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医学吧 关注:267贴子:602
  • 0回复贴,共1

【再生医学】43岁《黑豹》男主因结肠癌去世,细胞疗法可行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8月29日,媒体报道消息,电影《黑豹》的男主查德维克·博斯曼因患结肠癌去世,年仅 43 岁。

博斯曼因 2018 年在漫威的电影《黑豹》中饰演非洲神秘国家瓦坎达的国王而一举成名,该电影被认为是黑人电影的里程碑之一,并获得了 7 项奥斯卡提名。
他是一名真正的斗士,很多后期作品都是在无数手术和化疗期间完成的。
今年4月份,博斯曼上传了自己拍摄的公益宣传片。视频中的博斯曼饱受病痛的折磨,看上去十分消瘦。

在网友哀悼博斯曼的同时,「结直肠癌」一词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事实上,博斯曼 2016 年已经被诊断结肠癌3期,后来进展为4期,但与癌症抗争4年后,还是被癌症夺走了生命。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carcinoma of colon and rectum)也称为大肠癌,主要来自大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原发部位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黑豹”博斯曼罹患的就是其中的结肠癌。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四大致命癌症,每年约有90万人死于结直肠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
2018年预计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超过52.1万,死亡病例约24.8万,新发和死亡病例均接近全世界同期结直肠癌病例的30%。
结直肠癌呈年轻化趋势·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为65-74岁,但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平均患者年龄持降低趋势。
在我国结直肠癌患者中,40岁以下年轻人约占15%,而美国结直肠癌患者 50岁以下占12%。

年仅43岁的博斯曼患上仅仅四年的时间就离世了,癌症的年轻化已早有苗头。
这或许可能与当代年轻人精神压力过大,且生活饮食方式不够健康所致,需要引起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警惕。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很不明显,一旦检查出来,大多数患者已经到了中晚期阶段。
早期的肿瘤很小,仅有排便习惯或腹泻便秘等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而晚期严重贫血、体重突然减轻等全身症状出现时已为时已晚。
细胞疗法带来希望·
关于结直肠癌的治疗,目前临床上还是以手术及放化疗、靶向治疗等为主要手段。彻底治愈结直肠癌,还要走很远的路,幸亏细胞疗法来得及时。
理论上,干细胞技术是彻底治疗许多疾病的终极手段,因为干细胞能分化成所有的组织细胞,能作为更新替换损伤和丢失的细胞,但是目前干细胞技术距离最终临床应用仍然有一定距离。

2017年,《Nature》对炎症性肠病细胞治疗进行了介绍。
细胞治疗有三种应用,最主要的是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体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的潜力。
从研究方法上,科学家利用体外三维细胞培养技术,用人类肠道干细胞人工培养成肠道组织。也有使用免疫细胞调节免疫功能的治疗策略。
经过多年的探索,有一些细胞治疗技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虽然距离临床应用仍然需要很长时间,但这已经给哪些无药可用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提供了希望。
造血干细胞
存在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包括具有免疫功能的白细胞。多年前,临床上就使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基本原理就是用正常人的造血干细胞替换患者癌变的造血干细胞,基本技术就是用放射线或药物将患者自身异常的造血干细胞全部杀死,然后给患者移植捐助者正常的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也能重建免疫系统,对多发性硬化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治疗效果。
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是多能成体干细胞,能分化为骨、软骨、肌肉和脂肪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也广泛分布在于脐带血、牙髓和脂肪组织内。由于间充质干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修复能力,免疫原性小,应用潜力广泛,而受到广泛重视。间充质干细胞用于肠病治疗的最大规模成功的临床试验是局部注射治疗肛门瘘管。
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可以修复损伤组织,而且能下调炎症,使伤口再生。有很多证据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疗法。
免疫调节细胞
人类免疫系统拥有多种类型的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具有各种功能。调节T细胞能阻断其它炎症T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在炎症性肠病中发挥保护作用。
21世纪是细胞治疗的时代,治愈疾病最根本的途径是修复细胞、改善细胞代谢、激活细胞的功能。在众目期盼中,细胞疗法也一定不负众望,造福更多癌症患者。
细胞疗法这条路走得比较艰辛,但是我们相信这条路必将走通,只是遗憾,博斯曼看不到了。
再见,永远的瓦坎达国王,永远的特查拉!
来源:公众号【再生医学】


1楼2020-09-04 15:4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