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鄙人写了一个帖子《国家中心城市有点多了》,印发了许多吧友讨论,有些是就事论事,而跑偏的也有之,有点地域黑的味道了,其实大家都是键盘侠,开心一下就好,没必要上纲上线。看了大家的讨论,我有一个新的话题要和大家聊聊,那就是为什么很多省份没有国家中心城市,尤其是一些经济强省、经济大省都没有争取到,至少目前还没有,比如山东省、湖南省、江苏省、浙江省,这四个应该是争议最大的了,当然也有些人认为福建省、河北省、辽宁省也应该占有一个名额。
首先,大家要搞清楚国中的概念设立的初衷。国家中心城市,从辐射范围来讲,这些城市应该是要辐射带动全国的,从社里国家中心城市的初衷而言,是为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国中和之前的经济特区、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等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况且它的设立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在竞争中不断的优胜劣汰。所以我才会说最终国家中心城市可能会是五六个。
其次,山东、江苏、浙江、湖南等为什么不设立国中呢,其实,这个就体现了国中设立的初衷,华东的上海已经在非常大的程度上辐射了江苏、浙江,华南的广州辐射了湖南,华北的北京天津一起辐射了山东、辽宁一带,河北自然不用说了。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我们会发现,湖北的武汉和河南的郑州由于距离北京上海广州等太远,现在还没有被辐射到,再考虑到这几个超级城市的发展潜质,国家就在中部培植了双子星,西部的重庆和成都也是这个道理。可以肯定的是,上述几个经济强省拿不到国中是大概率事件了。
第三,我想说一下,拿不到国家中心城市政策是否可以到位的问题。其实,我们会发现,这几年国家赋予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面和实施要求就可以看出来。好的政策你是不可以独享的,比如郑州建设中原城市群,就把山东、安徽、陕西、河北的几个市拉进来了,很多吧友说这是郑州的一厢情愿,周边外省的市压根就不情愿,实际上,这很大程度上是上面的意思,你想独吞,那我就不给你政策。
最后,我想谈一下关于虹吸这个概念。实际上,在政策层面上,所谓的虹吸就是辐射,而通过苏南的发展,我们会发现虹吸和反哺永远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发展的一般规律,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要把落后一方的生产要素吸引过来,然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就会产生生产要素的互补、甚至相互依赖,最后由于后发地区利用自身优势,培育了新的产业,到达发展基本持平,所以虹吸这个东西是个经济学概念,它是中立的,也是客观规律。从国际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包括中国在内,实际上在7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的30多年时间内,是被西方国家虹吸最厉害的国家了,但是现在来看,我们不是发展起来了吗,所以不要悲观,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国家中心城市,来看待我们的未来。
(以上部分文字和主要观点曾经发布于某中文核心期刊),接受任何反驳。
首先,大家要搞清楚国中的概念设立的初衷。国家中心城市,从辐射范围来讲,这些城市应该是要辐射带动全国的,从社里国家中心城市的初衷而言,是为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国中和之前的经济特区、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等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况且它的设立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在竞争中不断的优胜劣汰。所以我才会说最终国家中心城市可能会是五六个。
其次,山东、江苏、浙江、湖南等为什么不设立国中呢,其实,这个就体现了国中设立的初衷,华东的上海已经在非常大的程度上辐射了江苏、浙江,华南的广州辐射了湖南,华北的北京天津一起辐射了山东、辽宁一带,河北自然不用说了。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我们会发现,湖北的武汉和河南的郑州由于距离北京上海广州等太远,现在还没有被辐射到,再考虑到这几个超级城市的发展潜质,国家就在中部培植了双子星,西部的重庆和成都也是这个道理。可以肯定的是,上述几个经济强省拿不到国中是大概率事件了。
第三,我想说一下,拿不到国家中心城市政策是否可以到位的问题。其实,我们会发现,这几年国家赋予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面和实施要求就可以看出来。好的政策你是不可以独享的,比如郑州建设中原城市群,就把山东、安徽、陕西、河北的几个市拉进来了,很多吧友说这是郑州的一厢情愿,周边外省的市压根就不情愿,实际上,这很大程度上是上面的意思,你想独吞,那我就不给你政策。
最后,我想谈一下关于虹吸这个概念。实际上,在政策层面上,所谓的虹吸就是辐射,而通过苏南的发展,我们会发现虹吸和反哺永远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发展的一般规律,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要把落后一方的生产要素吸引过来,然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就会产生生产要素的互补、甚至相互依赖,最后由于后发地区利用自身优势,培育了新的产业,到达发展基本持平,所以虹吸这个东西是个经济学概念,它是中立的,也是客观规律。从国际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包括中国在内,实际上在7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的30多年时间内,是被西方国家虹吸最厉害的国家了,但是现在来看,我们不是发展起来了吗,所以不要悲观,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国家中心城市,来看待我们的未来。
(以上部分文字和主要观点曾经发布于某中文核心期刊),接受任何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