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吴用,喜欢他的人首先想到的是他如何精彩的智取生辰纲,不喜欢他的人直接用“无用”来耻笑这个人。我也先从吴用的名字说起: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字加亮。肩扛着天机脑中又多智的吴用真的就无用吗?他的字加亮是什么意思?
我从三个方面来说这个人:吴用其人,他的军师做得合格吗,吴用之死。
1.先来看吴用其人
我觉得吴用是个非常有理想的人,也是为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的人。我解读吴用,宁愿从他名字的谐音“勿庸”来解读,勿庸也就是不要平凡的意思。我们看他是不是这么个人呢?
还没在水浒中正式出场的吴用就走遍了神州的山山水水,途中他结识了萧让、戴宗、阮家兄弟等人,这么个书生不好好的呆在家里,他在瞎转悠什么呢?我觉得他是在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北宋末年,官府腐败之厉害、对人民压榨之残酷、人民生活之困苦只要有点感觉的人都会在想:在这个即将大乱的社会自己该如何作为。吴用走来走去,不仅在寻找可以让他发挥才能的豪杰,也在考察着地势和各地的风土人情。
我们知道吴用是个谋士式的人物,他自己是没能力成就大事的,所以他要找可以让他成就大事的人,戴宗等人虽都有一技之长,但都不足和他共谋大事,一直到他遇见晁盖。我们知道晁盖也是胸无大志的人,那吴用为什么会看中他呢?那就是晁盖招纳贤才的态度、勇武的身手还有他的名望。于是,吴用就在晁盖附近住了下来,用教书先生的身份来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为了和那些江湖人套近乎,还拿起了铜链。这铜链绝对就是他打开自己理想之路的第一把钥匙,我们可以发现上了梁山的吴用再也不拿铜链了,因为用不着了嘛。把宝压在晁盖身上的吴用,平生第一次开始等待时机。
终于机会来了,那就是劫生辰纲。吴用在这个事件中反客为主、积极活动,不仅为大家找伙伴还详细指定了软硬两套方案。终于成功,而且成功的太完美了。但大家注意到没,这个事件有个致命的疏漏:那就是白胜。此人性格活泼、贪赌,认识不少人也被不少人认识,这样的人得了大批财宝后会安分吗?万一败露后,他能保密吗?为什么吴用这个精明人把其他事情算的那么精细,就是不算白胜呢?我觉得他是很期待白胜败露的,他在乎财宝吗?他会那种得了财宝就每天带着微笑入梦的人吗?非常显然不是,他要在这个不稳定的世界施展他颇为自负的才能,区区财宝哪能入他的眼。
有人说,你小子也太爱根据后面的情节瞎联想了吧?如果不是宋江,他们就被一窝端了,性命都没了还谈什么理想。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公孙胜是干吗的,还有不久前就东溪村转悠的雷横,这些暂且不说,我们看事情败露后吴用的表现,他直接把手指向了梁山,说得如此自信、肯定。如果没把后路想好的他会如此自信吗?从他说出梁山两个字就说明他吴用才是劫生辰纲最大的赢家,虽然他本人并不看中财宝,他要的是走上施展他才能的路。他也早就看中了梁山这块底盘,晁盖等人不自觉的就成了吴用的跳板。
成功火并王伦后,关于座次问题再一次反映了吴用渴望施展才能的心思,他在推辞的时候说虽然他很有谋略也读了不少书,但毕竟寸功未立,怎么好意思当老二呢(原文不记得了)。和晁盖真诚推辞相比,吴用的推辞太虚假、太言不由衷了。我不讨论他的人品,他只是太渴望有个平台能展现自己了。
晁盖也确实没什么大的志向,当吴用在为梁山的前途、发展考虑的时候,发现晁盖居然仅仅把梁山当成安乐窝、另外一个东溪村。吴用很恼火,但无可奈何,他再一次等待时机。
自从梁山上来个宋江哥,梁山的面目就涣然一新了,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吴用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才是自己期盼的大哥。于是他面对已经露死亡征兆的晁盖依然弃之不顾,作为军师的他面对负气的晁盖无论如何都应该一起下山去辅助,非常可惜他没有。
我们很难用道德的角度来套出吴用是个什么样的人来。书中赞扬的美德他几乎一个也没:他忠吗,忠就不造反了;孝吗,不知道;仁吗,称不上;义吗,似乎也看不来。 对宋江不管效果如何,起码作者极力想把他写成忠孝仁义的人,但对吴用,作者却压根就不想安插给他一个什么美德。
吴用就是个带着上天的“天机”帮助宋江一起完成上天交给他们的大任的机器人而已。这是前期的吴用:一个渴望展现自己,不安本分的书生。
我从三个方面来说这个人:吴用其人,他的军师做得合格吗,吴用之死。
1.先来看吴用其人
我觉得吴用是个非常有理想的人,也是为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的人。我解读吴用,宁愿从他名字的谐音“勿庸”来解读,勿庸也就是不要平凡的意思。我们看他是不是这么个人呢?
还没在水浒中正式出场的吴用就走遍了神州的山山水水,途中他结识了萧让、戴宗、阮家兄弟等人,这么个书生不好好的呆在家里,他在瞎转悠什么呢?我觉得他是在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北宋末年,官府腐败之厉害、对人民压榨之残酷、人民生活之困苦只要有点感觉的人都会在想:在这个即将大乱的社会自己该如何作为。吴用走来走去,不仅在寻找可以让他发挥才能的豪杰,也在考察着地势和各地的风土人情。
我们知道吴用是个谋士式的人物,他自己是没能力成就大事的,所以他要找可以让他成就大事的人,戴宗等人虽都有一技之长,但都不足和他共谋大事,一直到他遇见晁盖。我们知道晁盖也是胸无大志的人,那吴用为什么会看中他呢?那就是晁盖招纳贤才的态度、勇武的身手还有他的名望。于是,吴用就在晁盖附近住了下来,用教书先生的身份来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为了和那些江湖人套近乎,还拿起了铜链。这铜链绝对就是他打开自己理想之路的第一把钥匙,我们可以发现上了梁山的吴用再也不拿铜链了,因为用不着了嘛。把宝压在晁盖身上的吴用,平生第一次开始等待时机。
终于机会来了,那就是劫生辰纲。吴用在这个事件中反客为主、积极活动,不仅为大家找伙伴还详细指定了软硬两套方案。终于成功,而且成功的太完美了。但大家注意到没,这个事件有个致命的疏漏:那就是白胜。此人性格活泼、贪赌,认识不少人也被不少人认识,这样的人得了大批财宝后会安分吗?万一败露后,他能保密吗?为什么吴用这个精明人把其他事情算的那么精细,就是不算白胜呢?我觉得他是很期待白胜败露的,他在乎财宝吗?他会那种得了财宝就每天带着微笑入梦的人吗?非常显然不是,他要在这个不稳定的世界施展他颇为自负的才能,区区财宝哪能入他的眼。
有人说,你小子也太爱根据后面的情节瞎联想了吧?如果不是宋江,他们就被一窝端了,性命都没了还谈什么理想。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公孙胜是干吗的,还有不久前就东溪村转悠的雷横,这些暂且不说,我们看事情败露后吴用的表现,他直接把手指向了梁山,说得如此自信、肯定。如果没把后路想好的他会如此自信吗?从他说出梁山两个字就说明他吴用才是劫生辰纲最大的赢家,虽然他本人并不看中财宝,他要的是走上施展他才能的路。他也早就看中了梁山这块底盘,晁盖等人不自觉的就成了吴用的跳板。
成功火并王伦后,关于座次问题再一次反映了吴用渴望施展才能的心思,他在推辞的时候说虽然他很有谋略也读了不少书,但毕竟寸功未立,怎么好意思当老二呢(原文不记得了)。和晁盖真诚推辞相比,吴用的推辞太虚假、太言不由衷了。我不讨论他的人品,他只是太渴望有个平台能展现自己了。
晁盖也确实没什么大的志向,当吴用在为梁山的前途、发展考虑的时候,发现晁盖居然仅仅把梁山当成安乐窝、另外一个东溪村。吴用很恼火,但无可奈何,他再一次等待时机。
自从梁山上来个宋江哥,梁山的面目就涣然一新了,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吴用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才是自己期盼的大哥。于是他面对已经露死亡征兆的晁盖依然弃之不顾,作为军师的他面对负气的晁盖无论如何都应该一起下山去辅助,非常可惜他没有。
我们很难用道德的角度来套出吴用是个什么样的人来。书中赞扬的美德他几乎一个也没:他忠吗,忠就不造反了;孝吗,不知道;仁吗,称不上;义吗,似乎也看不来。 对宋江不管效果如何,起码作者极力想把他写成忠孝仁义的人,但对吴用,作者却压根就不想安插给他一个什么美德。
吴用就是个带着上天的“天机”帮助宋江一起完成上天交给他们的大任的机器人而已。这是前期的吴用:一个渴望展现自己,不安本分的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