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府小学吧 关注:1贴子:110
  • 0回复贴,共1

名思教育周老师今日分享会阅读是一种能力——决定孩子阅读水平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名思教育周老师今日分享
会阅读是一种能力——决定孩子阅读水平和能力的八种技术2
5、泛读
泛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技术。会泛读的孩子,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是一整句话、一个句群甚至一整个段落地读,并且能快速地从这些语句和段落中识别出重要内容。因为掌握了泛读技术,善于阅读的孩子也能读得又快又多。
而不会泛读的孩子,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的时候,眼前不是一句一句的话,也不是一个一个的段落,而是一个一个的语词,所以很难快速、完整地理解句意和段落意思,更不容易快速把握整个阅读材料的内容。
要提升孩子泛读的技术,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给他准备多些书,让他能随时根据当时的兴趣浏览翻阅。如果孩子总共只有三五本书,泛读技术也就无从谈起。
6、精读
泛读重量、重速度,不求深入理解,即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精读则相反,是深入阅读的技术,不但需要把握核心内容,还需要深入理解,甚至深入到每句话、每个词,而且可能需要反复阅读。语文课上学习课文,重点就是学习精读技术。
精读是学习知识、理论的重要方式,真心妈妈读研时,是从大学四年的中国文学专业转向之前完全没有系统学习过的广告传播专业的,正是靠着花功夫反复精读了多本这个专业最经典的著作,才建立起在新专业上最初、最基本的知识架构的。
我家大儿曾经花几个月时间精读《三国演义》,反反复复,不知读了多少篇,到最后,聊得兴起时甚至能背上一段原话。
孩子在学校学习中既需要用到泛读技术,也需要用到精读技术。泛读可以帮助孩子预习新课程,快速把握到新课程的重点,精读则帮助孩子跟随老师的讲解,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考试时也是一样,每一场考试时间的有限,如果不掌握泛读技术,就不能快速读完阅读材料,不掌握精读技术,则即便是读完了,也无法精准理解内容、无法准确答题。
7、扩展
扩展,是延伸阅读的能力。善于阅读的孩子,会从一个专题的某本书,延伸到另外一本书,之后再继续延伸,直到感觉自己在这个专题内的阅读兴趣已经得到充分满足;也会抓住从某本书中获取的线索,从一个专题,跳跃到另外一个专题。
这样,孩子的阅读范围会不断扩大,能够阅读的材料的形式和风格也会不断扩展,知识面也随之不断加宽,慢慢建立起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阅读体系,考试时遇到新的阅读材料,也不会感到困难,不会完全不知从何处入手了。
要孩子掌握这项扩展的技术,爸爸妈妈需要做的,是为他提供扩展阅读的条件。我们家的方法是买书不限量,也不要求读完手头的一本再买新书,只要孩子提出来了,我们都会满足。我家小儿有一次在书店看到一本写精神病患者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当时没要求买,过了一阵子,跟我们说,我想买那本书,我觉得我想读。我们就帮他买了回来,他果真自己读得津津有味。
8、良好语感
语感,也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技术。语感好的孩子,阅读时会很自然地从上一句,联想到下一句,会快速熟悉作者的表达方式,能够完整理解句子和段落的意思,语感不好的孩子,则没有这样的联想能力,只能一字一句地读,而且无法把前后语句连结起来完整理解。
记得我们上学时,每次语文学新课文,老师都会先叫班里阅读量大的同学来朗读课文,而很少叫不太会阅读的同学起来读课文。因为前者即便是从来没读过的课文,也很容易读得快速、流畅,而后者,则很容易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
良好语感的基础是大量阅读,读得多,语感会自然而然地培养出来,读得少,良好语感也就无从谈起。另外,朗读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时中间不能停顿,孩子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上下文上。
现在小学和初中低年级语文课程大多会要求孩子朗读课文几遍,然后找家长签字,爸爸妈妈们不妨留意一下,您的孩子在朗读课文时,是顺畅流利还是结结巴巴?遇到结结巴巴的地方,帮助孩子认识生字、理解语义,会帮助他提升语感和阅读能力。
说了这么多支撑阅读能力的阅读技术,回到文章开头说的那位妈妈和那个孩子。妈妈奇怪孩子“听”了那么多为什么阅读能力不得分,其实很简单,孩子虽然听了好几年,也听了很多,但上面的这些技术一项都没有训练的到,他哪里能学会阅读呢?
我们的理解,学校的语文课程,其实学的不只是课文,而是通过课文学习,教会孩子这些阅读技术,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学校课程之外的、大量的自主阅读,这些技术就很难熟练掌握。就像新司机开车一样,操作方法都是教练带着做过多少次的,但是要真正成为合格的老司机,还是需要自己独立开过很多路、遇到不同状况并慢慢学会独立处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0-24 13:4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