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佛教造像的形式而言,我国南北地域差异很大:北方多石窟,南方则多木雕。在浙江台州市天台县及其周边地区,就隐藏了一个辉煌璀璨的佛雕中心,至今鲜为人知。源自天台的民间佛雕技艺——干漆夹苎,曾彻底改变了佛教造像历史,还深刻影响了日本、韩国等地区的佛像风格。那么,中国佛雕的中心为何会出现在天台地区?干漆夹苎这项传承千年的国宝技艺,如今是否仍在绵延不衰?
在浙江台州市天台县的某个佛雕工厂,工匠正在对两尊巨大的佛像头部进行最后的雕凿。完工后,这两尊佛像将完成拼接组装,并被运往山东烟台市的蓬莱阁,接受信众的膜拜。浙江是木雕大省,但人们所熟知的往往只是东阳木雕与乐清黄杨木雕,而忽略了同样技艺精湛的天台佛雕。天台县曾是中国佛雕的中心,佛像木雕在天台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与石雕、玻璃雕塑并称为“天台三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天台佛雕鼎盛时期,国内市场上的木雕佛像有六成是出自天台人之手。
一个鲜为人知的佛雕中心,就隐藏在天台县及其周边地区
在李白的诗中,天台似乎是一处极其险峻、人迹罕至的高大山脉。实际上,它的主峰华顶山海拔只有1098米。
天台,既是山名,也是县名,天台山主峰华顶山就位于天台县。其实最初天台县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在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因境内天台山而改称天台县。人们通常是通过“天台四万八千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这句名诗,知晓天台这个地名的。尽管如此,对外界来说,天台这个位于浙江中东部、常住人口只有40余万的山区小县,向来都很低调。
由于地处山区,历史上天台与外界的交通的确不甚方便,在浙江省内属于相对闭塞的县域。然而,这座小小的山城,却隐藏着一门古老而神秘的产业,甚至曾经长期占据我国该产业的第一把交椅。

一个鲜为人知的佛雕中心,就隐藏在天台县及其周边地区
在李白的诗中,天台似乎是一处极其险峻、人迹罕至的高大山脉。实际上,它的主峰华顶山海拔只有1098米。
天台,既是山名,也是县名,天台山主峰华顶山就位于天台县。其实最初天台县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在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因境内天台山而改称天台县。人们通常是通过“天台四万八千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这句名诗,知晓天台这个地名的。尽管如此,对外界来说,天台这个位于浙江中东部、常住人口只有40余万的山区小县,向来都很低调。
由于地处山区,历史上天台与外界的交通的确不甚方便,在浙江省内属于相对闭塞的县域。然而,这座小小的山城,却隐藏着一门古老而神秘的产业,甚至曾经长期占据我国该产业的第一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