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40贴子:412,298

撷芳主人在央视节目上面还原的一些明朝服饰(水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就用漂亮的明朝汉服镇楼



IP属地:湖南1楼2020-10-11 18:10回复
    然后是明朝皇帝的冕服




    IP属地:湖南3楼2020-10-11 18:17
    回复
      最后是明朝官员朝服,最后一张有人穿了明朝官员常服。





      IP属地:湖南5楼2020-10-11 18:20
      回复



        IP属地:湖南6楼2020-10-11 18:21
        回复


          IP属地:湖南7楼2020-10-11 18:22
          回复
            由于节目时间有限,服饰就还原了这些。


            IP属地:湖南8楼2020-10-11 18:23
            回复
              再发一下另外一个腾讯视频出品的节目此画怎讲,还原的明朝帝后服饰。

              如果影视剧的服饰也能做到综艺节目这么还原就好了


              IP属地:湖南9楼2020-10-11 18:28
              回复


                IP属地:湖南10楼2020-10-11 18:28
                回复

                  影视剧里面某个还原度高的明朝皇后冠服


                  IP属地:湖南11楼2020-10-11 18:32
                  回复
                    鲁荒王墓出土的一些明朝亲王服饰文物
                    九旒冕


                    IP属地:湖南14楼2020-10-11 18:43
                    回复
                      九旒冕主要由冠武和綖板两部分构成。冠武胎为竹篾编制的六边形网格状,表面敷黑漆纱(现已脱落),边缘部分均用铁丝支撑并镶金边。冠武前后底部中央分别镶有委角长方形金池,左右两侧的上部各留有一凹槽,中上部各钉有一花朵形金钮穿孔,孔中贯金簪以固发,簪长30.9厘米;下部各钉有两枚花形金钮穿孔,为穿系朱纮缨所用。綖板的形制为前圆(弧形)后方,长49.4厘米,宽23.5厘米,外裱黑漆纱,现已褪色;在綖板底面中央装有冠武圈顶,亦为竹篾编织成的六边形网格状,顶下一青玉衡,长22.5厘米,宽1.5厘米,厚1.2厘米,圈顶和玉衡分别用金丝固定在綖板上。玉衡外侧各系缨悬一枚青玉圆珠玉瑱,直径1.2厘米。綖板前后各悬有九旒,每旒九珠,为赤、白、青、黄、黑五色,质地有珊瑚、玉、玛瑙等,现存152颗,佚10颗。佩戴时,先将玉衡两端分别卡入冠武上部两侧的凹槽内,这样綖板与冠武便固结在一起,然后将冕戴在头上,金簪插入钮孔穿过头顶发髻,再将朱纮缨在下颌处系牢,冕就非常巧妙牢固地戴在头上了。《明史·舆服志二》规定:助祭、谒庙、朝贺、受册、纳妃服衮冕。

                      撷芳主人《大明衣冠》明代亲王冕服


                      IP属地:湖南15楼2020-10-11 18:44
                      回复
                        影视剧里面还原度最高的明朝亲王冕服


                        IP属地:湖南16楼2020-10-11 18:47
                        回复
                          冕冠始于周代,是中国古代帝王最为隆重的冠式,是汉服冕服中的首服,与冕服、赤舄、佩绶等在祭祀等礼仪大典时穿戴。自西周大备以来,一直为封建帝王所传承,主要用于祭祀以及朝贺、册封等场合,成为帝王及王公、卿大夫所佩戴的最高等级的礼冠。冕的造型并不是单纯的美观好看,其形制中蕴藏着中国古代丰富的思想文化和美学意蕴。首先,冕冠綖板前圆后方的形制,贯穿了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天尊地卑”的等级观念,前圆象征天,后方象征地;前为尊、后为卑,象征性地阐明了天地有别、君尊臣卑、君贵民轻的等级观念。同时冕前低后高,呈前伏之势,也隐含着帝王地位虽高也要能倾听民意,关怀天下百姓,象征着帝王要有谦恭的美德,这也是“冕”的本意。其二,蕴含了中国古代“五行说”,冕旈由五种颜色玉石构成,即赤、白、青、黄、黑,在中国古代这五色被称为“正色”,并认为此五色与“五行”相呼应:土为黄、木为青、金为白、火为赤、水为黑,即冕旒在色彩上运用的五色与是与“五行”相对应的,五色毕备与“五行”相通,意味着天象人伦合一,含帝王与宇宙相通之意,从而突显了帝王与天等同的地位。其三,冕冠的设计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将取之于自然的材质根据其特点巧妙地运用于不同结构的装饰部位,通过各种色彩的搭配,既形成绚烂的视觉冲击,又不会产生视觉零乱,达到色彩与视觉的统一,反映了古人极高的审美观。其四,冕冠中还隐含着许多对帝王的警示和告诫作用:如冕旒悬于帝王的眼前,若来回晃动,必会遮蔽视线,所以作为帝王要目不斜视、品行端正,“非礼勿视”。玉瑱因悬于两耳边,又名“充耳”,故提醒帝王身居宫中不可妄听,勿信谗言,“非礼勿听”。

                          撷芳主人《大明衣冠》明代冕示意图
                          由上可以看出,在冕冠的设计中,古人借助许多象征的手法,通过造型、色彩、数字、材质等方面的运用,把自然规律和人事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神秘、抽象、崇高的礼仪制度、君王思想、身份地位、尊卑等级等精神意念外化,通过艺术化的设计表现出来,达到将自然物质现象与思想政治文化理念相结合的目的,使之合理化、真实化、秩序化,通过自然崇拜达到教化、统治人民的目的。


                          IP属地:湖南17楼2020-10-11 18:47
                          回复
                            九缝皮弁

                            撷芳主人《大明衣冠》明代亲王皮弁服
                            与九旒冕相同,朱檀墓出土的九缝皮弁亦与《明史·舆服志二》中亲王弁的规制相符合:“皮弁,冒以乌纱,前后各九缝,每缝缀五采玉九,缝及冠武贯簪系缨处,皆饰以金。金簪朱缨。”此弁胎用铁丝做骨架,亦为竹篾编制六边形网格状,外覆乌纱,已脱落殆尽(现表面存有黑色编织物痕迹)。前后各有十会,两会之间压金线成九缝,金线上前后分别缀五彩玉石九枚,按朱、白、青、黄、黑五色排列,现存玉石珠158颗,其一残,佚4颗,材质有珊瑚、玉、玛瑙等。弁下部前后中央各有一委角长方形金池,金池上部有一周竹丝包金的额圈,两侧上部各有一花形金钮穿孔,穿金簪以固发,簪长30.9厘米,下部各有两花形金钮穿孔,以系朱缨。

                            撷芳主人《大明衣冠》明代亲王皮弁服


                            IP属地:湖南18楼2020-10-11 18:50
                            回复
                              《广韵》:“弁,周冠名。”弁与冕同是古老的礼冠,与冕同属吉服,也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一般吉礼之服用冕,常礼之服用弁,即冕尊而弁次之。弁最初用白鹿皮缝制而成,在每条鹿皮相间的缝合处缀饰闪光的玉石,形制上锐下广,形如两手相合,所以称为皮弁。古代的弁主要有爵弁、韦弁、冠弁之分。爵弁形制如冕,但綖板没有前低之势,无旒,綖下作合手状,赤色,戴时亦将簪贯于发髻中。韦弁则一般用于有兵事的场合,有“凡兵事韦弁服”之说。冠弁则又称皮冠,为田猎之冠。弁的形制、质地,随着时代的迁移发生了许多变化,如朱檀墓出土的九缝皮弁已是用竹篾编制而成,形制也已有改变,但其在一定的礼仪场合所起的作用始终延续不变,仍遵循按周制。《明史·舆服志二》规定:朔望朝、降诏、降香、进表、外国朝贡、朝觐,则服皮弁。
                              国产影视剧中的亲王皮弁服


                              IP属地:湖南19楼2020-10-11 18: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