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报道,本网讯 来自贵州省毕节市的王银琪是我校2020级信电学院本科新生,同时,她还是全国60余万“穿青人”中的一员。
“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西北地区,是我国56个民族之外的族群。
“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比如以猴为图腾崇拜。我经常看见在生产、生活用具上都刻有山魈的图像,这其实是一种信仰。”
“我们还有很多习俗,跳菩萨就是一个驱赶灾病侵扰的祭祀活动。”
……
银琪侃侃而谈,和我们的交流也并没有障碍,因为穿青先民较早接受汉文化的影响,已经普遍使用贵州通行的官话和普通话。

谈及自己的兴趣爱好,银琪表示,“我很喜欢羽毛球,高中时也参加过校队,还喜欢健美操和跳绳。”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位在理科学习环境中热爱文学的小才女,在高中市级作文竞赛中曾获得优秀奖。
为何选择农大,银琪表示这是自己的决定。“我喜欢有足够文化底蕴,像北京一样的一线城市,后来经过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最终志愿填报上,我毅然把农大排在第一志愿,最终有幸来到这里求学。”
面对“农”字,银琪坦言自己还没认真思考过未来农业将会是什么样,“不过中国农大的老师常说,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句话让我潸然泪下。今后如果从事与此相关的工作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银琪充满了期待。她表示,希望自己可以学到更多专业知识,能在氛围活跃的班级里与大家相互学习,和室友好好相处,珍惜每一段缘分,更重要的是要不断突破自己,走出舒适圈,对一些全新事物去勇敢尝试。“青年应该走出怎样的一条路呢?大概是历经荆棘仍不忘初心,敢于突破打破成规。”银琪曾这样写到。
还有一位大学新生,她就是来自南通大学的大一新张玉蝶,来自江西都市现场综合南通新闻报道:
来源 | 都市现场综合南通新闻
转载请注明全部来源
苗族、回族、土家族、瑶族,壮族,这些少数民族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你听说过“穿青人”吗?他们不在56个民族之内。在今年的南通大学大一新生中,就有一名新生的民族身份一栏填写着“穿青人”。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这名学生叫张玉蝶,老家在贵州省毕节市,今年考取了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她的身份证上,民族一栏内写着“穿青人”。而“穿青人”是未识别民族,不在56个民族之内。
张玉蝶说,“穿青人”没有自己的语言,学的都是普通话,和汉人没什么区别,也没什么特别的风俗习惯,虽然"穿青人"不属于一个民族,但享受少数民族政策待遇。
穿青人是56个民族之外的一个族群。2014年,“穿青人”首次写进身份证民族一栏。根据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穿青人”人口数量约67万人,其中,贵州省毕节市的织金、纳雍两县在当时已分别超过20万。张玉蝶就来自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水淹堂村。
据了解,很早以前,穿青人都是穿着一身青色的衣服,女性头上还会包着青布。不过现在,穿着跟大家都差不多。张玉蝶的家乡离江苏南通有一千多公里的路途,早晨6点从家出门,坐大巴再转飞机,当天晚上11点多就能到南通。
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张玉蝶既兴奋又紧张。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她充满了期待。她说,自己现在的打算是好好规划学习。
不少大学新生开学了,相聚在各所高校。其实无论是什么民族,对于他们来说,大学都是梦想起飞的地方,希望他们在大学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西北地区,是我国56个民族之外的族群。
“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比如以猴为图腾崇拜。我经常看见在生产、生活用具上都刻有山魈的图像,这其实是一种信仰。”
“我们还有很多习俗,跳菩萨就是一个驱赶灾病侵扰的祭祀活动。”
……
银琪侃侃而谈,和我们的交流也并没有障碍,因为穿青先民较早接受汉文化的影响,已经普遍使用贵州通行的官话和普通话。

谈及自己的兴趣爱好,银琪表示,“我很喜欢羽毛球,高中时也参加过校队,还喜欢健美操和跳绳。”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位在理科学习环境中热爱文学的小才女,在高中市级作文竞赛中曾获得优秀奖。
为何选择农大,银琪表示这是自己的决定。“我喜欢有足够文化底蕴,像北京一样的一线城市,后来经过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最终志愿填报上,我毅然把农大排在第一志愿,最终有幸来到这里求学。”
面对“农”字,银琪坦言自己还没认真思考过未来农业将会是什么样,“不过中国农大的老师常说,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句话让我潸然泪下。今后如果从事与此相关的工作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银琪充满了期待。她表示,希望自己可以学到更多专业知识,能在氛围活跃的班级里与大家相互学习,和室友好好相处,珍惜每一段缘分,更重要的是要不断突破自己,走出舒适圈,对一些全新事物去勇敢尝试。“青年应该走出怎样的一条路呢?大概是历经荆棘仍不忘初心,敢于突破打破成规。”银琪曾这样写到。
还有一位大学新生,她就是来自南通大学的大一新张玉蝶,来自江西都市现场综合南通新闻报道:
来源 | 都市现场综合南通新闻
转载请注明全部来源
苗族、回族、土家族、瑶族,壮族,这些少数民族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你听说过“穿青人”吗?他们不在56个民族之内。在今年的南通大学大一新生中,就有一名新生的民族身份一栏填写着“穿青人”。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这名学生叫张玉蝶,老家在贵州省毕节市,今年考取了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她的身份证上,民族一栏内写着“穿青人”。而“穿青人”是未识别民族,不在56个民族之内。
张玉蝶说,“穿青人”没有自己的语言,学的都是普通话,和汉人没什么区别,也没什么特别的风俗习惯,虽然"穿青人"不属于一个民族,但享受少数民族政策待遇。
穿青人是56个民族之外的一个族群。2014年,“穿青人”首次写进身份证民族一栏。根据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穿青人”人口数量约67万人,其中,贵州省毕节市的织金、纳雍两县在当时已分别超过20万。张玉蝶就来自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水淹堂村。
据了解,很早以前,穿青人都是穿着一身青色的衣服,女性头上还会包着青布。不过现在,穿着跟大家都差不多。张玉蝶的家乡离江苏南通有一千多公里的路途,早晨6点从家出门,坐大巴再转飞机,当天晚上11点多就能到南通。
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张玉蝶既兴奋又紧张。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她充满了期待。她说,自己现在的打算是好好规划学习。
不少大学新生开学了,相聚在各所高校。其实无论是什么民族,对于他们来说,大学都是梦想起飞的地方,希望他们在大学能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