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年头妖孽特别多,在下也发现了一些关于红楼的妖文(爱好和平者可以把这个妖字理解为中性词),放在这里,给各路高手看看
2、本人只负责找妖,文章内容与本人无关,文章的立场不代表本人的立场,要吐口水的千万不要伤及无辜
3、友情提醒:这本来就是一个开放开明的世界,如有内容不符合口味请尽量克制,避免掐架,谢谢
本文出自 江湖夜雨 捶碎红楼
对于探春,《红楼梦》中给予她的评价是相当好的。回目中称其为"敏探春",判词里也夸她"才自精明志自高",以致于有不少朋友都对探春非常喜爱,并认为她是大观园中唯一敢作敢当,有谋有略的女中丈夫,拥有政治家的风范。
说探春拥有"政治家"的风范,这个我倒承认,但是正如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后记中说过的那样:
中国三千年的政治史,早就将结论明确的摆在那里,中国成功的政治领袖。第一个条件是"忍",包括控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政敌的残忍。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第三是"极强的权力欲"……周芷若和赵敏却都有政治才能,因此这两个姑娘虽然美丽却不可爱。
所以探春虽然也生得十分美丽(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但是江湖夜雨对她一点也喜欢不起来,因为上面做为"政治领袖"的三个条件,探春倒是都具备,但她却一点也不可爱。我们来看一下暗藏于探春身上这许多令人生厌的气息:
1、探春之残忍无情:
探春常不满意自己是赵姨娘所生,身份是庶出,从而低人一等。于是她就经常把仇恨发泄在自己的亲生母亲身上,甚至不惜踩着自己的亲娘的头向上爬,来讨好王夫人等。最为恶心的一幕发生在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中,回目中称之为"辱亲女",其实是颠倒黑白,依江湖夜雨看,根本就是探春"辱亲娘"来着,而且也不是什么"闲气",搁谁身上谁也会生气。我们且再仔细看一遍书中所写:
刚吃茶时,只见吴新登的媳妇进来回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昨日回过太太,太太说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来。"……探春便问李纨。李纨想了一想,便道:"前儿袭人的妈死了,听见说赏银四十两。这也赏他四十两罢了。"
探春的亲舅舅(当然人家探春不认)死了,按规矩要给点银子作丧葬费,当时正值李纨、探春、宝钗三人理事。李纨厚道,就说依袭人的例子给四十两银子(袭人是破例多给了的),本来这样就算了呗,偏偏探春拿腔作势,要显示出她"大公无私"、"大义灭亲"的嘴脸来:
吴新登家的听了,忙答应了是,接了对牌就走。探春道:"你且回来。"吴新登家的只得回来。探春道:"你且别支银子。我且问你: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也有家里的也有外头的这两个分别。家里的若死了人是赏多少,外头的死了人是赏多少,你且说两个我们听听。"……一时,吴家的取了旧帐来。探春看时,两个家里的赏过皆二十两,两个外头的皆赏过四十两。外还有两个外头的,一个赏过一百两,一个赏过六十两。这两笔底下皆有原故:一个是隔省迁父母之柩,外赏六十两,一个是现买葬地,外赏二十两。探春便递与李纨看了。探春便说:"给他二十两银子。把这帐留下,我们细看看。"吴新登家的去了。
我们看在这种事情上,弹性还是很大的。赏二十两看来是最低的,高的赏一百两的都有,当然给一百两的说是有"原故",但我们知道"原故"也是可以随便找的,只要有心多给银子,有"原故"固然要多赏,没有"原故"创造"原故"也可以多赏嘛。然而探春却故意刁难,按最低标准给赵姨娘发放这笔钱。
作为探春,是不会不了解自己的亲娘赵姨娘的脾气的,如果她是个善良的好姑娘,一方面不好徇私多给,但一方面也不愿伤了自己亲娘的心,那她完全可以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暗中加上去给赵姨娘,然后再软言款语地解释一番,想来赵姨娘也不会生那样大的气了。依探春的聪明,不难想到这个办法,但是探春是有目的,那就是故意要让赵姨娘来大闹一场,以后传到王夫人的耳中,好证明自己是坚决站在王夫人阵营中的。
2、本人只负责找妖,文章内容与本人无关,文章的立场不代表本人的立场,要吐口水的千万不要伤及无辜
3、友情提醒:这本来就是一个开放开明的世界,如有内容不符合口味请尽量克制,避免掐架,谢谢
本文出自 江湖夜雨 捶碎红楼
对于探春,《红楼梦》中给予她的评价是相当好的。回目中称其为"敏探春",判词里也夸她"才自精明志自高",以致于有不少朋友都对探春非常喜爱,并认为她是大观园中唯一敢作敢当,有谋有略的女中丈夫,拥有政治家的风范。
说探春拥有"政治家"的风范,这个我倒承认,但是正如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后记中说过的那样:
中国三千年的政治史,早就将结论明确的摆在那里,中国成功的政治领袖。第一个条件是"忍",包括控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政敌的残忍。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第三是"极强的权力欲"……周芷若和赵敏却都有政治才能,因此这两个姑娘虽然美丽却不可爱。
所以探春虽然也生得十分美丽(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但是江湖夜雨对她一点也喜欢不起来,因为上面做为"政治领袖"的三个条件,探春倒是都具备,但她却一点也不可爱。我们来看一下暗藏于探春身上这许多令人生厌的气息:
1、探春之残忍无情:
探春常不满意自己是赵姨娘所生,身份是庶出,从而低人一等。于是她就经常把仇恨发泄在自己的亲生母亲身上,甚至不惜踩着自己的亲娘的头向上爬,来讨好王夫人等。最为恶心的一幕发生在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中,回目中称之为"辱亲女",其实是颠倒黑白,依江湖夜雨看,根本就是探春"辱亲娘"来着,而且也不是什么"闲气",搁谁身上谁也会生气。我们且再仔细看一遍书中所写:
刚吃茶时,只见吴新登的媳妇进来回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昨日回过太太,太太说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来。"……探春便问李纨。李纨想了一想,便道:"前儿袭人的妈死了,听见说赏银四十两。这也赏他四十两罢了。"
探春的亲舅舅(当然人家探春不认)死了,按规矩要给点银子作丧葬费,当时正值李纨、探春、宝钗三人理事。李纨厚道,就说依袭人的例子给四十两银子(袭人是破例多给了的),本来这样就算了呗,偏偏探春拿腔作势,要显示出她"大公无私"、"大义灭亲"的嘴脸来:
吴新登家的听了,忙答应了是,接了对牌就走。探春道:"你且回来。"吴新登家的只得回来。探春道:"你且别支银子。我且问你: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也有家里的也有外头的这两个分别。家里的若死了人是赏多少,外头的死了人是赏多少,你且说两个我们听听。"……一时,吴家的取了旧帐来。探春看时,两个家里的赏过皆二十两,两个外头的皆赏过四十两。外还有两个外头的,一个赏过一百两,一个赏过六十两。这两笔底下皆有原故:一个是隔省迁父母之柩,外赏六十两,一个是现买葬地,外赏二十两。探春便递与李纨看了。探春便说:"给他二十两银子。把这帐留下,我们细看看。"吴新登家的去了。
我们看在这种事情上,弹性还是很大的。赏二十两看来是最低的,高的赏一百两的都有,当然给一百两的说是有"原故",但我们知道"原故"也是可以随便找的,只要有心多给银子,有"原故"固然要多赏,没有"原故"创造"原故"也可以多赏嘛。然而探春却故意刁难,按最低标准给赵姨娘发放这笔钱。
作为探春,是不会不了解自己的亲娘赵姨娘的脾气的,如果她是个善良的好姑娘,一方面不好徇私多给,但一方面也不愿伤了自己亲娘的心,那她完全可以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暗中加上去给赵姨娘,然后再软言款语地解释一番,想来赵姨娘也不会生那样大的气了。依探春的聪明,不难想到这个办法,但是探春是有目的,那就是故意要让赵姨娘来大闹一场,以后传到王夫人的耳中,好证明自己是坚决站在王夫人阵营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