亡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听屈原的话。屈原就此开始“圣人”化。
到了南宋时期,屈原正式步入了神坛。朱熹对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格精神方面,他认为屈原至死不渝,执着追求,最终投江而死的做法虽然有违儒家的中庸之道,但是屈原为国家慨然赴死的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朱熹极力反对汉儒对屈原狂狷的指责,他指出如果非得找出屈原有缺点的话,那只能说他“过于忠”,而这也“合乎圣贤之矩度”。朱熹将屈原进一步伦理化、儒家化,最终扭转了对屈原的评价,将他彻底改造成了儒家的圣贤。
从宋朝开始,人民心目中的屈原,已经没有了狂狷的气息,而成为了一个忠贞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