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晚明财政税收方面史料,看到明朝万历年间应天巡抚徐民式的“均役”改革。
发现明朝田赋很少偷税漏税的…真正负担大头是“役”,也就是“当差田”。
明朝派役是按照田亩数量多少,比如上差(里正)是一千五百亩地,中差拥有七百亩土地的承担……然后拥有三千五百亩土地的则承担往京师运粮的任务。
也就是说拥有三千五百亩土地的地主不但要缴纳田赋,还要承担京师运粮任务。
然而,明太祖与明世宗,尤其是明世宗在对官户优免过程中,只规定了官户优免杂役以及按照品级可以让家族多少人不用负担杂役,但是没有规定具体田亩数。
也就是说理论上,一个三品官如果把家族所有田都等级在自己名下,而家族其他人名下无田,那么这个三品官就可以凭借优免政策而免除所有杂役,而家族里其他人因为没有田,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杂役。
而徐民式的改革是怎么回事呢?
徐民式的改革则是把优免与田亩数量挂钩,有就是说改革后不管你家里有多少人有功名,有几个一品大员,超过一定数量的田亩我就派役。
比如史料上说徐民式优免万亩,很多人以为是一万亩田免税,不是这样的,是只免除一万亩田需要承担的杂役,这一万亩田所需要承担的田租可从来没有优免。
而对于官户来说,原本是所有在自己名下的田不用派役,现在居然要派役。
而且这种改革本身也没有请旨,所以申时行大怒,说要自己亲自押粮去京师。
由此可见,农民真正负担是徭役和摊派,而非正税。
事实上早在汉朝,晁错就发现农民宁愿去给豪强做佃户,也不愿意做自耕农,原因不是因为算赋太重,而是徭役太多。
发现明朝田赋很少偷税漏税的…真正负担大头是“役”,也就是“当差田”。
明朝派役是按照田亩数量多少,比如上差(里正)是一千五百亩地,中差拥有七百亩土地的承担……然后拥有三千五百亩土地的则承担往京师运粮的任务。
也就是说拥有三千五百亩土地的地主不但要缴纳田赋,还要承担京师运粮任务。
然而,明太祖与明世宗,尤其是明世宗在对官户优免过程中,只规定了官户优免杂役以及按照品级可以让家族多少人不用负担杂役,但是没有规定具体田亩数。
也就是说理论上,一个三品官如果把家族所有田都等级在自己名下,而家族其他人名下无田,那么这个三品官就可以凭借优免政策而免除所有杂役,而家族里其他人因为没有田,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杂役。
而徐民式的改革是怎么回事呢?
徐民式的改革则是把优免与田亩数量挂钩,有就是说改革后不管你家里有多少人有功名,有几个一品大员,超过一定数量的田亩我就派役。
比如史料上说徐民式优免万亩,很多人以为是一万亩田免税,不是这样的,是只免除一万亩田需要承担的杂役,这一万亩田所需要承担的田租可从来没有优免。
而对于官户来说,原本是所有在自己名下的田不用派役,现在居然要派役。
而且这种改革本身也没有请旨,所以申时行大怒,说要自己亲自押粮去京师。
由此可见,农民真正负担是徭役和摊派,而非正税。
事实上早在汉朝,晁错就发现农民宁愿去给豪强做佃户,也不愿意做自耕农,原因不是因为算赋太重,而是徭役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