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寨乡吧 关注:147贴子:1,874
  • 1回复贴,共1

界首市靳寨乡祝楼文化(第一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起恭王府大家都知道,那是以前大贪官和珅的府邸,若问起和珅府藏宝楼是谁出资建的?傻子都知道,当然是和珅自己出钱建的。错!大错特错!和珅府藏宝楼是乾隆皇帝查抄祝顺昌家后,用祝顺昌家那笔钱建的和珅府藏宝楼,也就是后罩楼,此楼设计者为乾隆皇帝。祝顺昌是何许人也?祝顺昌是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科初点状元,因拒绝改名,惹怒乾隆,被取消状元功名,抄家问罪。
乾隆年间,在颍州府界首集提起祝顺昌,那是家喻户晓,他不畏强权,敢和皇帝叫板,打得大内侍卫,面糊子不沾眼。如今提起祝顺昌,人们对他的事迹却知之甚少,一是大清史上不敢记载此人,怕丢皇家颜面,二是地方志书更不敢记载,三是在清代祝氏家族和地方人士都不敢宣传祝顺昌事迹,怕引火烧身。就这样,清代状元祝顺昌便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所以,人们对这位状元的事迹知之甚少,也就不足为怪了。其实在界首祝氏家族人们心目中,祝顺昌永远都是当之无愧的状元,他不为状元功名而低头。敢和皇帝对摔酒杯,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像他那样有骨气。
当代著名编剧邹静之笔下人物,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新科状元祝君豪不减书生本色,在觐见万岁盛宴上不畏强权,仗义执言的高尚品德,博得乾隆喜欢,祝顺昌即是祝君豪。界首市靳寨乡祝楼村人,祝顺昌虽然没有载入清史,但他的事迹曾一度在颍水两岸民间一带广泛流传。
祝顺昌是中国千年科举史上唯一的祝姓状元,也是界首市历史上唯一的状元。祝顺昌是纪晓岚的徒弟,与嘉庆皇帝同师,祝顺昌被乾隆皇帝封为颍水王,颍水王印是那个时代最好的见证,它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历史。就连大清史笔见了祝顺昌都绕道而过,身为家乡人,岂不自豪。
二百年前祝楼出了位不畏强权的状元,成为家乡美谈。二百年后的2016年6月祝楼村委会,族人群贤毕至,共同探索挖掘家族状元文化,将那段尘封已久的家族故事整理出来,作为界首祝氏家族内部文献永存祝楼村,以示后人。随后,村长祝彬带群贤参观考察河南省信阳市美丽乡村郝堂村,为未来乡村旅游作谋划。这一年祝楼有两喜:一是被列入省级美丽乡村,二是状元文化引起市政府重视,计划开发状元文化旅游项目。
在此之前,界首市宣传部王瑞曾写过几篇散文,文中引用祝顺昌在网上发表。2017年11月27日颍州晚报刊登《千里颍水一才子》介绍祝顺昌。界首《养城故事》一书里《准状元祝顺昌之谜》文字达两页。2017年5月10日,徐会东书记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上的重要讲话,徐书记讲到旅游方面要各乡镇坚持引领、创新、依据规划、谋划一些项目,这方面我们是有基础的,例如靳寨乡祝楼村出过一位清代状元,如果打造好了,谋划好就是很好的旅游景点,而且具有教育意义。
2017年9月17日安徽省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专家牛继清、傅瑛、刘佰合等专家实地考察祝楼村,对祝楼历史文化深表震撼,对祝楼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利用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有专家说界首祝氏家族故事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题材,祝顺昌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祝楼人也这样认为的。目前界首市靳寨乡祝楼村,计划走影视之路,通过影视作品把这段家族史呈现给全国观众,重现界首祝氏家族历史风貌。
2019年3月26日上午界首市历史文化发掘整理工作组专家:闫自忠、史云桂等在市文广新局接待祝楼状元后人,就祝楼状元文化一事进行交谈,专家组经过细致了解,给于祝楼状元文化高度评价,并对祝楼状元文化做了详实记录。
2019年界首市十三届全委会确定的三个重点旅游项目,其中就有祝楼状元文化,也就是靳寨君豪状元文化旅游园。近年来,界首市重点打造沙颍河景观带,却忽略了清代状元文化对沙颍河景观带的重要性,清代状元文化与沙颍河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两者必须融为一体,相互依托,方称完美,更能彰显地方文化。为此,笔者撰联一副:状元故里千秋赞,沙颍风华万古谈。
2003年电视剧《乾隆王朝》播出,引起很大争议。让观众不能接受的是,大清史笔凿凿之下,乾隆王朝的编剧刘文武竞敢为和珅翻案。文人出身的刘文武表示,创作《乾隆王朝》绝没有刻意去美化和珅,毕竟和珅是个大贪官,这是事实。但他也不同意,和珅是位滑稽奸臣的模样,被刘墉、纪晓岚耍弄着,因为那与史书记载的和珅有很大的出入。刘文武表示,他从不想翻不翻案,只想借戏剧呈现和珅的另一面,由观众去评说。后来,远在安徽界首祝楼村的观众给《乾隆王朝》编剧组打电话说,乾隆时期家族出了位状元被终身囚于和珅府后罩楼中,编剧对此深表震撼,双方通过交流,编剧组对于祝顺昌未能进入《乾隆王朝》剧中深表遗憾。
(祝楼村的起源与兴衰史)
明万历年间,山东曹州商人朱氏,因得罪官府,举家南迁,途经界首集北部(今祝楼村时)见此地民风淳朴,土地肥沃,便在此地买庄园一处,独户而居,起名小朱庄。怕庄小人欺,就从周边邀请几户不同姓氏者迁入。以前小朱庄虽杂姓同居,却都和睦相处,亲如兄弟。随着时光的流逝,到了康熙中后期,居住在此的曹州后裔,朱氏老两口,虽颇有家资,却无儿无女,封建社会,没有儿女,难免不被欺辱,老两口常因此事而忧伤。
大明洪武三年,祝惟岳四子之后,祝玢、祝岳兄弟俩从山东成武迁居太和北七十里,兄弟二人有五子:金、银、铜、铁、锡。康熙后期,经友人介绍金祖之后,祝文亮的爷爷以雇佣身份带着三个幼子来到小朱庄。自从祝楼祖先来到这里,为了三个年幼的孩子,带着妻子不分昼夜的劳作,老两口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感觉是个可靠之人,从此,像对亲生儿子一样。
经历百年奋斗,挥洒无数汗水,祝文亮在先辈们原有的基础上,带着五个儿子及族人奋力拼搏,有钱就置办土地,一直买到土地达四千亩。后来,祝文亮建了一座藏钱楼,再后来,因祝顺昌之事,居住在小朱庄的异姓们怕受牵连,在祝文亮的帮助下,都迁出了小朱庄。因藏钱楼闻名乡里,祝文亮改小朱庄为祝楼村。
界首祝氏家族在祝顺昌时达到鼎盛时期,拥有土地七千亩,记庄十多处、商铺三十多处、货船十来艘,马车百部,家族设有藏钱楼,又称藏宝楼。底上六间,上三间专放账本、古书籍、玉器等,下三间专放金银铜器等。藏钱楼为一进院,坐北朝南,气势宏伟。清末民初祝氏家族大分家时,藏钱楼毁于祝步天之手。据清末秀才祝殿邦考证,界首祝氏家族记庄有十六处,颍水北岸有三处:颍水东记庄在徐寨一带,颍水记庄在沙河大桥北一带,颍水西记庄在西城汪庄一带,这三处记庄都是祝顺昌时期所购。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7-05 09:27回复
    (祝顺昌大战地头蛇的故事)
    祝顺昌(1753__1799年)字君豪,号颍水才子。清安徽省颍州府太和县界首集(今界首市靳寨乡祝楼村)人。界首祝氏家族杰出代表人物,祝文亮之孙。祝顺昌八岁协助父亲管理祝氏家族,当时家族拥有土地四千亩,家族主要靠土地收入,祝顺昌从小耳濡目染佃户们的凄苦生活,年幼的他认为剥削佃户所得之财为不义,为了界首祝氏家族的发展,祝顺昌建议‘以商为主’得到族人支持。
    祝顺昌未管理祝氏家族之前,他从界首集乘船西至颍水源头,东至颍河入淮处,每到一处,他就了解当地所需与风俗人情,千里颍水走一遍后,他绘制了一幅颍河全景图,自号“颍水才子”。
    祝顺昌十四岁管理祝氏家族后,第一件事,召集众佃户,对大家说,你们跟随我家种地多年,有的人欠下的债几辈子都还不完,今天我把你们所欠的债全部免了。说完,当众让人把账本抬出来烧了,祝顺昌这一壮举,感动得佃户们哭声四起。
    祝顺昌烧完账本后,第二件事,就是挑战界首集地头蛇,当时界首集有条南北大街,街南头住一青年叫王虎,街北头住一名青年叫李楚,这二人都是地头蛇,谁都不服谁,手下各有一帮小兄弟,经常因为地盘在大街上争来斗去,搞得众商很是无奈。
    祝顺昌管理祝氏家族后,向王虎、李楚发出挑战书,一人独战王虎、李楚,若赢顺昌,每人送银千两。王虎、李楚战败后,祝顺昌对二人说,胜也英雄,败也英雄,输得起更是英雄。英雄相惜,如二位不嫌,我已在颍水岸边摆下酒宴,请二位一同前去。三人把酒畅谈,大叹相见恨晚。由于祝顺昌理想远大、口才极佳,说得二人心悦诚服。二人知道祝顺昌是干大事的,当场对祝顺昌下拜,愿追随祝顺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祝顺昌扶起二人说,将来你们的子孙后代,也会为你们今天的选择而自豪。我们虽无桃园结义,从此,胜似刘关张。三人把酒言欢,醉于颍水岸边。后来,二人为界首祝氏家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7-05 13: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