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约有4.25亿,预计到2045年将达到6.29亿。
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一种流行病,它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
2020年6月3日《英雄联盟》职业选手Uzi(简自豪)因身患II型糖尿病宣布退役。

这个神一样的男人因为常年压力大、肥胖、饮食不规律、熬夜等原因,去年查出II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指数达11%。
他的退役一时间又将糖尿病推上了热搜,并被广泛热议。

糖尿病 日趋年轻化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和葡萄糖稳态不稳定。常伴有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肌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

根据糖尿病的发病特点,糖尿病通常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还有妊娠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
两者的发病机制不同
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2型糖尿病主要是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
发病年龄
1型糖尿病多在25岁以前的青少年期起病,少数可在25岁以后的任何年龄起病。胰岛B细胞破坏的程度和速度相差甚大,一般幼儿和儿童较重、较快,成人较慢,决定其临床特点不同。
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成年人和老年人,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倾向。患者多肥胖,起病较缓慢,病情较轻,不少病人可长期无代谢紊乱症状。
临床表现
1型糖尿病:严重高血糖时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型糖尿病:疲乏无力、肥胖、口渴和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虽然多样化,但最终引发糖尿病的原因是由于体内胰岛细胞受损或者大量死亡导致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
同时胰岛素对糖的抵抗力增强,就相当于是刀子变钝了,不能很好的分解体内多余的糖。
糖尿病 干细胞疗法
传统的胰岛素补充并不能实现根本性治疗,并且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力也不足;而干细胞目前被公认为是根治糖尿病的最终希望。
2019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纳入改变未来十大医疗的12大创新发明列表中。
今年,国内媒体诸如文汇报也发布,“黄斑变性、糖尿病、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疾病,既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能带来突破性治疗进展的,非干细胞治疗莫属”。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原理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所以干细胞在一定的环境下能分化成胰岛β细胞和胰岛素生成细胞,从而有望实现治愈糖尿病。
其次,干细胞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能力,可以对糖尿病患者被破坏的免疫系统进行调节以及激活或者再生患者体内的自身免疫细胞。
1型糖尿病与干细胞
1型糖尿病是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进而导致胰岛细胞的缺乏。
其难以被攻克的原因是由于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反应具有多克隆特性,且具有多重的免疫调节紊乱的特征。
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自身免疫,是治疗1型糖尿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研究表明: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利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纠正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作为一种新颖的疗法,已在临床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2型糖尿病与干细胞
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外周组织中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显著下降有密切关系,导致组织细胞对血糖利用的下降,最终表现为临床常见的血糖水平的显著升高。
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是利用其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所产生的支持作用以及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作用。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研究上,近年来也不断取得突破,为这一疗法走向临床应用带来希望。
2019年12月国内开展的1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研究,应用干细胞移植干预后:
有4例在移植后3个月内停止口服药物干预,有4例患者血糖控制从高水平提高到理想水平而不增加药物剂量,有6例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不增加药物剂量的水平,有2例患者需要增加药物干预的剂量,仅有2例患者需加大药物量干预。
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功能都明显改善。

今年《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启动会已经成功召开,同时还公布了该项目受试者的主要纳入标准。
项目的启动以及招募信息的发布,正是这类疗法实质性进展的表现。
研究表明,可以从干细胞中获得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干细胞可能代表了一种无限的细胞来源,并解决了缺乏捐赠者的问题。
糖尿病是自身免疫过程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只有解决了原始诱因和机制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目前,《“干细胞及转化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细胞移植治疗代谢系统重大疾病”。随着研究的开展,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有望取得更大突破。
来源:公众号【再生医学】
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一种流行病,它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
2020年6月3日《英雄联盟》职业选手Uzi(简自豪)因身患II型糖尿病宣布退役。

这个神一样的男人因为常年压力大、肥胖、饮食不规律、熬夜等原因,去年查出II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指数达11%。
他的退役一时间又将糖尿病推上了热搜,并被广泛热议。

糖尿病 日趋年轻化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和葡萄糖稳态不稳定。常伴有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肌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

根据糖尿病的发病特点,糖尿病通常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还有妊娠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
两者的发病机制不同
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2型糖尿病主要是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
发病年龄
1型糖尿病多在25岁以前的青少年期起病,少数可在25岁以后的任何年龄起病。胰岛B细胞破坏的程度和速度相差甚大,一般幼儿和儿童较重、较快,成人较慢,决定其临床特点不同。
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成年人和老年人,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倾向。患者多肥胖,起病较缓慢,病情较轻,不少病人可长期无代谢紊乱症状。
临床表现
1型糖尿病:严重高血糖时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型糖尿病:疲乏无力、肥胖、口渴和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虽然多样化,但最终引发糖尿病的原因是由于体内胰岛细胞受损或者大量死亡导致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
同时胰岛素对糖的抵抗力增强,就相当于是刀子变钝了,不能很好的分解体内多余的糖。
糖尿病 干细胞疗法
传统的胰岛素补充并不能实现根本性治疗,并且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力也不足;而干细胞目前被公认为是根治糖尿病的最终希望。
2019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纳入改变未来十大医疗的12大创新发明列表中。
今年,国内媒体诸如文汇报也发布,“黄斑变性、糖尿病、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疾病,既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能带来突破性治疗进展的,非干细胞治疗莫属”。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原理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所以干细胞在一定的环境下能分化成胰岛β细胞和胰岛素生成细胞,从而有望实现治愈糖尿病。
其次,干细胞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能力,可以对糖尿病患者被破坏的免疫系统进行调节以及激活或者再生患者体内的自身免疫细胞。
1型糖尿病与干细胞
1型糖尿病是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进而导致胰岛细胞的缺乏。
其难以被攻克的原因是由于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反应具有多克隆特性,且具有多重的免疫调节紊乱的特征。
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自身免疫,是治疗1型糖尿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研究表明: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利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纠正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作为一种新颖的疗法,已在临床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2型糖尿病与干细胞
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外周组织中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显著下降有密切关系,导致组织细胞对血糖利用的下降,最终表现为临床常见的血糖水平的显著升高。
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是利用其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所产生的支持作用以及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作用。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研究上,近年来也不断取得突破,为这一疗法走向临床应用带来希望。
2019年12月国内开展的1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研究,应用干细胞移植干预后:
有4例在移植后3个月内停止口服药物干预,有4例患者血糖控制从高水平提高到理想水平而不增加药物剂量,有6例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不增加药物剂量的水平,有2例患者需要增加药物干预的剂量,仅有2例患者需加大药物量干预。
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功能都明显改善。

今年《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启动会已经成功召开,同时还公布了该项目受试者的主要纳入标准。
项目的启动以及招募信息的发布,正是这类疗法实质性进展的表现。
研究表明,可以从干细胞中获得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干细胞可能代表了一种无限的细胞来源,并解决了缺乏捐赠者的问题。
糖尿病是自身免疫过程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只有解决了原始诱因和机制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目前,《“干细胞及转化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细胞移植治疗代谢系统重大疾病”。随着研究的开展,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有望取得更大突破。
来源:公众号【再生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