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习资料吧 关注:25贴子:175
  • 0回复贴,共1

2010高考易考专题360°透析:500年一遇日全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00年一遇日全食覆盖长江流域
     [背景材料]据了解,将于2009年7月22日发生的这次日全食是多年来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日全食。全食带比较宽,长度达到一万多公里,宽度250公里,经过我国人口非常密集的长江流域。除了直接能观赏到全食的地区外,我国其他地区的公众均能看到日偏食。
     日全食的形成是太阳、地球、月球运行轨道几何关系造成的现象,这次日全食的最大特点是覆盖人口将达到3亿,且整个日常带长达上万公里。
     由于其最佳观测点集中在中国,因此被国际天文界誉为“中国日全食”。十一日,中国天文学家在此间指出,由于本次日全食主要经过中国和印度,因此必将成为史上观测人数最多的一次日全食。“中国日全食”成为科学家谈论的焦点。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前任台长、研究员赵君亮表示,“本次日全食观测可以创造一项吉尼斯纪录,就是能观测到的人口最多。因为此次日全食恰好穿过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前所未有的。”
     [课标链接]
     1.中国的科学技术: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3.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中国古今历史上科技成就。
     1.东汉:
     (1)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意义: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最早的造纸技术是西汉时期发明的)
     (2)张衡发明地动仪(张衡不追求官位高低,官运的飞黄腾达);发明能“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世界公认最早地震仪器。
     2.南朝; 祖冲之,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1000年。
     3.四大发明:(宋元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
     (1)造纸术:东汉,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蔡侯纸)。
     (2)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金刚经》:唐朝印制,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②活字印刷术:北宋的毕升发明,比欧洲早400年;元朝科学家王祯发明“转轮排字盘”
     (3)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②北宋制成指南针(罗盘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③南宋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1楼2009-12-30 10:3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