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3》
“Rooted Squares”

以上是一个并不优美的开平方程序,也许递归的形式会更好写一些,不过懒得再弄了。(唉,好久没写代码了,这样简单的事情居然也花了很久,实在是不像话啊。)准确的说,sqrt(n, d)以字符串形式返回整数n的平方根,精确到d位小数,向下取整。
也许它并没有什么值得赞叹之处。毕竟,大概没有人会真的用这种方法开平方根,并且其中的原理,想必也早已尽人皆知,甚至半页纸的初中数学恐怕也就写完了。可是,这方法却深刻地印在sq的脑海里,因为其翻译成人类的思维以后,就变成了他最爱用的笔算平方根的方法,而且是初中不知什么时候由他自己发现的。(这个嘛,可能还是有一点不一样,因为sq作为人类,对小数点之前的部分自然不那么感兴趣。)
往日里许多孤独的自习课和类似于自习课的课上,sq会随便找来看上去比较好欺负的数字,然后开平方根作为休闲娱乐。通常前5位小数还是很容易应付过去的,然而后来各种各样的数字变得冗长无比,甚至来回抄写一遍都仿佛要用上全身的力气。尽管如此,他大概还是有一次算到过15位小数---具体被开平方的数字显然已经不记得了。(也说不定那天有两节连续的自习课呢。:P)
不过,当然也有许多自习课被用来做别的事情了,比如画很多臆想出来的难度少儿不宜的Super Mario的关卡,然后在Zane无可奈何的目光中说---【你看,这多简单啊...】说到这儿又想起来,某一次CZB在台上讲着课,忽然看见sq在拿橡皮使劲擦着东西,于是便不怀好意的走过来,要sq把正在写的事物交出来给他看。sq推辞不过,只得把面前的草稿本交了出去---那草稿本上其时打开的那一页只画着一道还没做完的数独题,可是如果再往后翻,就难免要显现出更加天花乱坠的图案来了。好在CZB看了以后,大概觉得数独题已经算很了不起的事情了,所以没再往后翻;只是免不了又说许多尖刻的话,一面不怀好意地踱走了。(讽刺的是,数年以后,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南外优秀毕业生将来的去向。等提到理科班的另一位与sq毫不相干的学生的时候,说其兴趣爱好极为广泛,尤其喜欢数独。---是故连“同学”一词也刻意省去不用了。)
跑题了。欢迎感兴趣的人证明以上程序的正确性---严谨地写起来估计会非常费事吧,而且还惨遭循环嵌套。只是看到它又想起来,高中的某一时候,PZM把全班都动员去参加物理竞赛,甚至还威胁说要计入平时分(这种恶劣的态度绝不能被原谅)。sq跟着去了,不出意外地发现几乎没有会做的题;于是花了几十分钟把能写的写了,然后为了循环利用剩下的草稿纸以及他并不宝贵的时间,在那张弱不禁风的准考证的背面列出了根号1,根号2,根号3,etc. 精确到三位小数,不过取整的方式不太记得了,但其实四舍五入本质也就是多算一位的事,那一位还不用算得那么仔细。等到交卷的时候,好像已经写到了六十多的平方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