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31日漏签0天
继续教育吧 关注:73,165贴子:279,92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继续教育吧
>0< 加载中...

EMBA和MBA究竟有何区别?就看这五个方面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王老师聊学历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对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可是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可能就比较陌生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二者究竟有何区别。
01
定义不同
EMBA的定义:EMBA全称为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译为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最早诞生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管理学院,它设立的目的就是为高级管理人员服务的。
目前,在我国,EMBA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国内EMBA学位班、中外合办EMBA学位班、依托高校开设的EMBA研修班。近年来,报考EMBA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EMBA已经成为各大、中型企业高层管理所热衷的课程。
MBA的定义:工商管理是经济学领域下的专业学位专业,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即MBA,是源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专门培养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员的专业硕士学位。
02
招生对象
EMBA更适合企业管理经验丰富的高层人士,比如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等企业高管。在学历方面,一般院校都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不过从2004年起,国务院学位办便放开了条件,允许高校招收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专学历的学员,但不能超过招生人数的10%。
在工作经验方面,要有八年或八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包括四年或四年以上管理工作经验,具体要求以学校招生简章为准。
而MBA,培养的是未来的高级管理人员,要求报考者已经在中层管理上待过几年了,比如部门经理、产品的负责人,或者是部门负责人,报考MBA旨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上有一个质的突破,从而更好地走向高层。
03
课程学费
EMBA学费相对高昂,一般在25万-62万之间,当然这对于企业高管来说或许并不算贵。而MBA的学费则要低许多,一般在1.8万-26万之间。
当然,之所以EMBA学费更贵,与该课程的上课方式和课程价值分不开。
04
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EMBA课程更加注重启发学员,从而会在课程安排上,实行课程、学员体验相结合的模式,这对于久经商场的高管来说将会大有裨益。
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EMBA,除了课堂教学外,举办大师讲堂、MINI课堂、校友沙龙、高层管理论坛、年度论坛以及各种品牌论坛,并通过支持校友自发组织的私董会、企业参访、管理实践课题研究等。
而MBA课程,多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团队讨论”的教学方式,在理论层面探讨会比较多,对培养未来的管理者较为适合。该课程主要讲授组织管理当中人的因素、如何管理,以及在企业管理中运用统计学、财务管理等知识,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决策,其更加注重对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05
获得证书
在证书获取方面,EMBA有以下三种情况
如果是国内EMBA学位班,自从2017年起,完成学业毕业后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学校颁发的EMBA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如果是中外合办EMBA学位班,由于不需要参加全国统考,只需要参加院校自主命题考试,因此只能获得EMBA硕士学位证书和结业证书。
而依托高校开设的EMBA研修班,无需参加笔试,通过面试即可入学,完成学业后最终可以获得EMBA结业证书。
而MBA,在完成学业,并且通过论文答辩之后即可获得双证,分别是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
当下,读EMBA已经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仅可以学习知识、开拓见识,更是拓展建立高端人脉关系的便捷之路。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继续教育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