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国度吧 关注:5,856贴子:47,364
  • 12回复贴,共1

曼诺斯教廷国背景总的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怎么说呢,虽然现在国内PP已经基本凉了(国外也遭受重大打击),但是本身多年的香火情,我还是想简单的介绍一下我最爱的白家,曼诺斯。也算是对这个玩意的一个总的纪念吧。整了挺久但是都没上过几次桌,虽然PP的核心不是背景(尤其是换了人之后),但我一直都感觉他的背景挺有意思的。那么下面就是正文了。


IP属地:福建1楼2020-07-03 00:25回复
    无神甚于曼诺斯
    无辛劳不可以曼诺斯之名忍耐
    无苦难不可以曼诺斯之名忍受
    无恐惧不可在曼诺斯信仰下存在
    无物品不可在曼诺斯信仰下留存
    无圣言比曼诺斯之语更重要
    此世无终末,只要曼诺斯脚下,都是吾等的栖身之所
    ——《真理法典》之准则


    IP属地:福建2楼2020-07-03 00:34
    回复
      曼诺斯(Menoth)是人类最初的守护神,他被称为造物主或是致律者(Lawbringer)也是人类的创造者。作为人类最初也是最古老的信仰之一,曼诺斯不仅仅创造了人类,同时还赐予了他们许多的礼物:例如城墙,火焰与法律。这些礼物伴随着人类度过了在卡昂(Caen)的黑暗岁月。在当时(现在也是),卡昂被无止境的野兽,蛮人和其他糟糕的玩意填满了。人类唯一能对抗这些恐怖的道具正是曼诺斯的礼物。在人类死后若是想进入位于乌尔卡昂(Urcaen,aka死后的世界)之中的人类之城(City of Man,aka死后世界之中唯一的好地方)的话,就必须遵守一大堆的戒律。

      而在远古时期,卡昂同时也是大吞噬者,吞世巨虫(The Devourer Wurm)的领地。大吞噬者和曼诺斯这两好兄弟就跟绝大多数的神话故事一样——一个代表着混乱,蛮族,野蛮,一个代表着秩序,人类,文明。就相爱相杀的好哥俩。卡昂曾经基本上就是吞世巨虫的领地,而人类正是曼诺斯打入其领域,削弱其能力的一步棋——大概吧。在留下人类之后,曼诺斯就离开了,或许是要去继续跟大虫子搏斗了,只留下了人类和他的秩序孤身面对蛮荒与黑暗。
      曼诺斯信徒早期的信奉者们成为了一个个国王,而不尊曼诺斯者最终被定为异端。那些早期的国王们被称为祭司王(Priest-King),至今的诸多王国,其祖上的先祖们,便是这一位位的祭司王。
      但作为人类最初的守护神,对曼诺斯的信仰是一直都没有消退的,就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的话一个人的信仰是很难改变的一样——所以大事就发生了。首先,统治者们并不是特别的在意宗教,统治者们想的只有如何扩大自己的影响,如何压榨百姓给国家这一战争机器投入更多的燃料。在这期间,矮人与精灵就被人类深深的伤害了。其次,一对堪称是天选主角的双生子:莫柔(Morrow)和莎玛(Thamar)的出现,严重的打击了曼诺斯教会信仰的根基。其区别在于,曼诺斯教会要求人们坚信信仰,遵守法典。法典若说是错,那便是错,说是对,那便是对,他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坚定的尊法守纪,以求人们的灵魂未来能够进入人类之城。而双生子认为,人不仅仅应该服从教典法律,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心声做出判断,万事万物并非生而注定,人人的命运皆可通过自己完善。而这两人也的确通过了自己走过漫长的道路最终称为了神明。试想,两条道路,一条要求严格律己,未来已定,一条自强不息,随心所欲,哪条道路会更受欢迎呢?
      当然,曼诺斯信仰作为人类长久以来的主要信仰,并没有一下就被打击的从此不复存在。两派的教会事实上一直都相安无事——直到一群超级加强版的魔法维京人,奥苟斯人(Orgoth)从另一片大路飘洋过海来到了这里把所有的人类势力全部都干烂了。两派教会的人马和各地国王军阀全都奋起反抗,但是一个都没有用。这下曼诺斯教会长久以来的积累全都完蛋了。
      那么作为神灵,曼诺斯对自己的信徒惨遭打砸抢,被别的宗教抢走人气,被国王无视有什么特别的惩罚吗?答案是:没有。他什么都没干。双子神好歹长久以来一直在大地上以灵魂姿态行走帮助引导人类,而曼诺斯啥都没干。所以说,人气被抢走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当然,曼诺斯信仰在人类心中还是留存着,仍然有许多的曼诺斯信徒存在于席格纳(Cygnar)之中。在大起义后280年间曼诺斯教一直被承认为国教,并被授予了监督皇室统治权过继的职责。但是在大起义后289年,席格纳王“勤勉者”沃尔德雷德(Woldred the Diligent)在没有留下确切遗嘱莫名死去之后,他的侄子“冷酷者”马拉甘特(Malagant the Grim)迅速开始夺权,在293年开始抛弃曼诺斯信仰,并处决了超过两百名坚决否认其即位正统性的曼诺斯祭司,废除了曼诺斯教廷的国教地位并另立莫柔教会为国教,将全部曼诺斯信徒赶往东部贫瘠的沙漠受苦。曼尼特(Menite,即信仰曼诺斯者)人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他们尝试在席格纳的法庭上据理力争并述说自己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但靠紧王室的法庭又怎么会倾向于他们呢。

      于是在漫长的压抑之中,曼诺斯信徒最终还是爆发了,在枢机主教苏隆(Visgoth Sulon,其中Visgoth为自创语言,大意为副主教/枢机主教,为大主教的副手,现在曼诺斯教廷之中有九位,当大主教空缺时便诸多枢机主教共同管理教廷)出现了。被誉为自祭司王之后最睿智的存在的他在大起义后482年苏隆被曼诺斯信徒尊为圣人,其呼吁全席格纳的曼诺斯信徒们,全部聚集到卡斯皮亚(Caspia )城的东部来。无数的信徒,无数信奉着曼诺斯的武装信徒们齐聚在了一起。最终,苏隆宣布要用武力修正席格纳扭曲的文化——其被暴君执掌,被异教扭曲的文化,已经被污染了。于是自卡斯比亚东开始,甜不辣们开始驱逐一切的非曼尼特,朝西意图控制整个卡斯皮亚,控制这个曾经的曼诺斯圣地,现在的莫柔教徒聚集地。
      诚实的来说,这次驱逐还挺文明的——曼诺斯信徒们不抢钱也不要命,就是把他们赶了出去,对比其遭受的迫害还挺温柔的,但是暴力就是暴力,其性质不会改变。
      这场骚乱持续了两年,卡斯皮亚,城墙之城,曼诺斯信徒的圣地被争夺了两年。最终,曼诺斯信徒们失败了——他们毕竟只是一群单单有着狂热的信仰,势单力薄的信徒们。面对一整个名为国家的战争机器,终究还是落了下风。苏隆被拥护为了大主教,然而他只是带着自己狂热的信仰战死于沙场。或许这一群狂热的信徒能持续两年战争,打的席格纳频频吃瘪已经是一个奇迹了,但这奇迹并未让曼诺斯信徒们得到最终的胜利。被称为席格纳内战的这场战争,最后以曼诺斯信徒失败告终。
      但席格纳最终也是怕了这群狂信徒了,他们最终决定与其签订契约:卡斯皮亚以东以南的这片大沙漠,就给你们了,但你们仍然要做我席格纳的臣属——这事实上是安慰的话,那谁不知道人出去了就回不来了啊,在这之后,事实上的独立国家,曼诺斯教廷国,成立了。


      IP属地:福建3楼2020-07-03 00:36
      回复
        蛰伏发展
        曼诺斯教廷国成立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的发展。但是首先,席格纳条约虽然允许他们拥有自己的防卫军,但是不允许他们拥有自己真正的军队。他们将首都从苏尔——被重新命名后的卡斯皮亚东城——迁移到了位于沙漠之中的海默(Imer)。他们在大沙漠之中,找到了诸多曾经未能发现的宝石矿脉,痛过这个他们贿赂了席格纳的官员,并让他们对自己发展军力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又在沙漠之中发现了石油,并用这制作了他们独特的烈焰武器:曼诺斯之怒(aka凝固汽油弹)。在最后,席格纳再次陷入了内乱,无暇顾及曼诺斯教廷国。最终,曼尼特人们成功的趁乱浑水摸鱼,发展出了自己强大而富有特色的军队。
        在漫长的时间之中,最开始,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军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独立的军事组织,修会。席格纳给他们独立的条件是:履行臣子的义务,并且不能有自己的战争机甲(warjacks),不能有真正的军队组织,但是可以有类似警卫队的东西来维护自身的安全:这就是防卫军的由来。他们的确非常需要有人来守卫他们,毕竟大沙漠之中并不只有曼诺斯信徒们存在。比如艾德瑞安人(Idrian),数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生活在这里。这些人就是沙漠之中不得不提的经典人种:黑叔叔。也是教廷崛起路上的第一个大障碍,长久以来教廷都以这为借口秘密组织军队。两者之间的竞争持续了很久,曼诺斯信徒们不屈而坚韧,艾德瑞安部落熟知地利,他们的突袭和伏击让曼诺丝信徒吃了不少的苦头。但最终在504年,一次决战之中曼诺斯的天意降临,一次大地震出现在了战场上,大地的震动令艾德瑞安人站立不稳,最终无一人站立纷纷跪下,而曼诺斯信徒们则屹立不倒。这一神迹蛰伏了他们,令他们回想起了先祖记录的,有关地理变动的记载,许多部落宣布愿意信奉曼诺斯。尽管还是有部分部落不愿改信,但总的来说从此教廷国又收获了大量的人力和潜在的盟友,至今他们仍然是教廷之中强大的突袭兵来源。
        保护国与教廷国
        这是个翻译问题,这个势力的原名是Protectorate of Menoth,Protectorate一词本身的意思是“受某个强大的势力保护下的政权/国度”,即保护国,属于某国的从属。从构成上来说,曼诺斯人的确从属于席格纳。从名字上来说,也可以说是“曼诺斯保护下的国家”。所以翻译为曼诺斯保护国实际上是没错的。而星际争霸之中的错误翻译将这个词翻译为了护国军,虽然其实没有一点正确但是还挺酷的,所以我自己翻译决定还是取这是一个教会控制的国家,翻译为教廷国。如果有不喜欢的,也可以继续叫保护国。顺便一提就是曼诺斯的发音事实上应该是MEN-awth,曼沃斯。


        IP属地:福建4楼2020-07-03 00:36
        回复
          政治结构
          教廷的体系分为两种,一种是祭司(Priests),他们负责传播信仰,解答疑问,领导仪式。而另一种则是监察官(Scrutators),他们负责承担法官,审判者与行刑者的责任。原则上来说,他们是平级的。实际上来说,因为监察官要干的事更多(主要是监视平民的一举一动有没有违法),所以监察官总的来说比祭司还是要高一级的,不过一般来说,枢机主教往往也同时就是监察官。
          与他们大概同级的为收魂修会(Reclaimant Order),这批人的权威直接来自曼诺斯。虽然没有详细描写,但是大概这就是一群独立于教会体系之外,依据自己的看法杀戮该杀之人的组织。
          教廷国作为一个教会统治的国家,那么自然他的头子是大主教,大主教负责整个教会全体的运行,但事情肯定不可能他亲历亲为,他只负责宏观调控,负责执行的是各个枢机主教们。所有的枢机主教都从属于Synod(aka,教会),这是一个类似于议会的组织,各个枢机主教们就在这个组织内互相交流,并选择出一任大主教死亡后的新一任大主教。枢机主教的再下一级则是统御者(Sovereigns),这些则是最高等级的牧师,他们又直接负责枢机主教的命令。统御者再下一级则是控权者(Potentates),再向下套娃则是普通的祭司。监察官也有类似的等级分类,如大监察官,副大监察官,高阶监察官等等(等级从上到下)。顺便一提因为现任大主教就是大监察官,加上因为大监察官本身是教会的最高武官,不能由枢机主教担任,所以这个职位暂时空缺。
          另,大主教并不是世袭的,同时也并不是上一任大主教死后第二位大主教就立刻接过。大主教的选举总是伴随着多种多样的竞争,在这段空窗期,事实上是可以没有大主教的,事实上每一任大主教的出现都伴随着腥风血雨——除了现任大主教西佛勒斯。
          在战时,枢机主教虽然不负责军事,但是可以加入军队成为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目前教会拥有九位枢机主教,历史上共有六位大主教,下文将给出历史上的六位大主教的主要功绩和目前的九位枢机主教:
          六位大主教:
          Hierarchs Garrick Voyle, Kilgor Ravonal
          苏隆(Sulon):曼诺斯教廷国的建立者与第一位大主教,带领着信徒们发起了席格纳内战,于卡斯皮亚城战死。
          加瓦德·拉可丁(Gevard Luctine):自苏隆后的第二任大主教,他主张引进战争机甲,并为此做了很多工作。
          卡尔特·崔吉斯(Hirearch Caltor Turgis):535-549期间的时任第三代大主教,他大大的开拓了教廷国的疆土,在北方修建了审判之塔,在南方重新发现了伊克希尔城,他认为保护国应该大力发展这些新得到的区域。
          基尔戈·拉维诺(Kilgor Ravonal)于大约568年时期的第四任大主教,他确立了教廷国以武服人的方针,在他的统领下,教廷国放弃了前任的方针,专注于组织秘密军队。
          加瑞克·沃耶尔(Garrick Voyle),第五任大主教,他认为战争才能让曼诺斯重回光辉,也是他建立了曼诺斯之仆这一组织。发动了多次战争。但最终于进攻卡斯皮亚城时战死。
          西佛勒斯(Sevenious),当代同时也是第六任大主教及前大监察官,至今。
          枢机主教:
          朱维安·罗文(Juviah Rhoven),兼苏尔总督,副大监察官
          瓦·波达林(Var Bodalin),海默第一枢机主教,副大监察官,兼监察官仪式的主负责人( Prime Curate over Scrutator Initiation)
          德尔孔·韦舍尔(Delcon Vesher),海默第二枢机主教,副大监察官,真理法典文团之首(Head of the Lyceum of the True Law)
          米施瓦·尼布储(Mishiva Nestore),海默第三枢机主教,高级监察官,曼诺斯之封臣的监督者
          拉尔斯·莱蒙(Lars Elimon),海默第四枢机主教,高级监察官,神殿防御与武备总监
          恩约兰·索勒斯(Enjorran Sollers),审判之塔总督,高级监察官
          阿克·拉泽克(Ark Razek),海默第五枢机主教,苏尔-曼尼特工匠总监
          莫格尼姆·杰斯然(Morgimer Jasrun),海默第六枢机主教,矿山、采石场和曼诺斯之怒开采的总监
          布隆·斯卡瑞(Brone Scarrel),负责南方的枢机主教,伊克西尔城总督


          IP属地:福建5楼2020-07-03 00:36
          回复

            经济情况
            曼诺斯教廷国的国家基本上来说没有经济这一概念,在他们的想法里经济就压根不重要。他们的平民人们手里有钱,但是他们的钱不是所谓的用金属铸造的货币,而是粘土烧制的简单玩意,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货币完全是信用货币,国家完蛋了那货币就完蛋。相对的,他们并不认为所谓世俗的货币啊珠宝啊有“价值”,对他们来说钻石和泥土都一个样。其最大的出口项目珠宝就是因为如此,他们认为这就是拿没有价值的东西去换资源一本万利。除了宝石矿脉以外,总的来说曼诺斯还有很多丰富的矿脉,虽然没有大量的良田和森林,但是挖煤挖石挖铁还是不成问题的。
            唯一一点好的就是,在这里工作只要工作到了规定时限就可以了,没有加班拿钱也没有严酷刑罚奴役。财产平均分配嘛。不过,若是作为入教者,那你每年得缴纳十分之一的个人财产给教会才行。
            军事组织
            提到钢铁国度之中的军事,就不得不首先提到机甲术了。
            曾经,曼诺斯教廷完全否认一切未经曼诺斯祭司祈祷就可用的法术。他们坚信信仰可以战胜一切——这一点在和奥苟斯人的战斗与席格纳内战里就已经被证明不太靠谱了。在漫长的时间之中,教会痛定思痛,最终还是认为,如果不能紧跟时代,那么教会终究会失去与他人战斗的能力,教会一致决定,也要引入在世界上大流行的机甲术这一魔法与科技的结合物。
            首先被引入的是取代劳动力用的劳工机甲(laborjacks),最终在不短时间的引入后,其就成为了保护国不得不用的生活必须品了,人们与祭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忏悔,在这些蒸汽大物的身上刻下了神圣的赎罪祷文,一切对使用机甲的反对言论都被大主教压了下去,就这样,教廷成功的过渡了信仰危机,让所有人接受了机械的使用。
            但使用本身也不是单纯的接受这么简单,如何生产战争机甲(warjacks),如何瞒过席格纳也是很艰难的事。在早期,卡铎的曼诺斯信徒还能走私一些用于生产战争机甲的关键高精尖技术产物,如机械脑(cortexes),随着曼诺斯教廷国的日渐强大,这一行为也被卡铎视为叛国罪而禁止。最终,教廷国不得不出于下策,开始从其他国家绑架拥有制造能力的专家们强迫其为教会制造机甲。这些人被称为曼诺斯之仆(Vassals of Menoth),时至今日这一组织内仍然有这不少被绑架的奥术师,但也有很少的一些被发现具有这一能力的本国国民,这些人早早的就在社会上“死亡”,在暗中制造机甲。虽然曼尼特人使用战争机甲,但他们仍然认为制造它是一件耻辱。
            对于曼诺斯教廷国来说,他们的武备非常的充分,足够武装三分之一的国民(顺便一提设定中的教廷总人口有约一百零六万四千五百人,三分之一的也就是约有三十四万),而且其体制和国民对信仰的狂热,也的确足够他们撑起三分之一的人全都成为战士。虽然这样庞大的预备军能够支撑他们应对任何战争,但战争终究还是靠那些少数的精锐们的。对于教廷来说,这些真正的骨干(职业兵)就是精锐的典范骑士(Knights Exemplar,约两万)们与日渐成长的圣火守卫(Temple Flameguard,约九万)。在最初,他们都是负责守护信徒们的勇敢战士,除了他们以外事实上还有许多的其他信徒军事组织,如古老的圣墙骑士团(Order of the Wall,约九百人),但他们与祭司的想法渐行渐远,这些古老的圣骑士们虽然仍然存在但却影响甚微,又如圣拳修会(Order of the Fist),这些经过训练的祭司潜伏于平民之中,卧底最终一举根除异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典范骑士不再从事清除内部的异己,集中于征讨境外的异教徒,内部任务也被逐渐交由神拳,净化兵和圣火之女这些修会。对教廷来说,军事组织上最小的行动单位,也就是一个修会,修会享有很高的自主权,而名义上必须对大主教效忠。除了这些修会组织以外,国内还充斥着大量的信徒可以作为征召兵。
            而在教廷之中主要的活跃军队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守卫军(Garrisons),一部分是远征军(Crusades),前者主要负责守卫教廷的领土,后者负责前往境外进行远征,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他们再往下分的部分则为阻禁军(Interdiction),大主教选择远征军的领袖,而远征军领袖又向下选择阻禁军的领袖。在这之外,牧师们在战争中也直接负责指挥军队,牧师的等级直接关系着他在军对之中的职责。当然,世俗之中有经验的战士也可以担任军队的领导,但无论如何,他们还是需要尊重牧师的,而若指挥链还未确认,牧师也需要服从于这些有经验的领导者。
            教廷的战争机甲也十分有特色,正如之前所说,教廷仍然认为滥用机器是一种罪过——但他们有办法来减轻这一罪孽,那就是沟通过不断虔诚的祷告来使得这些奥术器具和机械圣化,通过雕刻神圣的祷文和附上圣物,来使最堕落的器具成为被祝福的圣物,这样便能减轻罪孽——很自我安慰。


            IP属地:福建6楼2020-07-03 00:37
            回复
              总的来说:
              好的地方:
              (现实意义上)
              曼诺斯教廷国是一个以白色为主涂装的势力,谁不爱白金色混搭呢。
              烈焰,火,人类的最爱。有谁不喜欢看白色圣骑士火烧异端的呢?
              浓厚的宗教元素——在现在已经算是政治不正确了,但是沙漠有浓厚的那啥元素,同时还有微妙的东方元素——武僧。
              大部分模型不用画脸
              (故事内容中)
              大量的国民可作预备队前往战场
              国家向心力极度凝聚
              独特的火焰武器
              监察官制度确保了极低的社会不稳定性
              他们的神确实存在,化身就这那,我们的神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超级机器人陪在我们身边,敌人的一切神学攻击都是在放屁
              不好的地方:
              (现实意义上)
              不能杀对方全家
              白色容易脏
              会被嘲讽疯子
              (故事内容中)
              实质上最弱的国力,对比起其他国家非常的畸形,其制造业,工业几乎不能满足长期高强度作战
              缺乏农田,森林
              你的生活之中存在着无处不在的秘密警察
              事实上有一群无差别的合法杀人狂存在(指收魂修会)
              其他地方的人普遍觉得你有问题(曼诺斯信徒太狂热了)


              IP属地:福建7楼2020-07-03 00:38
              回复
                爽呀。有人做解读了。 能不能做一做军队解读?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7-05 10:55
                回复
                  国外怎么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7-06 13:22
                  回复
                    翻译的太棒了!辛苦楼主


                    IP属地:上海10楼2020-07-07 11:31
                    回复
                      第六任教宗西弗勒斯前年死了


                      IP属地:北京13楼2020-07-14 21:39
                      回复
                        唉?凉了吗?我前段时间看到有人玩,还想入坑来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2-26 10: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