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义志吧 关注:161贴子:1,181
  • 4回复贴,共1

高手之路终极教程

收藏回复

  • 220.188.219.*
本文由三国义志玩家:大公无私  无私纂写。感谢他的奉献精神

三国从老的北京站到现在已经变过好多次了,为什么每个版本里,一些高手都能迅速地掌握一些先机,从而攻他人城市易如反掌,自己的防守却固若金汤呢?甚至某些时候还出现所谓的“无敌高手”。说到底,就是因为他们对当时版本的三国研究得深,有些人甚至可以在打仗前把战争的过程和最后双方大约会伤亡多少士兵都提前给你描绘出来,这种人就是把三国彻底研究透了。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对三国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只要你了解了该往哪个方向来研究三国,那么无论在哪个版本,你都能迅速掌握先机,成为高手。当然,因为我自己也水平有限,只能给新手们提供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下面还是按发展ID的顺序说吧:


1、找将。大家常用的将一般就那些:必须要的(吕布、张飞、关羽、赵云、姜维、曹操、诸葛亮),常用的武将(典韦、许诸、马超、太史慈);常用的智将(司马懿、周愉、庞统、荀或、徐庶);常用的智勇双全的将(陆逊、吕蒙、张辽、程普、曹仁、张角)。


研究方法:一开始你可以用一个号雇佣尝试,自杀N遍后你应该可以了解到用哪个将雇佣哪个将肯定能成功或者成功的概率很大,看看是不是智力相近、武力相近、智力武力都相近或者本系列的将互相之间雇佣的成功可能大,这个只要你不怕麻烦,多自杀几次试验,很快你就会明白从而当你正式发展号时保证每次有目的的雇佣都能成功,不浪费能量,毕竟,每雇佣失败一次就白花至少20能量啊!有些君主自己一开始没办法雇佣到好将,一般就先用政策里的推荐,看随机来个什么将,再用这个将去雇佣。如果第一次推来的将很烂,那么自杀重来。另外曹操系有个政策“九品官人法”,会自动来将的。


在这个三国里,基本上是武力或智力相差不超过3的将雇佣成功率100%,比如你用周愉可以雇佣到所有智力在95--100的智将,又比如用赵云可以雇佣到所有武力在96--100的将。具体情况新手们自己摸索一下,因为有些将是只看特定一项指数的。


2、练将。将找好了,就该开始战争升职了,君主尽快升到丞相,武将尽快升到大将军,智将尽快升到待中。先在业务分配里分好,让一个人当军师,其它全部巡查边境去。然后在兵力分配里面把兵按百分比分好。


但是,为什么有些老三国的号的名声涨得特别快呢?很简单,因为你进攻成功或者防守成功你的君主和所有参战的将名声都会有所提高的,那么,为了节约主号能量,就开众多小号(小号知道是什么吧?就是不重点发展的号),让君主带很少的兵去打自己的主号(什么?攻进了怎么办?不是吧,君主带10个轻骑能打下你几千兵防守的主号吗?),结果自然是主号防守成功,那主号的名声不是就涨了嘛,你如果有恒心,拼命开小号打主号,一个晚上到丞相也不是不可能啊。


新提示:练将也要讲究技巧,在增加君主名声的同时应尽可能让你的将名声升得快一些,至少你将的名声总得比君主的名声涨得快吧!发现有很多人甚至还包括相当一部分老三国都出现君主早到丞相了,但和君主一起开练的将特别是文将往往还是大司农之类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方面作点研究,这里我就不明确说了!总之告诉新手们一个结果:有技巧的话,当你君主名声练到60W升到丞相时,所有可能用到的将都可以练好!


3、战争。这是三国的精粹所在,你必须要搞清楚战争的胜败到底跟哪些因素有关,然后相应调整。一般来说,战争胜负的关键有六个:国力、计策、将序、先发、连动、单挑


    A 国力。首先要搞清楚到底哪些东西占国力,哪些不占。


                土地:你可以用二个小号互相打一下,比如A号和B号都是500地100轻骑,B号放空城,记下B号当前的国力。再用A号打B,再看B号少了多少国土,又少了多少国力,再把国力除以少的国土,你是不是就知道一个土地占多少国力了?为了准确点,你可以算出100地占多少国力,那你心里就有底了,我有多少地,这些地占了我多少国力。



1楼2005-12-13 20:51回复
    • 220.188.219.*


                     军队:军队肯定是占国力的。但是有那么多不同的兵种,你总得知道哪些兵占的国力多,哪些兵占的国力少吧。比如每个战车占200国力,而每个短兵占40国力,那么如果二个号其它国力因素一样,那你有1W短兵,对方只有2000战车了,再在百科字典里看看二种兵的攻击力和体力等,再判断是否花得来,然后再决定征什么兵。


                     研究方法:找一个没有自身涨杂兵的号,先记下国力,然后征比如100短兵,再看看新的国力,用这个国力差除以100就得出一个短兵所占的国力值。比如在这个三国里,短兵、弓兵、重步兵都是占38点国力,而枪兵占68点国力。


                     人囗:同理,撤点村庄,看看减少了多少人,国力减了多少。


                     建筑物:不用再说了吧,城是肯定占国力的。


                     可能还有其它占国力的因素,新手们自己研究吧。一切都清楚了,那么如果我要打一个国力与我一样的号,兵种也相同,那如果我的土地少,或者我撤掉几个城,反正是降低军队以外的其它占国力的因素,我是不是就可以比他的军队数量多了,以多欺少,嘿嘿,结果。。。


           B 计策。在战争中,你的计策能不能放出来,或者说能不能你放得了计而让对方放不出计,往往会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研究方法:只能在战争中自己体会了,看看是不是自已的将智力比对方高就出得计多,或者军师的智力高就出计多,或者二方面都要看,还是首位将的智力比对方首位将的智力高就能压制对方整体的出计成功率甚至是不是特定将之间本身就有相克因素等等,在战争过程中自己经常往那些方面想想,思考思考,或者自己有什么推测,再慢慢求证,科学上不是有句话叫“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么”。


          C 将序。也就是你出战时将的排列顺序了,一般把前排从上到下叫做1到6号位,后排从上到下叫做7到10号位。因为阵法带动进攻时,根据阵型的不同,只有前面位数不等的将参加阵法,一般自然要把主力放到每次都能参加阵法的位置啰。将序到底是按武力还是智力还是带兵数的多少,或者武将速度的高低还是其它什么的,新手们留心一下应该不难发现。目前的三国是按将的武力排序的。


          D 先发。这是三国战争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较低国力中。大家想,比如我的主力用火攻这种全体计,而他又第一个动,一个火攻下去,对方兵少的将都死光了,然后你的那么多将轮流带阵进攻,而对方只有1个将,他每打你一轮,你要打他十轮,那你不赚大了!呵呵,只是个极端的例子,我所说的先发外延要大点,主要是指我方先带动阵法进攻对方的主力,请注意,是进攻对方的主力,如果说对方首位只带了几个兵,我先动灭了他首位将,其实对对方的兵力一点损失都没有,但是,如果我带阵打到对方主力,在低国力战争中,对方的主力起码要去掉一半吧,那你还不胜定了。


            现在一般有战场宽度说和相对位置说。前者是假设有一个固定宽度的战场,然后双方的兵同时(或一方先动)移动,双方部队接近时,当哪只部队移动到对方攻击范围内而对方却不在自己攻击范围内时就会被对方先攻击,反之则是我方先攻击,如果你能算出这个宽度的具体值,那你就可以随心所欲控制先发了。后者则是看我方某一位置的将和对方同一位置的将之间的移动(兵的速度加将身上宝物的速度)和射程通过某个公式,计算出一个值,按这个数值的大小来决定先发。上面二个说法不一定正确,到底如何还要大家仔细研究。先发和连动是三国战争的核心,了解了这个你就是三国的强者,所谓的布阵就是想通过兵种和宝物的调节想达到先发与连动的目的。


         E 连动。就是让你的将一旦开始带阵攻击,就一直轮流带下去,好的阵法可以让已方十个将抢先轮流进攻,你想想,一方被人连攻了十次不还手还有希望赢这场仗么?就算是较高国力的战争也经不起这样十轮攻击啊。抢先带阵,酣畅淋漓地连续进攻,让对方至死都没有任何反击的机会,是三国战争的至高境界呀。研究方法:这个可就真的要大家多研究战报了,一般尽量配速度差不多的宝,封差不多的官,尽量不使用太多不同类兵种,兵种之间的移动差异用调节宝物的速度来协调等等。


          F 单挑。就是战争中武将之间的单挑,因为输的一方会伤亡33%的兵力(以前的版本是输方100%兵力损失)并且降低士气,所以挑掉对方主力也是赢得战争胜利的一个良好途径。极端的阵有用十单挑的,这也是三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点,想想啊,在高国力,主力带几百W几千W兵力,挑了他一下去掉33%的兵力,那如果正常打要打多少轮啊。


          新提示:单挑在这个三国里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为什么有的号武将挑起来特别猛,可以以一挑五甚至更多呢?配宝顺序是其关键所在。新手们可以测试给某个武将怎样配宝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可能不同的武将有不同的配宝顺序。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思路,希望新手们注重的是其研究方法和方向而不是某些个别的数据,祝大家尽快提高水平,给这个三国带来新的活力,把老家伙们都赶下前十,哈哈,不过就凭这篇文章想做到这点还是远远不够的,希望你们能推陈出新,不过最好不要直接逼清风告诉你们哦,三国的很大乐趣就在于研究呢!
    


    2楼2005-12-13 20:51
    回复
      多谢了


      IP属地:广东禁言 |3楼2007-08-27 15:20
      回复
        这也叫终极教


        IP属地:江苏禁言 |4楼2007-12-26 09:23
        回复
          • 124.64.31.*
          菜鸟之路之简易教


          5楼2008-01-25 16: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