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情节的缺失
各位,好久不见。
总之今天就继续顺着上次的结尾聊下去。
上次我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名为“难题”的话题——“关键情节的缺失”
其实这个话题和上一个话题“杏和椋不像”,在最后都会说到同样的东西上(虽然对于“杏椋的起点”的解答可能会有所差距)
但是如果两个放一起讲,文章就太臃肿了,所以我决定将它们分开。
先从杏椋姐妹的本线说起吧。
藤林姐妹的线路在CL中只是支线,是一条用来收集光玉的“工具线”。
大多数玩家都只会走一遍流程,估计有一部分玩家连椋线都没有打过。
从整个游戏的流程来说这样并没有问题,但是从本文的立场上来说,这样不行。
如果想要真正的搞清楚藤林姐妹这对人设,我们就必须回过头来,从具体的情节入手,搞明白作者到底说了什么,到底没有说什么,以此来看懂更多的东西——也就是阅读理解。
有关于阅读理解,我想稍微说一下我的看法。
依据于创作逻辑的想象可以说是猜,为了让剧情看起来合理的编造只能说是扯。
虽然两者都能算是“理解”,但是最终起到的作用却完全不一样。
如果只是想忽悠其它读者,那么猜和扯没有太大区别。
但如果是想要从作者的角度来分析整个作品,那千万不能为了圆剧情而无止境的瞎扯。
这样真的是误人子弟。
所以,在做藤林姐妹线的阅读理解之前,我必须先挑明我的想法。
在一个传统的故事里,一个“理应存在”的情节如果没有出现,就是这个情节“缺失”了。
但是到底为什么会缺失?是作者忘了写?是作者没有想到写?是作者故意没有写?还是说作者没有写好?
在分析这些缺失之前,必须把事情定好性。
盲目的用自己的方式往里面胡乱填充想象补充,那纯粹是毫无理由的扯。
好了,开始正文。
用话题的方式一个个说起吧。
① 在故事的最开始,椋到底喜不喜欢朋也?
这一个看似云淡风轻的问题,实际上却是整个姐妹线路的死穴。
藤林杏的线路从第一印象上来看,是一个“我喜欢的人却不喜欢我”、“劣势者主动出击导致了胃痛”以及“利用了你,我好像有些卑鄙”式的标准的白学故事。
但是这个第一印象就真的对吗?
我想未必。
在这里,我就整条线路提出一个灵魂质问——在故事的最开始,椋到底喜不喜欢朋也?
在姐妹俩的本线中,这个问题其实是没有能让人信服的答案的。
就像之前提到的第一印象一样,作为主轴的杏线确确实实就是走的那么一个流程,以至于让人都忽视了这个流程到底合不合理。
椋其实并没有机会去认真地解释自己的感情,在杏线中被动的她只能无声的承受着编剧给她的压力。
甚至到故事的最后还给她安排过一个找到了别人的情节,编剧简直……(脏话就不骂了)。
这里,是第一个缺失。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给这个缺失定性。
事实上,这个问题并非是完全没有答案的——我们可以从别的地方窥视到冰山的一角。
虽然别的地方的情节可能不能直接代表作者的本意,但是其它作者有着非常大的可能性与原作者有着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因此也可以将其作为一种间接证据。
第一个地方,是有纪宁线中的走廊事件。
在走廊事件中,因为有纪宁的咒语,朋也会遇见一个“喜欢他的人”。
而这个走廊事件是有很多种人选的,其中的一种人选就是杏和椋。
触发这个人选的前置条件,就是在之前的选项中一定程度的进入姐妹的分支。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在触发了进线flag之后,杏和椋都是喜欢朋也的。”
事实上线路之间的沟通往往不会做得这么细,直接这样断言也有些“扯”。
但是在大体上,“杏和椋都喜欢朋也” 这个整体概念确实是成立的。
第二个地方,是美佐枝线中的咨询人。
类似与走廊事件,应朋也的点子前来进行恋爱咨询的同样有两个人选,分别是渚和椋。
二人的占卜内容有一定差别,但是大体上都是在说暗恋朋也。美佐枝对此事后也吐槽了朋也。
不过,在看这个情节的事后,我在意的不仅仅是朋也的木头脑,还有一些别的有趣的东西……
这个情节里面,人选的机制非常的有意思——如果满足了渚的前期进线条件而让朋也认识了渚(在这里稍微提醒一下,CL游戏里的学园篇,渚并非是一定会认识的),渚才会去进行恋爱咨询。反之,任何其它条件之下都会是椋去咨询,哪怕第一个选项朋也无视了椋也是一样。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无论有没有触发进线flag,椋都是暗恋朋也的。”
同上,我们稍微精简一下,得到一个整体概念——“椋是整个故事中,无条件暗恋朋也的代表之一”
第三个地方,是官方的after小说。
光坂坡道是官方的广播剧,里面针对每个角色都补充了一些内容,其中五女主两篇+,支线女主一篇,其中的不少情节做成了动画的OVA。
杏的部分除了撒狗粮都挺混的就先不多说了,倒是椋的部分非常有意思。
简单概括一下椋的部分,就是说朋也和杏还同班的时期,学校举办了运动会。因为一些误会,朋也把椋认成了杏,拉着杏去参加了球赛,然后椋的脚因此还受伤了。在这一番折腾之后,椋和朋也完成第一次正式的邂逅——
另外还有一个线索,那就是椋最早是从杏的口中听到朋也的。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椋认识朋也的过程有杏的帮助,但是椋是因为切切实实的彼此接触才开始在意朋也的。”
这里是原作者写的情节,就不用精简了。事实上,并不能说一个脸红就代表椋喜欢朋也,但是作者既然专门在事后挑了这个一个情节来写,完全可以代表着他事后是承认椋的“暗恋者”这一个人设的。
最后一个地方,是柊胜平线的相关内容。
前面三个地方都是正例,但是最后一个就比较微妙了。
关于柊胜平线的具体内容,我曾经写过一篇文并在最后进行了相关总结,在这里说不清楚就先省略了。
其中,有关于椋的部分主要就是两个点(注意,以上的部分没有以藤林姐妹的进线相关作为条件)。
第一,椋和胜平一见钟情的过程非常之迅速,没有什么铺垫仿佛过山车,连杏都表示看不懂。
第二,椋在和胜平成为情侣之后,依然选择来找朋也倾诉难题。
乍一看,这些好像都是非常严重的反例,结合作者在杏线最后做过一些死,让椋和胜平之间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官配关系。
但是,为什么我却说这些部分比较微妙呢?因为这些部分实在太扯,和胜平线整体的感情走向一样扯,事后官方也不承认。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这两个点就成为了立场非常微妙、解答非常不稳定的事件点。
这里我给出我自己的解答: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故事开始之时,椋和朋也之间并没有稳定到不能改动的配对关系”
事实上,我的这个结论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胜平线的环境过于独立,实质上很多的地方情节都不能套入到姐妹线中,我上面提到的两个地方也是。
但是论点宁可多余也不能遗漏,我还是把这个思考的机会展示给大家。
最后,惯例给大家安利一下我之前写的胜平线分析文~
好了,四个事件都看完了,我们也终于撞到了冰山的一角。
将四个事件一总结,在结合姐妹线中的一些若有若无的细节,我在此大胆做出推测:在故事开始之时,椋确确实实是喜欢朋也的,无论朋也在故事开始对椋的态度如何,这点也不会改变。
也就说,所谓的“椋因为杏言行的耳熏目染而喜欢朋也”或是“椋是出于对杏的竞争意识而喜欢朋也”这些观点,都是不成立的。
撼动第一印象的第一把钥匙,第一个缺失的关键,在这里完成了组装。
(说句题外话,有人可能会拿发卡歌回杏椋姐妹的表现来反驳我,而对此我的想法和胜平线大致相同)
② 在故事的开始,杏到底多喜欢朋也?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思开始计划的?
谈到椋了自然也要谈杏。
与椋不同,杏喜欢朋也这件事是白底黑字(事实上是蓝底白字)写在剧本里的,我们不需要也不该去怀疑“存在”的与否。
但是,我们依然有一些东西可以斟酌——故事的开始,杏到底有“多么”喜欢朋也?她的计划是何种程度的计划?
这些情节在原作姐妹线的故事里依然缺乏足够的说明,所以就出现了第二处缺失。
所以同上,我们要从别的一些地方寻找答案。
因为问题的性质相比椋的部分更单纯,所以我就只提最重要的一些事件了。
在胜平线中,有两处涉及到杏的伏笔。
第一处,是杏在目睹了椋被胜平拐走之后,说了一句“果然还是选择那边最好啊……”。
第二处,杏跑去文朋也情况,朋也就椋和胜平的事调侃杏“去找一个男朋友吧”之后,杏偷瞄了一眼朋也,泄气地说了一句“现在没那个心情”。
在这里我先说明一下,虽然胜平线中的椋情节很扯,但是杏情节却是写得相对靠谱的,所以当作参考也是没有大问题的。
也有幸于杏还算正常,我在整个过程之中,很快也就注意到了这两个藏得非常之深的伏笔。
首先是第一处,朋也和胜平的相遇是起于杏的飙车事件的,其中会有一个特别的选项:往左跳/不跳/往右跳,三个选项分别会产生躲开了杏的碰撞、被杏撞到然后拉着一起走路去学校、杏撞到胜平三种可能性。(关于第一种我有点记不清楚了,但是这个情节和后续的进线是没有关系,所以我也不去专门做纠正了)
CL的选项设计其实是非常用心的,可是这个选项自一开始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我们哪里会知道往哪跳对于剧情来说是合理的?
这时候,胜平线中的这个伏笔就起到作用了——“果然还是选那边比较好”,这个边指的是什么,我都这样暗示了你们难道还不懂吗www
所以,有一件事就可以实锤了:这个飙车情节中,杏是确确实实是自己主动去撞朋也的,其之后的发展也在她的意料之中。
那为什么去撞?杏的心思大家难道还不懂吗?
然后是第二处,这处伏笔就比较直接了。
杏偷瞄朋也的这个行为是实打实体现在了立绘上的,结合当时的环境,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在某种程度上,杏是把朋也当成“男朋友”的象征来看的。
注意,在这里我并没有说这个所谓的“男朋友”是杏自己的男朋友,事实上这里很有可能是指“计划”中的男朋友。
而这个计划,正是杏让椋去追朋也的计划。
(再稍微提一嘴,胜平线路中,朋也是要避免藤林姐妹的进线flag的。)
这里的逻辑关系稍显牵强,但是并不矛盾——事实上整个CL故事里的其它部分情节,都在暗示着杏一开始还不能明确面对自己的感情,胜平线中的朋也和杏也没有什么密切接触的条件,杏应该不会那么直球的把朋也当男朋友看待。
然后,将以上的东西进行总结,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早在故事的最开始,杏的脑子里就已经有撮合椋和朋也的计划了,但她对于是否执行这个计划还在保持着犹豫。”
同样我们也可以衍生出一个点,那就是杏从故事的一开始就看出了椋喜欢朋也,同时自己有撮合他们的自信。
然后又可以结合杏线的情节衍生出另外一个点,那就是刚开始杏并不是那么直球的喜欢朋也,她缺乏自信和外部刺激。
(事实上,这个伏笔的逻辑确实有些牵强,如果杏单纯的就是把朋也当男朋友看待,那所谓的计划也就成为了莫须有的存在。但是,这次我的观点显然各方面都是更为合理的一方,个人是愿意接受这样的风险的——毕竟有了上一个伏笔的例子,那么后面一个也是伏笔的可能性自然也增大了。)
最后总结一下上面说到的这些事件,我得出一个推测:杏其实早在故事的一开始就已经蠢蠢欲动了,对朋也已然是朋友之上恋人之下的感情,但是在没有足够外界刺激的情况之下,她无法自行跨越出那一步,知道椋也喜欢朋也一样是不够的(甚至还可能起了反作用)。
撼动第一印象的第二把钥匙,第二个缺失的关键,组装完成。
(未完待续,下一次更新“第三把钥匙”——朋也到底喜欢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