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和支柱产业之,在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吸纳劳动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近年来,在国家、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主体的高度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逐年下降,质量水平大幅提升,但不可否认,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工程规模也将继续扩大,建筑施工质量安全仍不可掉以轻心。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仍将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业界人士和广大学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智慧工地背景
住建部2003年11月发布的《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建筑业企业的信息化要重点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建造应用系统和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推动标准化建设,提高建筑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实现建筑业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2010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进步加强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23号文件,同年质监总局下发164号文件, 要求在建筑起重设备.上必须加装安全监
控管理系统。
2014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更是提出了加快推进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建设的布署,推进了全国各省市建筑信息监管一体化平台建设的进程。真正实现“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条线”。
2015年11月《全国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系统推进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随即抽查工作实施方案》,强调建筑行业安全监管系统建设的全面覆盖工作给出指导意见。
2017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指出,要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严格各项安全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推进企业全员、 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监管难度大
监管单位对本区域内在建工程缺乏有效的工具进行有效的监管。
安全事故频发
施工班组在作业时往往缺乏有效而细节的监管,忽略安全细节造成事故发生。
作业人员混杂
传统的施工现场由于缺乏对工人的有效管理,导致施工现场人员混杂,滋生事端。
劳务纠纷缺乏依据
传统施工中,由于缺乏合适的平台对现场进行监管,导致出现劳动纠纷时不能准确的提供法律依据进行判定,造成社会事件。
项目部与运转效率低下
传统的建筑施工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项目部对于“人”,"材”,"机"及进度掌控不足,导致运转效率低下。
企业管理粗放
建筑企业对施I现场管理缺乏精细化的管理,不能管控施工的方方面面。
成本较高
智慧工地系统目前的成本比较高,基本价格都在百万以上;目前尝试的主要是大
型国有企业,比如中建、中铁等。
应用碎片化
目前智慧工地系统是1.0阶段,由若干模块组合,配以大屏幕展示,能对工地实
现可视化、精细化的管理;但是智慧工地的各个模块的组合和相互关系并不紧密,
还不能完全体现集中化、大数据的优势。
未来的趋势
智慧工地2.0系统,应该是以安全为切入口,结合软硬件实现对工地的全方位管
理,实现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的结合,发挥建筑大数据在数据分析、人员、
进度管理方面的优势。
这些问题白鹭智慧的智慧工地系统通通都能解决!
安全管理
人员安全:实名制安全帽抓拍提醒、隔空喊话自动预警。
施工安全:点位定期巡查、高空安全巡检抓拍。
车辆安全:工程车辆地磅红外测控。
水电安全:智能水电表远程操控、综合水电数据分析。
质量管理
质量检测:将每个环节质量情况记录在案
影像资料:将工地从地基到完成的每一个节点形成视频链路。
文件储存:资料电子文档,文件云储存。
追溯系统:建筑材料来源、施工进程追溯。
进度管理
定制模块:建筑企业可根据项目制定计划或管理行为规范,制定模板。
进度规划:项目启动时,从模板导入生成计划任务到指定的负责人,也可根据自身需求随时额外添加任务。
执行和反馈:项目成员按计划执行并进行反馈,形成任务全生命周期记录痕迹。
统计与监控:形成各项目完成情况的汇总统计并进行监控预警。
人员管理
1、施工人员实名制:按公司、部门对施工人员进行实名制登记管理,管理者可通过系统对施工人员信息进行查询。
2、门禁考勤管理:通过门禁刷卡记录,实现人员考勤,准确掌握人员的出勤情况。
3、现场施工人员统计:对当天当月进出施工现场人员进行统计。
4、施工人员安全预警:对下班未出场的劳务人员进行系统预警,提醒管理者进行跟踪排查。
5、追溯联动、对后期工程质量问题提供数据分析价值。
机械管理
对接地磅/车辆车别设备,运行数据(包含车牌、重量,来源单位、时间,图片)等信息,实时上传服务器,数据中心中自动生成工作记录。
绿色施工
1.
近年来我国反复强调倡导环境友好型社会,使用环境监测系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降低工地环境污染,为施工节省开支。
2. 污染大的工地附近会给与当地居民很高的补偿费用,使用环境监测系统一方面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对大气环境及居民生活环境有非常大的改善,另外可以降低费用。
3.施工现场常常因为噪音过大等原因被迫停工,或者拖延工期,使用环境监测仪器可以避这一情况
4.环境监测局会对噪音、粉尘等超标的工地进行检测并予以罚款。
白鹭智慧工地系统以安全监管制度为核心,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为手段,将科技力量与安全监管制度紧密集合,实现在单一系统平台上集成各个项目的信息化数据,并对海量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通过系统平台,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实现对本公司所有在建项目的人员、设备、物料、安全、质量、进度、合同、方案、变更等进行控制,营造一体化数字企业。
|智慧工地背景
住建部2003年11月发布的《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建筑业企业的信息化要重点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建造应用系统和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推动标准化建设,提高建筑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实现建筑业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2010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进步加强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23号文件,同年质监总局下发164号文件, 要求在建筑起重设备.上必须加装安全监
控管理系统。
2014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更是提出了加快推进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建设的布署,推进了全国各省市建筑信息监管一体化平台建设的进程。真正实现“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条线”。
2015年11月《全国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系统推进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随即抽查工作实施方案》,强调建筑行业安全监管系统建设的全面覆盖工作给出指导意见。
2017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指出,要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严格各项安全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推进企业全员、 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监管难度大
监管单位对本区域内在建工程缺乏有效的工具进行有效的监管。
安全事故频发
施工班组在作业时往往缺乏有效而细节的监管,忽略安全细节造成事故发生。
作业人员混杂
传统的施工现场由于缺乏对工人的有效管理,导致施工现场人员混杂,滋生事端。
劳务纠纷缺乏依据
传统施工中,由于缺乏合适的平台对现场进行监管,导致出现劳动纠纷时不能准确的提供法律依据进行判定,造成社会事件。
项目部与运转效率低下
传统的建筑施工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项目部对于“人”,"材”,"机"及进度掌控不足,导致运转效率低下。
企业管理粗放
建筑企业对施I现场管理缺乏精细化的管理,不能管控施工的方方面面。
成本较高
智慧工地系统目前的成本比较高,基本价格都在百万以上;目前尝试的主要是大
型国有企业,比如中建、中铁等。
应用碎片化
目前智慧工地系统是1.0阶段,由若干模块组合,配以大屏幕展示,能对工地实
现可视化、精细化的管理;但是智慧工地的各个模块的组合和相互关系并不紧密,
还不能完全体现集中化、大数据的优势。
未来的趋势
智慧工地2.0系统,应该是以安全为切入口,结合软硬件实现对工地的全方位管
理,实现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的结合,发挥建筑大数据在数据分析、人员、
进度管理方面的优势。
这些问题白鹭智慧的智慧工地系统通通都能解决!
安全管理
人员安全:实名制安全帽抓拍提醒、隔空喊话自动预警。
施工安全:点位定期巡查、高空安全巡检抓拍。
车辆安全:工程车辆地磅红外测控。
水电安全:智能水电表远程操控、综合水电数据分析。
质量管理
质量检测:将每个环节质量情况记录在案
影像资料:将工地从地基到完成的每一个节点形成视频链路。
文件储存:资料电子文档,文件云储存。
追溯系统:建筑材料来源、施工进程追溯。
进度管理
定制模块:建筑企业可根据项目制定计划或管理行为规范,制定模板。
进度规划:项目启动时,从模板导入生成计划任务到指定的负责人,也可根据自身需求随时额外添加任务。
执行和反馈:项目成员按计划执行并进行反馈,形成任务全生命周期记录痕迹。
统计与监控:形成各项目完成情况的汇总统计并进行监控预警。
人员管理
1、施工人员实名制:按公司、部门对施工人员进行实名制登记管理,管理者可通过系统对施工人员信息进行查询。
2、门禁考勤管理:通过门禁刷卡记录,实现人员考勤,准确掌握人员的出勤情况。
3、现场施工人员统计:对当天当月进出施工现场人员进行统计。
4、施工人员安全预警:对下班未出场的劳务人员进行系统预警,提醒管理者进行跟踪排查。
5、追溯联动、对后期工程质量问题提供数据分析价值。
机械管理
对接地磅/车辆车别设备,运行数据(包含车牌、重量,来源单位、时间,图片)等信息,实时上传服务器,数据中心中自动生成工作记录。
绿色施工
1.
近年来我国反复强调倡导环境友好型社会,使用环境监测系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降低工地环境污染,为施工节省开支。
2. 污染大的工地附近会给与当地居民很高的补偿费用,使用环境监测系统一方面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对大气环境及居民生活环境有非常大的改善,另外可以降低费用。
3.施工现场常常因为噪音过大等原因被迫停工,或者拖延工期,使用环境监测仪器可以避这一情况
4.环境监测局会对噪音、粉尘等超标的工地进行检测并予以罚款。
白鹭智慧工地系统以安全监管制度为核心,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为手段,将科技力量与安全监管制度紧密集合,实现在单一系统平台上集成各个项目的信息化数据,并对海量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通过系统平台,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实现对本公司所有在建项目的人员、设备、物料、安全、质量、进度、合同、方案、变更等进行控制,营造一体化数字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