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票房榜吧 关注:242,663贴子:11,605,071

【TNABO】诺兰的两个半小时离丘赫莱依的一分钟,还差着大半辈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轻微剧透】
《信条》在诺兰导演的作品里可以排进倒数前三。剪辑完全服务于推剧情,所有台词都是说明书化的,所有人物都是服务于剧情的工具人。而只要明白诺兰在本片中的摄影剪辑是完全服务于剧情、完全功能化这一事实,就会发现剧情也没多烧脑。观众完全没必要怕自己看不懂,整个第二幕的情节基本就是在解释他的时间设定。如果全神贯注看剪辑和镜头提供的信息,其实在第一幕末两主角第一次进挪威机场保险库那段打斗戏就能基本把他的时间设定猜出个大概了。
全片开场的对话戏,几乎每一句台词都要切角色的反应镜头,而在第一幕末的保险库打斗戏里有一段戏是这样的:帕丁森演的尼尔把对方头盔和面罩扯下来以后就放过对方,此时诺兰却完全不给帕丁森的主视角或者对方的反应镜头(反正就是不让对方露脸)。其实有一定观影量的观众稍微想想就能猜到对方大概率是有剧情分量的角色。一个包含时空变化元素的电影,突然出现一个有剧情分量,但在前期又不直接给镜头的角色,稍微想想就能猜到角色身份了吧。至于最后结局那个不大不小的反转,一开头剧院戏专门给蒙面士兵背包上配饰特写的时候多多少少也预料到了。
电影不是逻辑游戏,当剧本的建构、镜头的拍摄和剪辑完全为剧情的复杂度、逻辑完备性和所谓高概念设定服务的时候,电影就被毁灭了。看懂《看不见的客人》《暗黑》《信条》这类“烧脑”影视剧带来的所谓智力快感和小学生某次数学作业得满分被老师表扬后获得的快感其实没有本质区别。10年前我也算一个诺兰铁粉,当时作为高中生,还会因为在影片前三分之一看穿《致命魔术》中贝尔的魔术套路而沾沾自喜。但随着观影量上升,现在对诺兰真的是越发无感了。17年《敦刻尔克》以后本以为他要转型,又稍稍恢复了对他的期待,谁想到《信条》一夜退步到解放前。哎……

《追踪》《记忆碎片》时期的诺兰,给人感觉潜力无限,将来一定能在影史上留下不朽杰作。但从《致命魔术》开始,他好像一直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打转。把诺兰近十年的电影拿去和那些电影史上真正伟大的电影做比较,总感觉他这几年真的是不思进取。前段时间看完《八佰》后又回顾了几部影史留名的战争片经典。看《信条》前一天刚好在家里三刷了苏联电影《士兵之歌》。看完《信条》走出影院的时候,一个直接的感觉是,这两个半小时里无数直来直去的反应镜头、快速剪辑、说明性台词所传递的信息和意义还不如《士兵之歌》里面阿廖沙遇到的伤残士兵和妻子从车站回家时那个一分钟左右的长镜头丰厚:当无名无姓的苏联妇女站在月台上转头望向伤兵夫妻那一瞬间,无限的情感、张力、历史和伤痛溢出了银幕。
现在的诺兰,离丘赫莱依的这一分钟,还差着大半辈子。


IP属地:上海1楼2020-09-05 01:29回复
    信条很失望。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9-05 01:53
    回复
      2025-08-20 21:36: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诺兰是一个唯心主义的编剧,也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导演。他的故事核心总是对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知,最终却又总是掉入逻辑和结构的圈套中,把原本可能的伟大影像彻底消解掉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9-05 03:10
      回复
        另外,诺兰跟很多编剧出身的导演有共同的局限,他不是很喜欢通过影像本身讲故事,最终还是要靠台词和情节这种文本载体来传达信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9-05 03:12
        回复
          说得非常对,我认为信条真的无限放大了诺兰的缺陷。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9-05 03:16
          回复
            时间这一概念已经在好莱坞被玩烂了,要想有创新非常非常困难,但诺兰是真做到了,至少他能实打实得把这个崭新时间创意剧情设定给放大得展现出来,史无前例,就像星际穿越的五维空间,没有一个导演能造出来,我觉得男主这次选角太影响观感了,完全没有特工的特质,其实应该反过来让五方来演男主可能更好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9-05 03:32
            收起回复
              只能说是那一分钟打动你罢了。照这么说,“七武士”的最后一分钟也打动我了,特别是那没有说出来的台词:“武士呀……就象这风一样,不过是从这大地上吹拂漫卷,一扫而过……大地,永远是不动的……那些农民始终和大地在一起,永远活下去。”但这与别的电影无关。我不认为你说的这两部电影有任何可比之处,就像70年代美苏的两部著名科幻电影没有任何可比之处一样。


              9楼2020-09-05 05:23
              收起回复
                走入邪路了,只顾着炫技,逻辑被他玩透了,其它的全丢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9-05 08:28
                回复
                  2025-08-20 21:30: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诺兰现在和李安一个毛病,李安是在技术上魔怔了,诺兰是在概念上魔怔了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0-09-05 08:36
                  收起回复
                    士兵之歌确实是杰作。不过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阿廖沙和母亲重逢的五分钟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20-09-05 10:45
                    回复
                      并不是把电影叙事剪辑给打乱,然后加入新概念营造一种悬疑感很强,才能是好电影,然后被一些人奉为神作什么的。一些影史伟大的电影也并不是多悬疑多有新概念的,有些只是很传统的叙事风格和剪辑。要是非要为悬疑而悬疑,为概念而概念那电影就失去了本身是给讲故事的主旨了。一些人眼里只有悬疑才是好电影的话,只能说明他们不喜欢其他类型的电影;只想看导演炫技,而抛弃电影本身的主旨内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9-05 10:58
                      收起回复
                        豆瓣一遍,贴吧一遍,还有哪?我帮你去点个赞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0-09-05 11:01
                        收起回复
                          这里面好多评论看着都像胡说八道,看来深得信条真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9-05 11:54
                          回复
                            现如今好莱坞想拍什么就拍什么的导演可能一只手就能数出来;一个纯原创作品就能拿两亿刀投资的导演多多少少会有些自恋吧;之前看1917,觉得电影太注重长镜头的形式,和你诺《蹲坑》比,内容情感的表达少了份厚重,但现在轮到诺兰自己的《信条》,他所过于注重的这个“概念”,比起1917的“一镜到底”更甚,是游离于电影视听语言之外的内容;换言之,普通人看一遍对整个故事脉络其实不会有太大的疑惑,真正要所谓“多刷”搞清楚的,不过是他时空旅行的具体机制,而这个仅仅是为故事景上添花的表现手法,至于故事本身...比起之前几部类似的盗梦/星穿也谈不上多少突破,和早些年致命魔术/记忆碎片相比戏剧性更是弱化很多;而人物情感,肯定也不是两个角色道别的时候眼含泪光深情对视就能表现出来的(特 么就没铺垫让我怎么感动),肯尼斯布拉纳打德比奇让我想起《蓝丝绒》,而最后五方和主角告别又太像《降临》结尾艾米对雷纳所说的话,只是《信条》给的体验比不上任何一部。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0-09-05 11: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