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的瓶吧 关注:7贴子:361
  • 1回复贴,共1

主编出版十本书的80后农民陈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主编出版十本书的80后农民陈平
文/鲁文伍
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在临近高考时毅然放弃高考,在家庭、社会等重重压力下,他执著而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他就是知名80后图书主编、策划人和高文化的农民陈平。
这个来自浙江省兰溪市某偏远山村的80后农民,在5年多的时间里,采编、主编出版了《80后作家访谈录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出版),《八〇后作家访谈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丛书《锦瑟年华》等十本图书。如此年轻有为的图书主编,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屈指可数的。《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整版)、河北电视台2套、《浙江画报》、《金华日报》、《时代青年》、《金色年华》、《菁英画报》等全国各媒体纷纷报道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陈平的人生有什么样的传奇色彩吧!
是谁,撩动了我的心弦——放弃和拒绝高考
1982年春天,陈平出生在浙江兰溪一个偏远山村的普通家庭。小学的时候,陈平和许多孩子一样,有着偏科的毛病。他的数学成绩很好,可是语文成绩很差。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这种不良的学习方式开始严重影响他的成绩,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的数学考了98分,而语文却只考了48分。
到了中学以后,偏科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他得过学校里的数学竞赛二等奖,得过自然科学竞赛三等奖,但是他的英语成绩总是成为他获得高分的障碍,也成为了他进理想大学之门的绊脚石。他通过一年的刻苦学习,恶补英语,使其成绩从初二期末考试的35分提高到中考成绩76分,但是总成绩又很不理想。陈平说,他一直在努力地学习,不过学习成绩并没有什么起色。他阅读了许多关于学习方法的书籍,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他的学习成绩依然在中等的位置上徘徊。可是,他一直都想迈进理想大学之门,在高等学府中好好深造。陈平思前想后,为了能进好的大学和好的专业,他决定用自己的作品来敞开自己的梦想。他在高二的时候,写了一篇《扩大特招》的文章,刊登在当时较有影响的《好同学》杂志上。他呼吁社会关注像他这样的偏才学生。与此同时,他还取得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课程合格证。接下来,他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和拒绝参加高考!不少熟人劝他参加高考,最终他没有参加当年的高考。他觉得按照自己现在的学习成绩,根本无法考上好的大学。他认为,高考不应该成为迈向大学殿堂的唯一途径,像他这样的偏才,应该有不同于常人的方式进入大学深造。于是,他决定通过其他一些途径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他非常关注当时的教育新闻,特别是有关大学特招的消息。一次,他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了一篇令他十分振奋的报道:复旦大学向偏才少年招手,准备招收像韩寒、满舟这类偏才。于是,他将自己先前获得过的各类写作奖项、作品以及个人资料寄给了几所著名大学,希望自己也能通过特招进入大学。2002年4月,他收到了来自复旦大学招生办的一封回信。复旦大学肯定了他的才能:“你对许多问题已经有了相当深度的思考与独立见解,不愧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由于国家有关招生政策的限制,我们无法满足你的申请,对此我们也很遗憾,希望你能谅解。”“也许你脚下的路很艰苦,但其实并不漫长。成功终将属于那些对理想执著追求的人们。”等等。虽然复旦大学的门没有被敲开,但这封充满鼓励的回信,陈平一直珍藏着。现在回想起来他觉得这样的失败也是注定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筚路蓝缕闯人生
自荐失败以后,他开始尝试另一种求学之路。2002年9月,陈平进入某高教自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习。在大学期间,他阅读了许多心理学、文学、人生哲学等方面的书籍。他对心理学很有兴趣,这使得他顺利地通过了自学考试,并于2006年1月拿到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专科文凭。



1楼2010-01-12 17:37回复

    80后到底在想什么,在做什么,80后内在和深沉的东西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和挖掘,现实中不理解80后的人很多,谁来理解80后呢?陈平与80后作家群有广泛而深入的接触,于是,他就想从80后的作家群入手,给世人看看真实的80后,《八〇后作家访谈录》和《80后作家访谈录Ⅱ》就这样出笼了。这两本书在没出版之前就吸引了不少人,中青在线、腾讯读书、中安读书等都做了专题。著名作家、学者葛红兵,文艺评论家、同心出版社副总编辑解玺璋、著名作家、《美文》杂志副主编安黎,还专门为这两本书写序推荐。陈平从这几年编书中积累的几百位80后作家里,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十位进行访谈,从写作开始,涉及到阅读方法、个人经历、成长环境、人生观等等方面,立体地反映了80后的写作之路、成功之路和他们的文学世界以及心理世界。2009年3月,《八〇后作家访谈录》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到了2009年12月,继集《80后作家访谈录Ⅱ》也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陈平说“最初的时候是我自己想了解80后作家群的文学世界和心理世界,我对他们的文学世界和心理世界充满着好奇。我想通过了解他们的文学世界和心理世界,对我以后做研究很有帮助。随着想法的成熟和进展的顺利,我觉得有必要做成书,和大家分享这一成果,分享他们的写作经验。这会有助于别人,特别是青少年文学爱好者,这将是他们了解80后作家们的心理世界和文学世界的一大窗口。”
       就像上海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葛红兵在《八〇后作家访谈录》序言中说的一样,他希望这本书可以打开一扇让世人了解80后的窗户。“作家是善于自我言说的,他们做了,现在他们说了,那就让我们多理解他们一下,听听他们怎么说的,不要想当然。其实,我们这个社会又有多少人是真的认真听过他们说话的呢? ”“80后实在是非常认真的一群人,有自己独立见解,有自己对文学的真诚的爱。有些人说他们不爱文学,如何如何,其实,只是因为80后对文学的理解和他们不一样而已。80后有自己对文学的看法,当然对文学爱的方式也不一样,人们常常不理解他们的爱,就对他们说三道四。 ”
    陈平对80后作家群进行系统的访谈,具有一定的精神价值和文学意义,《80后作家访谈录Ⅱ》两位写序的著名作家、评论家都对主编陈平和这项工作评价很高,安黎以为“陈平先生对19位80后作家进行了追踪访问,集合成《80后作家访谈录Ⅱ》,我以为是一件具有功德意义的事情。关注这些80后作家,就是关注中国文学的未来;研究这些80后作家的思维形态,也就是研究中国文学的趋势与走向。新老交替,长江后浪推前浪,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违抗。……最后,我要向陈平表达我的敬意。作为80后的一分子,陈平先生为80后作家从幕后走向前台,做了锲而不舍的努力。是他,让我们不但欣赏了80后作家奕奕的风采,也感知了他们脉搏的跃动与灵魂的歌唱。”解玺璋认为“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两代人之间的对话交流太少了,太难得了。如此说来,陈平所做的工作就显出了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前他曾做过一本《八〇后作家访谈录》,请我作序,我则因为读了这本书,对80后作家有了更多的了解。时隔不到一年,他又做了《80后作家访谈录Ⅱ》,这本书比起前一本规模大了很多,包括19位作家,可见他的努力与勤奋。”
    至此,我们好奇于是什么动力让陈平坚决地走向了这一条与众不同的艰难困苦的道路,从一个没有依靠的农民家庭走向很有作为的80后图书主编。陈平说“人最强的力量,不是来自于才能(能力、智力),或者智慧,而是来自于坚持,坚持常常能创造奇迹。”“追求自由、正义、平等、个性、创造、真实和博爱,是我心中的理想,是我心中的真理;对文字、对知识、对学习和对智慧的兴趣主导了我的一切,对文字、对知识、对学习和对智慧的热爱,对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真理的热爱,让我生死相许。”
    当问到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计划的时候,陈平说;“我有很多好的想法,但是现在还不能够透露。因为,计划永远没有变化来得快,现在说将来的计划,常常会成为空话和大话。”
    陈平最后说:“如果非要给自己贴一个身份的标签,那么我希望做一个高文化的农民,我的本质是农民身份,我骨子里深深地刻有农民的朴素、刻苦、勤劳等伟大的农民精神,我的出生是农民家庭,现在是农民身份,将来也还是农民身份。不过我是一个有文化的农民,而不同于那些没有文化的农民,不同于那些文盲或者半文盲的农民。我出生在农村,见过很多文盲或者半文盲的农民,他们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思想,这是非常可怕的东西,特别是当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封建家长制的农民,来教育一个高有文化的子孙,这是特别可怕和特别可悲的事情!会出现很多不人性、不人道的教育事件,会出现极多不讲道理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者。封建家长制的教育方式是一个大毒瘤,我就亲眼看见过一个当众揪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儿的头发猛打耳光和头的残酷的暴父。”
    


    5楼2010-01-12 17: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