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吧 关注:4,175贴子:27,996

世界野猫雪豹篇节选的整理与翻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在前面:Wild Cats of the World是关于猫科动物最为经典的学术著作之一,笔者也是第一次读这本书,整理与翻译了雪豹部分供大家分享和学习,有些地方可能存在疏漏错误,欢迎各位指正。首发于猛兽吧,这次发的前半部分是经过修改的,并且只发翻译后的中文,算做个备份和方便检索。


IP属地:江苏1楼2021-01-22 23:38回复
    封面

    对雪豹的第一次描述和画作出现在1761年GeorgesLouis Leclerc de Buffon男爵的《自然史》中。Buffon描述雪豹时用了“once”一词,将其描述为容易被驯服和为狩猎训练,发现于波斯,这显然是与猎豹相混淆。几年后,在1775年,动物学家Johann Schreber写下了对该物种的正式描述,给雪豹起了学名uncia。Schreber认为雪豹栖息在“波斯、东印度和中国”,但这并不奇怪,因为当时出现在欧洲的雪豹皮毛数量很少,来源不明,经常被误认为是豹子或猎豹。
    由于雪豹的栖息地难以达到,非常偏远,早期的对雪豹的绘画以及对其习性和分布的描述都是根据皮毛和口耳相传而来。直到1779年,西方自然学家才开始探索和描述俄罗斯和西伯利亚鲜为人知的动物群。探险家和自然学家,兔狲的命名者,PeterPallas曾写过,当他在西伯利亚时,一只“失去了理智”的雪豹被杀死于贝加尔湖西侧,并补充说:“一般来说,这(雪豹)是生活在该湖附近的通古斯猎人所熟知的。”帕拉斯还补充说,雪豹和普通豹子的皮都经常被猎人带给他。
    尽管存在关于雪豹的描述和绘画表明1823年伦敦塔可能饲养着雪豹,但相关动物更可能只是一只普通的花豹。1851年,安特卫普动物园展出了西方第一只雪豹。19世纪后期,莫斯科和伦敦的动物园也收购了雪豹进行展览,雪豹也逐渐为人所知。19世纪90年代,寻找捻角山羊、羱羊和岩羊的冒险家开始在野外遭遇雪豹,出版的报道中也开始出现偶然的对雪豹自然史的观察记录。然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生物学家才开始研究雪豹在野外的生活。
    雪豹常被称为“ounce”或“once”。这个词被认为起源于希腊人,他们用“猞猁”来形容每一种中型猫科动物。根据苏黎世动物园的IngoRieger介绍:“在罗马文化中,希腊语‘lynx’一词被拉丁化为‘lonza’,后来转变为法语‘lonce’。几个世纪以来,‘lonce’的‘l’被误认为是一个词(l’once),因此名词被简化为‘once.’”从此,这个名字被拉丁化为“uncia,”,雪豹就写成了Felisuncia。雪豹也曾被列入Panthera属,但目前它被归入自己的属,Uncia。
    笔者注:根据最新的研究显示,雪豹重新归入了Panthera属,Uncia属被废除。


    IP属地:江苏3楼2021-01-22 23:41
    回复
      Description
      雪豹拥有苍白的眼睛和异国情调的标志性皮毛,是最美丽大型猫科动物之一。雪豹的体型和普通花豹差不多或者略小,它的尾巴蓬松,“比人的前臂还要粗”,长度有其头部和身体长度的75%到90%。这种敦实的大猫胸部发达,身体相对较长,腿长适中。雪豹是一种强壮且肌肉发达的动物,身材低矮,事实上,它的肩高只有56厘米。巨大的前爪比后爪大。
      雪豹的头骨很容易与普通花豹的头骨区分开来。从侧面看,雪豹头骨在眼睛前面有一个明显的梯度,吻部较短,前额因鼻腔扩大而高高隆起。大鼻腔被认为是为了让雪豹在低温缺氧的高海拔地区更容易呼吸。短而圆的耳朵位于头部两侧,耳距很开,耳背中心为淡白色,黑色条纹环绕一周。在冬天,雪豹的耳朵变得几乎看不见,被长而密的毛发遮住。雪豹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它那双眼皮低垂的、令人难忘的淡色的眼睛,似乎总是在凝视着远方。雪豹的眼睛在猫科动物中很特别,因为其虹膜呈现淡绿色或淡灰色。
      雪豹毛皮的背景色为烟灰色,也有变为浅灰黄色,身体的下半身为白色。头部、颈部和下肢有黑色斑点,而侧面、背部和尾部则覆盖着大面积的深色圆环或不规则圆环。圆环的中心往往比背景毛色更深。斑纹沿背部联合形成两条深色线条,从颈部延伸到尾巴前端。毛发长而茂盛,令人瞩目;在冬季,背部、两侧和尾巴的毛发长度可超过5厘米,腹部的毛发长度接近12厘米。这样的保温性能对于在零摄氏度以下生存显然是很重要的。
      和美洲豹、老虎和花豹一样,雪豹个体也可以通过它们的斑纹来识别。每只雪豹的斑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赫尔辛基动物园的LeifBlomqvist发明了一种通过额头上的斑点图案来识别雪豹的方法。这个区域的斑点数量和形状在不同个体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没有发现两只圈养雪豹的斑点完全相同。
      雪豹巨大的爪子既适合抓紧岩石坡度,也适合在深而软的雪地里“穿雪鞋”。据动物园管理员证明,雪豹也是一个传奇的跳跃者。Ognev回忆说,他曾看到一只雪豹在“上坡的沟渠上跳跃了不少于15米”。尽管这显然是夸大其词,但有可靠的报道称,雪豹能跳6米。1903年,第一只到达美国的雪豹从布朗克斯动物园的围栏中爬过天窗逃出,不得不被击毙。雪豹又长又粗的尾巴在攀爬和跳跃的过程中被用作平衡器官,还能帮助其在追逐猎物的过程中迅速转弯保持平衡。
      众所周知,雪豹在圈养中变得异常驯服和温和,它们经常与饲养员形成密切的联系。国际雪豹信托基金会的HelenFreeman引用一位匿名作家的话说:“在圈养动物中,它是迄今为止大型食肉动物中最温顺而安静的,连美洲狮也不例外。但与美洲狮不同的是,它是一种嗜睡、安静的动物,就像一只家猫”。在野外,它似乎也是大型猫科动物中攻击性最低的一种。雪豹攻击人的记录很少,它们很容易放弃对家畜的捕杀,即使只是一个挥舞着棍子的孩子。雪豹很少自卫,有很多雪豹被原本手无寸铁的村民殴打或用石头砸死的记录。苏联的一份报告描述了一只雪豹如何进入高山牧场的羊圈。“一听到羊圈里的骚动,牧羊女便冲了进去,抓住动物的尾巴,大叫着把它从受伤的羊身上拖开。雪豹没有尝试保护自己,被赶到现场的牧羊人杀死”。 Helen Freeman认为,由于雪豹与人类的接触直到近些年一直非常有限,它可能还没意识到人类是一个致命的对手。
      Distribution
      雪豹只分布于亚洲中部的高山地区。它的分布范围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起,向西沿着锡金、不丹、尼泊尔和印度的喜马拉雅山脉延伸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喀喇昆仑和兴都库什山脉。从那里,它的分布范围向东北延伸,越过前苏联和中国的帕米尔山脉和天山山脉,穿过蒙古的阿尔泰山脉和杭爱山脉,直至贝加尔湖附近的萨彦岭(图46)。雪豹在历史上的总分布范围超过250万平方公里,但并不是在这一范围内都有发现。其栖息地的核心区域沿着狭长的山脉,因此种群被分割成块状分布和孤岛状分布,嵌在广阔的荒漠高原中。目前估计,雪豹栖息地的面积为120万至160万平方公里。


      IP属地:江苏4楼2021-01-22 23:43
      回复
        Ecology and behavor
        除了是一种高海拔动物,雪豹是名副其实的攀岩专家,它们通常生活在地形崎岖的区域,这些地区的地形被悬崖、山脊和峡谷所割裂。在喜马拉雅山脉,典型的雪豹栖息地是林线以上的破碎的、植被稀少的、干燥的高山草原。在尼泊尔的Langu峡谷,戴有无线电项圈的雪豹倾向在悬崖上和丘陵地上休息,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坡度超过40°的地区活动。在拉达克的Hemis国家公园,一只戴着无线电项圈的雪豹也表现出类似的偏好,喜欢在陡坡上的碎石区,避免在平坦的地形上活动。在中国青海省和甘肃省昆仑山东部的低海拔地区,雪豹会利用那些割裂山脉的山谷中宽阔而平坦的地面。
        夏季,雪豹的活动范围从海拔2743米左右到雪线5488至6097米。登山者曾在海拔5,792米以上的地方看到过雪豹的足迹。然而,这些大猫在较低的海拔地区也有发现;在一些地区,它们生活在600至1500米的地方。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雪豹分布的其他地区,冬季的深雪迫使野生动物在较低的海拔地区寻找食物和栖息地,每年这个时候,雪豹会跟随猎物到海拔1,219米或更低的地方。
        除了人类,雪豹唯一的竞争对手是狼。在喜马拉雅的低海拔地区,雪豹的分布偶尔会与普通花豹重叠,有时也会与豺(dhole)重叠。有一次,在Hemis国家公园拍摄野生动物纪录片的制作人看到一只雪豹从四只豺的豺群中抢走了猎物。这群豺在黄昏时分趁着暴风雪杀死了一只家羊,当这只瘦弱的雪豹出现时,豺群正要开始进食。豺离开了,在一旁看着,与此同时,雪豹叼起尸体,拖到山谷对面的岩石上。豺群在远处跟随,边观察边吼叫,但并没有试图夺回猎物。与豺或花豹相比,狼更频繁地使用高海拔栖息地,因此与雪豹的竞争更为直接。在Hemis国家公园,Joe Fox和CheringNurbu在翻越一座海拔4878米的山口时,看到一对狼在夏季用于放牧家牦牛的开阔草地上移动。“两只狼越过1.7万英尺的山脊线,从Zanskar河峡谷高处的一望无际的开阔草甸上轻松地小跑而来。仿佛是施了魔法,草原突然活跃起来,在狼的周围几百码处,土拨鼠从洞穴里迅速地爬出来,依靠后腿支撑高高地站起来,发出高亢的警报声,互相警告狼的存在。”据Fox介绍,在拉达克的许多地区,人们认为狼对家畜的威胁比雪豹更大。
        雪豹是一种陆栖的猎手,在黎明和黄昏(crepuscular)时分最为活跃,尽管它可能在白天或夜晚的任何时间进行狩猎。在没有人类干扰的地区,它经常在白天进行捕猎;在以家畜为主要食物的地方,由于需要避免遭遇人类,它往往更倾向在夜间活动。狩猎中的雪豹会利用岩架、悬崖以及丘陵山地中任何可以利用的掩护物来靠近,以便进行攻击。它经常从上方接近,大多数目击者关于雪豹猎杀或猎杀尝试的描述都说明了这种狩猎策略。GaryAhlborn在尼泊尔的Langu峡谷观察巴拉尔羊,即岩羊时,看到了一场壮观的追逐战,一只雪豹在陡峭的岩石坡上追逐一只雄性岩羊:在追逐了大约一百码之后,豹子迅速向前扑去,用左前爪和下颌抓住了雄岩羊的左侧臀部。打斗使得一团皮毛飞向空中。岩羊的后背几乎摔在地上,膝盖弯曲着转入斜坡,承受着雪豹的撕咬。雪豹的势头逼得它径直冲下山坡,四肢全部离开地面并伸开。雪豹长长的尾巴甩向空中,绕向左侧,使其向岩羊的方向大幅扭转,重新获得了控制权。
        关于天气对雪豹捕猎的影响,目前所知不多,但有猜测认为,雪豹在雨雪天气里捕猎更成功。E. P.Koshkarev曾在天山山脉跟踪雪豹的踪迹,他认为“恶劣天气下能见度下降,使捕食者更容易接近猎物”。自然学家和猎人经常评论说,雪豹倾向于在大雪后不久就捕猎。目前还没有人对这些观察结果进行量化,但新鲜的降雪有助于大猫悄悄地移动,因此可能更容易在陡峭的岩石斜坡上接近猎物。
        深厚的积雪似乎并不妨碍雪豹的行动,但它们会利用山羊和马的足迹,甚至是野猪和兔子的脚印,来避免踩在新鲜的积雪上。当没有可用的足迹时,雪豹会在可能深85厘米的雪地里长途跋涉。在天山,科学家追踪了一只雪豹的足迹,它在雪地里走了10公里,没有停下来休息。积雪太深,以至于在有几处雪豹的爪子已经陷入了43厘米的深度,并且腹部在雪地上形成了一条沟痕。
        雪豹通过沿着动物的足迹和其他的自然地貌特征行走来寻找猎物。它们会利用牲畜、野生动物和人类开辟的足迹;有一次,一只雪豹甚至利用了一位正在研究它的科学家的滑雪道。它们也会沿着河流梯田、山脊线、谷底和深沟的河床行走,而避免穿越大面积的开阔地带。这些大猫会走一条更长、更迂回的路线,而不是穿过开阔而连续的地形。
        虽然狩猎中的雪豹似乎普遍不喜欢穿越开阔的地形,但最近来自蒙古大戈壁国家公园附近阿尔泰山脉的信息显示,这些大猫确实穿越了非常广阔的沙漠和草原。一只扩散中的戴无线电项圈的雄性雪豹在一个孤立的山丘被追踪到。为此,它不得不穿越大约30–40公里的开阔草原。研究人员怀疑它是一夜之间完成这一举动的。一头雪豹竟然能穿越如此广阔的开阔地带,这一意外发现促使研究人员对邻近的几个孤立的山丘进行了调查。这些地点都发现有大量的雪豹痕迹,以擦痕和粪便的形式存在。为了到达这些遥远的落脚点,大猫不得不穿越20–65公里的开阔草原或沙漠。研究人员推测,这些山丘和丘陵形成了贯穿沙漠的“走廊”,雪豹利用这些岩岛在遥远的山脉之间迁徙。


        IP属地:江苏5楼2021-01-22 23:44
        回复
          Feeding ecology
          在印度的一些地方,雪豹被称为bharal-mar或bharal-hai,意思是“岩羊杀手”,在雪豹的大部分分布区域,岩羊和羱羊是其主要猎物。雪豹还吃赤羊和盘羊、野驴、麝、野猪、羚羊和捻角山羊,以及较小的猎物,如土拨鼠、鼠兔、野兔、穴兔、野鸡、灰山鹑和雪鸡。它们并不厌恶腐肉,也会捕杀饲养的绵羊、山羊、牛、马、牦牛和狗。雪豹也吃草和树枝,有几位作者提到发现过完全由柳树枝或其他植物组成的粪便。
          这种吃植物的习性似乎在雪豹的整个分布区都是如此。在巴基斯坦,超过22%的粪便中被检测出含有植物成分,而在拉达克,50份粪便中有一半以上含有植物成分,包括柳树和水柏枝属(Myricaria)的树枝。在拉达克Hemis国家公园的另一项研究发现,41%的雪豹粪便中含有植物残渣。173份粪便中的25份完全由匍茎水柏枝(Myricaria germanica)组成,这是一种60–250厘米高的灌木,属于柽柳科。GeorgeSchaller还注意到,在天山西部的某个保护区的雪豹粪便中,含有的柽柳(Tamarix)树枝数量与通常情况不同。虽然所有种类的猫科动物都会吃少量的植物,但没有报道说有其他哪种猫科动物会吃如此大量的绿色植物。一般认为,猫科动物将草和其他植物材料以帮助消化或排便。雪豹吃如此大量植物的习性,可能与消除寄生虫有关,或者可能听起来怪怪的,是为了补充饮食。有趣的是,这几种相关的柽柳科种类被俗称为“甘露植物(mannaplants)”,因为它们会产生一种营养丰富、可食用的分泌物。
          岩羊是雪豹在尼泊尔西部Langu山谷的主要猎物,尽管也有猎取塔尔羊的情况。在发现的12只猎物中,有7只是岩羊,5只是塔尔羊;除有2只外,其他都是成年猎物。在Langu,重20公斤的亚成年雪豹杀死了重达55公斤以上的成年雄性岩羊,约为自身体重的3倍。一份对粪便的分析表明,雪豹还吃小啮齿动物、鼠兔和猎鸟。
          在印度西北部、尼泊尔和西藏部分地区,岩羊也是雪豹的主要食物。在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的Chitral地区,那里没有岩羊,雪豹冬季的食物大致由捻角山羊和家畜对半组成。在蒙古,雪豹的饮食中,羱羊占大多数(60–70%),土拨鼠占15–20%,家畜不到5%。
          在中国的塔什库尔干保护区西部,在春季,60%的雪豹粪便中含有岩羊的残骸,29%的雪豹粪便中含有土拨鼠的皮毛和骨头。粪便中还含有羱羊、野兔、雪鸡、草和家畜的残骸。在这种时候,家畜在雪豹的食物中的占比并不突出,对家畜的捕食多发生在深冬,不过保护区内家畜的主要捕食者是狼。在中国的青海省和甘肃省,雪豹的夏季食物由30%至45%的野生有蹄类组成,主要是岩羊。在一些地区,土拨鼠比有蹄类更重要,占夏季食物的36%至65%。粪便还显示,雪豹偶尔会吃野兔、鸟类、鼠兔和草。
          有一种说法是,雪豹最喜欢捕食成年雄性有蹄类,尽管这种假设很难评估,因为在猎物种群中每种性别和年龄等级的比例往往不为人所知。在尼泊尔西部的一个岩羊和塔尔羊的小样本中,被杀死的10只成年猎物中有6只是雄性。类似地,Dang报告说,7只岩羊中有6只是雄性;2只羱羊也是雄性。在俄罗斯,48只羱羊中,有39只是雄性,而且大多数猎物在五岁以上。在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11只被杀的捻角山羊中有9只是雄性。
          雪豹也会捕食家畜,但其影响因地而异。对家畜的捕食通常只限于攻击单独放牧的动物,除非大猫设法进入山羊或绵羊的棚内。在这种情况下,它往往会杀死几只动物。Mallon报告了一个例子,一只雪豹通过通风孔进入牲畜棚,杀死了34只绵羊和山羊。一些雪豹在攻击牲畜后被村民杀死,这些杀戮可能是这种大猫的重要死因。
          Mallon在拉达克的观察提供了雪豹与牲畜和人互动的一个案例。他报告说,“1983-84年冬季,印度河谷中部地区40个村庄中有15个受到雪豹袭击,达20次,比往常更多”。这些攻击导致一头牦牛和至少九十五只绵羊和山羊死亡。一只带着两只幼崽的雌性雪豹至少对八次袭击负责。为了应对这些牲畜的损失,村民至少杀死了五只雪豹,包括一只雌性雪豹和两只幼崽。
          家畜在雪豹食物中的比例随季节变化。在尼泊尔的Langu河谷等地,由于没有村庄,也没有家畜,雪豹全年都在捕食野生的有蹄类动物。在其他地区,家畜构成了雪豹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常只在冬季的三到四个月里。然而,冬季雪豹造成的牲畜损失可能很显著。在蒙古,Schaller所在的200平方公里研究区种,有8个居民家庭在1990年因雪豹而损失了13只绵羊和山羊、16匹马和7头牦牛。虽然这些损失看似不大,但却相当于居民马匹的17%和牦牛的11.9%。在蒙古,雪豹对家畜的捕食并不与其丰富度成正比,似乎仅仅对马匹造成了不相称(过大)的伤害,这或许是因为马匹和牦牛被允许在山中游荡,而绵羊和山羊则被其主人看管。一位拥有大约300匹马的牧民,在8个月内有21匹马被雪豹咬死,其中19匹是马驹。
          在尼泊尔Manang地区(Annapurna保护区),在一项关于雪豹的调查中,95%的受访者对雪豹持负面态度,因为其曾有捕食家畜的历史。人们认为雪豹是害兽,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建议,减少损失的最好办法是消灭雪豹。在Manang,大多数村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年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0美元。该地区的人们以自给自足的农作物和牲畜养殖为生,每户平均拥有26.6只动物,其中三分之二是山羊。接受调查的家庭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报告说,雪豹造成过牲畜损失;家庭平均损失约为全国平均收入的四分之一。一些家庭遭受了毁灭性的损失。一户家庭损失了两匹马,价值约为全国平均收入的五倍,另一户家庭在一次袭击中损失了11只山羊。对Annapurna保护区内雪豹捕食牲畜情况的进一步深入评估表明,存在着捕食“热点”。这些地点的损失有时会在短时间内超过牲畜数量的14%至20%。相较于体型较大的牦牛,山羊和绵羊更容易受到伤害,尽管(体型较大的)马匹也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和其他猫科动物一样,雪豹在发动最后的攻击之前,会尽可能地接近猎物。它们充分利用崎岖不平的地形来隐藏自己的接近,然后依靠出其不意和自身的运动能力来捕捉猎物。很少有目击者描述雪豹在陡峭的地形上的捕猎或移动,但GaryAhlborn生动地描述了他在尼泊尔一个极其崎岖的地区短暂地瞥见雪豹追逐的情景:雪豹慢慢向西移动,越过Tillisha溪。它没有使用平坦的小路,而是停留在离陡峭的悬崖边缘一尺之内的地方。走了一百英尺后,雪豹停了下来,耳朵向前翘起,紧紧凝视着下面的河水,仿佛在跟踪猎物。然后,这只大猫跳了下来,不知为何紧紧抓住陡峭的厚岩块,轻松地从百尺悬崖上穿越下来,来到下方的岩石瀑布上。
          雪豹在穿越山坡或山腰追逐猎物时,会利用这种灵活性。它们似乎比大多数其他大型猫科动物更倾向于追逐猎物;一些观察者注意到它们的追逐距离为200至300米。可能是在陡峭的岩石地区,从上方攻击的捕食者从最初的下坡势头中获得了优势。即使是脚步最稳健的猎物,在这种陡峭的地形上逃命时也可能会跌倒,而通过继续追逐,雪豹仍然能够从任何这样的错误中获利。
          雪豹会咬住猎物的喉咙或颈部,将其杀死。雪豹的进食行为有多种:猎物可能会被去掉内脏,也可能不会,大猫可能会开始吃尸体上的几乎任何地方。它可能会把猎物转移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也可能会保护尸体不被秃鹫和乌鸦等食腐动物吃掉。在尼泊尔,戴无线电项圈的雪豹吃光了尸体的所有可食用部分,而且它们不会掩盖猎物的残骸。
          圈养的雪豹每周被喂食6至27公斤的食物,最常见的是每天1.5公斤。在野外,一只成年岩羊为一只雪豹提供3至5天的食物,在尼泊尔,戴无线电项圈的雪豹有时与一只猎物呆在一起长达一周。然而,一只雌性和她的两只幼崽在不到四十八小时内就吃掉了一只成年岩羊。根据尼泊尔地区戴无线电项圈的雪豹的运动模式,Jackson和Ahlborn估计,这些大猫大约每十到十五天就会杀死一只岩羊大小的猎物,或者说每年杀死二十四到三十六只这样大的猎物。在大型猎物欠丰富的地区,雪豹通过猎杀更多的小型动物如土拨鼠来生存。据Schaller估计,在阿尼玛卿山(青海省东南部),一只雪豹夏季食物中45%的肉来自于土拨鼠(平均重量:5–6公斤)。在冬季,当土拨鼠冬眠时,对雪豹食物的贡献被增加对岩羊或家畜的捕食所取代。


          IP属地:江苏6楼2021-01-22 23:46
          回复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雪豹生活在冬季极为严寒的栖息地,可以预测的是,由于最佳天气和猎物获取的月份有限,它们的交配季节会受到很大限制。人工饲养的交配时间为1月至6月,但大多数发生在1月和2月。427只圈养雪豹的出生记录显示,89%的出生发生在4月、5月和6月,其中一半以上(54.3%)发生在5月。雪豹在大型猫科动物中是不寻常的,它有一个明确的出生高峰期(图47)。几乎没有其他种类的猫科动物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的生育高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幼崽可能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出生,尽管出生时间往往与猎物丰富的时期相吻合。

            在Langu峡谷,对气味标记和叫声的观察表明,发情期在1月至3月之间,2月下旬达到高峰。在拉达克,交配季节被认为是3月下旬和4月,因为牧羊人报告说,他们在这几个月期间听到雪豹夜间的叫声。同样,在尼泊尔,GeorgeSchaller被告知,他在3月听到的响亮的叫声是雪豹寻找配偶时发出的。与普通的花豹和许多其他猫科动物不同,如果一窝幼崽死亡,圈养的雪豹很少会重新发情和重新交配。
            一些人工饲养的数据表明,发情周期取决于日长(光周期),特定地区的雪豹倾向于同步发情。这种模式,以及雌性每年只有几天的接受期,很可能影响雄性对雌性的竞争水平,并可能对社群系统产生深远影响。在大多数猫科动物(如老虎、美洲狮和豹猫)中,雌性独自生活在单独或部分重叠的家域内,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进入发情期。在这种情况下,一只雄性能够垄断与几只雌性的交配,因为它永久地捍卫着一块足够大的领土,包括所有雌性的家域,并确保它定期访问每只雌性,以监测其繁殖状态。然而,在猎物丰富的地区,雪豹的分布密度高得惊人(每100平方公里5到10只)。当一个地区的所有雌性同时成为性接受者时,任何一只雄性不可能垄断与几只雌性的交配。当雌雄双方发现对方并经过求偶和交配时,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让雄性找到另一只雌性并与之交配,因为她很可能已经被另一只雄性授精了。在这种情况下,雄性维持独占的家域或试图垄断与几只雌性的接触是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因此,雄性之间的家域可能会有相当大的重叠。
            据报道,发情持续时间从2天到12天不等,但对2至3天内反复交配的观察表明,发情高峰期较短。圈养观察表明,发情期通常持续五到八天。表明发情的一个良好指标是翻滚行为的增加,发情的雌性在翻滚时间上有显著增加。在动物园里,有些个体会繁殖,有些个体不会,有时可以通过行为上的微妙差异来区分成功和不成功的繁殖者。繁殖成功的雄性和雌性更活跃,花更多的时间梳理,相互交流,巡视它们的围栏。交配发生在三到六天的时间里。夫妻交配频繁,一天可能有十二到三十六次,交媾持续十五到四十五秒。在交配过程中,雌性通常以典型的猫科动物前凸的姿势趴在肚子上,尾巴拱起并转向一侧。雄性在交配时通常咬住雌性颈部的皮肤,在交配结束时,它会发出响亮而刺耳的叫声。
            在野外和圈养环境中,大多数幼崽都是在5月和6月出生,经过94至103天的妊娠期。利用国际雪豹种群手册中报告的67个圈养雪豹的妊娠期数据,Blomqvist和Sten计算出58%的妊娠期为94至98天,其中19%为97天。幼崽数量从1只到5只不等。在一份对203只圈养出生的幼崽的检查中,平均产仔数为2.2只。2只幼崽的有97只,3只的有60只,1只的有40只,4只的有6只。
            雪豹幼崽出生在僻静而隐蔽的巢穴中,通常是一个山洞或岩石缝隙。据报道,雪豹母亲会用她柔软的腹毛铺垫洞穴,有记录显示,在四川发现的一个洞穴中,覆盖着蜕落的毛发,深度达1.27厘米。初生的雪豹体重为320至567克。幼崽出生时盲目而无助,生下来就有一身厚实的皮毛来隔绝严寒。它们大约在七天大的时候睁开眼睛。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幼崽出生后的第一周内,母亲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洞穴里梳毛、哺乳或休息。这种行为在野外也能看到,Langu峡谷中一只无线电标记的雌性在幼仔出生后的几周,大大减少了自己的活动,呆在洞穴内或附近。雪豹幼崽的体重增加得很快,前几周每周增加300到500克。当它们大约4周半大时,在母亲离开洞穴时,它们开始挤在一起。这时也是雪豹幼崽开始出现社会性和独处性游戏的最初迹象,它们会独自或一起打滚,在空中挥舞爪子或互相拥抱。五周大时,雪豹幼崽的体重为2.5至3公斤,能够站立行走。在这个年龄段的圈养雪豹中,它们刚开始吃固体食物,母亲现在开始花更多的时间离开洞穴。两个月时,动物园饲养的雪豹幼崽体重约为4公斤。到了十周大,它们被断奶,体重6到6.5公斤。
            关于雪豹幼崽何时开始跟随母亲外出,没有任何一条野外观察信息。幼崽在出生后的头两个月可能会被关在洞穴里,可能在两到四个月大的时候开始跟随母亲。GeorgeSchaller在Chitral的一个山羊尸体上看到了一只估计约四个月大的幼崽和它的母亲。
            像所有的大型猫科动物一样,年幼的雪豹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都要依赖母亲。文献中多次提到,夏天出生的雪豹幼崽在整个冬天都会和母亲一起出行。在Langu峡谷,一只被无线电标记的雌性雪豹和它18个月大的女儿连续三天被发现在一起;一个月后,这只母雪豹生下了一窝新的孩子。女儿继续使用母亲的部分家域,直到新的幼崽一岁。此后她是否继续留在这里不得而知,因为研究已经结束。
            随着幼崽的成长,养育幼崽的营养需求也在增加,一只有两只6到8个月大的幼崽的雌雪豹,需要杀死的猎物是没有幼崽的两倍。这时幼崽已经开始学习捕猎,但它们对母亲来说,可能更多的是阻碍而不是帮助。Jackson和Ahlborn能抓住机会瞥见一只雌性和她的两只一岁大的幼崽在偏远的山区移动。雌雪豹“四处闲逛,而幼崽们什么都做,除了在她身边闲逛之外。它们在嬉戏。它们互相追逐,在陡峭的山坡上翻滚。它们跟踪想象中的羊群。它们又蹦又跳,像小猫咪一样玩耍,而它们的母亲则在一旁垫着脚,很清楚上面山坡上的小群岩羊”。
            显然,雌雪豹必须不辞辛劳地喂养它们成长中的幼崽。当幼崽还小的时候,母熊需要丰富的、局部的食物供应,因为母亲不能长时间不照顾它们。当幼崽长大些后,它们可以和母亲一起旅行,但母亲必须捕捉两倍于正常数量的猎物来喂养它们。考虑到幼崽对母亲狩猎工作的潜在破坏性影响,带着块头大却未独立的幼崽的雌雪豹必须花大量时间去捕食,因此,关于雪豹屡次杀害家畜的报道常常提及一只雌雪豹和它的半大的幼崽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雪豹大约在两到三岁的时候就会性成熟,但雌性往往在四岁的时候才会产下第一胎。雌性在人工饲养中的平均寿命是9.6年,但科罗拉多州Cheyenne山动物园的一只雌性在产下一窝幼崽时至少有18岁。雄性在与雌性差不多的年龄达到性成熟,但同样要到4岁左右才开始成功繁殖。很少有超过11岁的雄性能成功地繁殖后代。圈养雪豹已经有活到21岁的。
            目前没有关于雪豹扩散的资料,许多生物学家担心近亲繁殖的可能性,因为这些猫科动物被限制在山地丘陵和高山山脉中。小规模的雪豹种群生活在岛屿状分布的山脉栖息地上,位于鲜有分布的广袤平原中,其中一些种群距离下一座山脉有数百公里或英里。不过,有一些传闻资料表明,雪豹能够穿越大片不适宜的栖息地。1958年在哈萨克斯坦东部记录到的一个案例中,在巴尔喀什湖北岸的山上观测到一只雪豹。而最近的雪豹栖息地在600多公里外,所以这只大猫至少要走这么远,可能还要更远。20世纪60年代,有人在同一地区看到另一只雪豹。还有一些其他的记录表明,雪豹被发现在离它们经常出没的地区150到200公里的地方,考虑到这些移动记录一定比它们实际出现的次数稀少得多,似乎有理由认为雪豹事实上可以穿过不适合它们长期居住的栖息地进行长途旅行。最近在人烟稀少的蒙古戈壁沙漠的工作表明,雪豹会穿越宽达65公里的平坦开阔的山谷。每十年只需有几只成功的扩散者,就能显著提高种群持续存在的概率,并减轻隔离导致的有害的遗传影响。


            IP属地:江苏8楼2021-01-22 23:49
            回复
              Status in the wild
              所有迹象表明,雪豹从来都不是很常见。在历史上,它们可能以较高的密度分布在块状的理想栖息地中,但总数量可能一直很稀少。目前全世界雪豹的数量估计为4,500至7,500只,但被分散成许多较小的亚种群,散布在大约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今天,大部分雪豹栖息地位于中国,以前的雪豹分布图往往包括整个青藏高原。然而,GeorgeSchaller近期对青海和甘肃的调查资料表明,在这两个省23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雪豹只占据了10%左右。Schaller补充说,“经常为了保护牲畜而进行的捕猎,使大多数地区的雪豹数量减少,并消灭了当地的种群”。他认为,目前无法估计中国雪豹的总数量,不过在他看来,“我会猜测中国至少有2000只雪豹存活”。
              最近在雪豹分布的其他地区进行的状况调查表明,各地区的雪豹数量都很低。1987年对巴基斯坦罕萨北部的考察发现,在保护区以外几乎没有雪豹存在的迹象,即使在Khunjerab国家公园(2,600平方公里)内,也只发现了五处擦痕。然而,挪威生物学家PerWegge在1988年对Khunjerab国家公园的评估报告中说,雪豹、岩羊和羱羊在公园里很常见。Wegge认为,“相对密集的羱羊和岩羊种群提供了良好的猎物基础,再加上大量的家畜和最佳的栖息地条件,如果公园里存在亚洲最密集的雪豹种群,也不足为奇。”据Wegge介绍,公园内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受到狩猎或栖息地恶化的威胁。Wegge估计,雪豹杀死了该地区大约10%的家畜,但他没有发现任何当地人集中迫害的证据。
              1980年至1986年期间,DavidMallon在拉达克对雪豹进行了六次调查,在最好的栖息地,他估计每一百平方公里有两到四只雪豹。对于整个拉达克地区,总面积超过5.8万平方公里,他估计至少有一百只雪豹,但可能不到两百只。Mallon在这六次旅行中形成的总体印象是,在调查期间,拉达克的雪豹数量变化不大,他没有看到其他地区报告的雪豹数量下降或急剧增加的证据。
              在尼泊尔,雪豹主要被限制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的地区,数量最多的是在西部。全国约有25%的地区被认为是潜在的雪豹分布区,但只有一小部分受到保护,65%的雪豹种群生活在现有公园和保护区的边界之外。面积最大的适合雪豹的栖息地在Dolpo、Mugu和Humla地区,特别是西藏边境一带。该地区被包含温带或亚热带森林的深河谷分割成较小的分区,这可能减少了雪豹及其猎物的东西向移动。未受保护的栖息地对尼泊尔雪豹种群的生存至关重要,数量为350至500只。
              雪豹在西伯利亚是罕见的,但在过去的二十五年至三十年中变得更加常见。大约有八十只雪豹生活在阿尔泰山、西萨彦岭和东萨彦岭周边的山区。雪豹最大的种群之一被认为是在俄罗斯,有人估计其数量高达2000只。根据在天山北部和中部收集的实地数据推测,Spitsin和Koshkarev估计,1988年在吉尔吉斯斯坦105200平方公里的栖息地内有600只雪豹。保护区内提供了一些保护,但新的经济发展计划可能会影响到野山羊的状况,从而影响到雪豹。
              1989年至1990年,GeorgeSchaller和他的同事四次前往蒙古,发现大部分雪豹集中分布在跨阿尔泰戈壁和阿尔泰山脉的崎岖低矮的荒漠地带。他们的总体印象是,大约有一千只雪豹可能还生存在蒙古。蒙古是西方富有的战利品猎人的热门目的地,为了射杀羱羊和盘羊。事实证明,从这些狩猎中赚取的收入是国家外汇的重要来源;1985年,蒙古政府通过狩猎赚取了100多万美元。随着绵羊和山羊狩猎的成功,蒙古人开始寻找其他可以限量狩猎的物种,并于1986年提出了在南戈壁游猎雪豹的计划,每年配额为5只。猎杀一只雪豹的费用为11200美元,如果雪豹受伤,费用为7840美元。其他动物也同样被列为猎物,但它们的战利品费用要低得多:野驴,1970美元;黑尾羚,750美元;猞猁,660美元;狼,200美元。虽然雪豹被列入CITES附录Ⅰ,但蒙古人民共和国不是CITES协议的签约国。因此,蒙古国能够发放狩猎和出口雪豹的许可证;但是,在狩猎过程中获得的任何战利品雪豹(或野驴)都不能进口到美国、欧洲或其他CITES签约国。虽然这些狩猎活动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但似乎没有多少猎人成功地捕获到一只雪豹。1988年和1989年没有雪豹被射杀,1990年只有一只被人捕获。现在狩猎雪豹不再被允许。
              影响雪豹生存的主要威胁似乎是其天然猎物的丧失和与人类争夺家畜的冲突。在大部分的雪豹分布区,武器是很常见的,并且雪豹的所有猎物,即使是那些体型如土拨鼠大的猎物,也会受到相当大的狩猎压力。此外,与其他大型猫科动物相比,雪豹在受到人的威胁时,显得异常被动,很容易被追杀。在村民饲养牲畜的地区,饲养的山羊和绵羊往往是雪豹冬季的重要食物组成部分。这导致这种大猫与村民发生冲突,每年都有许多雪豹因偷猎牲畜而被杀害。
              自1983年以来,雪豹在CITES的所有签约国都得到了充分的法律保护,但这种保护基本上是形同虚设。但像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这样的国家既没有资金也没有人员来执行法规,雪豹及其猎物往往在和人遭遇时就被射杀。
              毫不奇怪,雪豹那深邃而华丽的皮毛一直以来都备受青睐。然而,由于这种猫科动物的天然稀有性,市场上的雪豹皮毛从来没有像普通花豹或美洲豹那样多。虽然大多数有雪豹种群的国家都签署了CITES协议(该协议禁止濒危物种的商业贸易),但皮毛市场上仍有皮毛和外套出售。一件由6至10张皮制成的全皮大衣,售价仍超过6万美元。1988年和1989年,在加德满都的旅馆皮草店和迎合游客的商店里,雪豹皮毛和全皮大衣都有出售。这些大衣远远超出了大多数当地人的财力,主要是为外国游客市场设计的。店主们确信雪豹大衣可以很容易地走私出国,并提供在非法大衣上缝合人造毛皮,将毛皮装入华丽的枕套中,或伪造文件,说明大衣是旧的,早于CITES协议。
              苏联解体后,盗猎雪豹及其猎物成为一个重大问题。1992年至1993年,对雪豹、猞猁、绵羊和山羊的皮、角和骨头的需求急剧增加,价格跃升到以前的30到150倍。1993至1994年冬天,雪豹皮的售价为500到2000美元,是吉尔吉斯斯坦最低年收入的60多倍。即使是雪豹的重要猎物——灰鼫鼠的皮,每张也卖到了3美元。据吉尔吉斯斯坦国天山高山物理地理研究站的EugeneKoshkarev介绍,目前的盗猎程度可能是苏联解体前的3至4倍。野生动物的主要市场在俄罗斯,在外国游客中;不过,盗猎商人也会进行野生动物皮毛和身体部位的交易,对陷阱和枪支的需求也在持续。
              据中国动植物园协会的Tan Bangjie教授介绍,雪豹皮毛在中国并不是特别值钱,但雪豹骨作为虎骨和豹骨的替代品,却有入药的需求。在西藏自治区,一只雪豹的骨头可以为村民带来190美元之多,而一张皮毛只能带来9到18美元。生物学家Rod Jackson认为,“除非在中药中找到使用雪豹骨或虎骨时的替代物,否则,这些物种将面临一个黯淡的未来。”
              Status in capacity
              雪豹的圈养种群是对珍稀物种进行良好的圈养管理的典范。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机构之间出色的合作和信息共享的记录,以及赫尔辛基动物园的LeifBlomqvist精心保存记录的历史。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该物种从人们对其知之甚少、难以人工繁殖,发展成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少数几种人工种群在数量和基因上都有保障的猫科动物之一。现在,雪豹的人工饲养繁殖非常成功,自1980年以来,人工饲养的种群数量经历了一次爆炸性增长。Blomqvist在1976年创办了雪豹登记册,1984年实施了物种生存计划(SSP),当时种群还在不断扩大,30只野生捕捉的雪豹在种群中仍有很好的代表性。雪豹登记册每半年出版一次,提供每只个体的繁殖历史和谱系信息,以及圈养种群的变化情况。据估计,一个管理良好的圈养种群约230只雪豹,可在200年内保持近90%的原始遗传变异。全世界圈养的雪豹有500多只,圈养种群分布在许多动物园,为预防疾病或自然灾害提供了保障。大多数雪豹夫妻一生只允许产两到三胎,目前北美的动物园每年只需要二十五到三十只幼崽就可以维持稳定的种群。


              IP属地:江苏9楼2021-01-22 23:52
              回复
                Social organization
                过去,有几位作者提出,雪豹是成对旅行和捕猎的,尽管很少提到有关个体的性别、年龄和繁殖状况。最近对无线电项圈标记个体的研究表明,这种关联是罕见的。在尼泊尔,Jackson的无线电追踪研究表明,除了带着幼崽的雌性和交配中成对的雪豹外,雪豹都是独居的。无线电定位还显示,即使5只戴无线电项圈的雪豹都在使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它们通常也会在相隔至少2公里的地方休息。同样,在蒙古,同一天无线电项圈标记的雪豹之间的平均距离从1.3公里(雄性之间)到4.8公里(雄性和雌性之间)到7.8公里(雌性之间)不等。
                尽管在猎物稀少的地方,猫科动物的活动范围可能很大,但关于雪豹的家域大小的资料很少。在一般的猫科动物中,成年个体会定期巡视并更新其整个家域内的气味标记,通常每两到四周一次。在许多雪豹出没的地区,出现足迹的间隔时间要长得多,这说明它们的活动范围非常大。在当地猎物丰富的地区,家域面积小得惊人。在尼泊尔的Langu峡谷,一只成年雌豹在38.9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养活了自己和一到两只幼崽。她的独立的亚成年女儿使用了19.7平方公里的区域,这是她母亲的家域的一个子集。同一地区,一只亚成年雄性使用的范围为22.7平方公里。在拉达克的Hemis国家公园,一只雪豹在冬季两个半月的时间里使用了l9平方公里的区域。同样,根据少量的无线电定位,Annapurna保护区的两只成年雌豹在冬季使用了21和22平方公里的范围。同一地区的一只成年雄豹使用的范围是13.9平方公里,这显然低估了它的家域。
                使用传统的地面遥测定位进行测量时,蒙古境内带无线电标记的雪豹的家域从14至142平方公里不等。然而,当包括卫星位置时,一只雌性雪豹的家域从58平方公里增加到最低1,590平方公里,这比以前所报告的任何家域都要大一个数量级。卫星追踪数据还显示,蒙古的雪豹每天移动距离普遍超过12公里;一只雌性雪豹一天内移动了27.9公里。这些距离比其他研究报告的距离要大得多,但很明显,如果没有卫星跟踪,家域面积被低估的可能性是巨大的。对带无线电标记的雪豹进行监测的少数研究都报告了当使用传统方法时,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确定大猫的位置,表明它们使用更广的区域。家域究竟有多大尚不清楚,但如果蒙古的卫星数据有任何迹象表明,雪豹一直在极其广阔的范围内寻找猎物和配偶。
                鉴于雪豹生活在偏远而崎岖的地区,对该物种种群的密度估测寥寥无几也就不足为奇了。大多数估测都是基于对痕迹的解释——足迹、擦痕、粪便或其他痕迹,因此可靠性各不相同。然而,在许多地区的调查表明,雪豹的分布密度很低,但在某些地区可能很集中。其中一个这样的密度“热点”是Langu山谷,那里的成年和亚成年雪豹的密度估测为每100平方公里5至10只。同样,在Annapurna保护区的Manang地区,密度达到每100平方公里5至7只成年雪豹。中国雪豹的一个“热点”是在青海省西北部,5个农民在短短60天内从一个地区偷猎了14只雪豹。然而,在俄罗斯、中国和拉达克的广大地区,雪豹的密度要低得多,大约在每100平方公里0.5至1只之间。
                雪豹使用各种间接和直接的交流方式。它们的发声方式与其他猫科动物相似,只是它们不会发出呼噜声。此外,雪豹不像狮子、老虎、美洲豹和花豹那样咆哮,但它们会发出呜呜声、嘶嘶声、低吼声和噗噗咆哮声。雪豹会发出轻柔的“呼哧呼哧”的问候声和平息声,并有丰富的猫一样的喵喵叫声。两种性别都有一种“主”叫声,被描述为“刺耳的叫声”。这种叫声是雌性在发情期使用的,可能有助于雪豹之间互相定位。在Langu峡谷,生物学家在冬季交配季节听到了雪豹的叫声。这种叫声传得很远,在河水的轰鸣声中也能听到。大部分的叫声似乎发生在晚上,在19时至22时之间。
                笔者注:prusten,应该是德语,意思是发出呼哧呼哧(或扑哧扑哧)的声音
                雪豹主要通过气味标记进行交流,包括粪便、尿液和刮痕。刮痕是最常见的标记,是由后肢向后耙动而形成的一个长约20厘米的明显标记。刮痕也可能有粪便或尿液的痕迹,刮痕可单独或成团出现,后者与一个或多个个体的二次标记或过度标记有关。有些地方,特别是那些非常明显的地方,比其他地方更频繁地被重新标记。在拉达克,最集中的刮痕发生在溪流交汇处周围。雪豹会沿着常走的路线做刮痕,其中包括悬崖的底部、山脊线和河流梯田。它们的行动往往沿着障碍最少的路径,正如Mallon所指出的那样,“刮痕一般与一些明显的地形特征有关,或者放置在被迫通往狭窄地形的旁道的路口”。
                在野外,成年雄性和雌性,以及一岁半以上的雪豹,都会密集地进行标记和再标记。除了刮痕外,雪豹还通过后退到岩石或巨石等物体上,抬起尾巴,喷洒尿液等方式进行气味标记。它们经常喷洒在一些不受风雨影响的地点,如悬空的岩石和巨石的底部。雪豹也可能会在这些有尿迹的地方擦颊和刮擦。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雄性雪豹比雌性雪豹更频繁地撒尿标记,不过这种模式在野外还没有得到证实。雪豹的气味标记系统可以帮助个体避开、识别或定位彼此。气味标记被认为可以传递个体身份、繁殖状态、性别和标记时间等信息。这些标记也很可能表明一个地区被占领,在尼泊尔和拉达克的研究发现,标记集中在相互利用程度较高的地区。在Langu地区的雪豹中,气味标记的强度似乎与性活动密切相关,可能是由于雌性喷洒尿液的频率增加。雄性很可能通过其气味标记找到发情的雌性,因为在个体分散的地方,气味是最好的广告形式,否则不太可能遇到对方。


                IP属地:江苏10楼2021-01-22 23:56
                回复
                  Conversation efforts
                  中亚山区正在建立一个保护区网络。不丹和锡金已将其20%以上的地理面积指定为保护区,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9%以上的土地被保护区覆盖。中国、阿富汗和前苏联国家的情况则不尽如人意;在后两个国家,只有不到1%的领土面积被指定为保护地区。
                  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的Michael Green认为,“在中亚山区建立保护区网络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在1987年至1991年期间,建立了27个保护区,并提议再建立76个保护区。虽然其中大多数保护区规模不大,但有些保护区范围很广,而且跨越了国际边界。中国的珠穆朗玛峰和塔什库尔干,与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保护区相邻,面积分别为40,088平方公里和16,269平方公里。
                  尽管在指定更多的保护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很明显,有雪豹种群分布的国家需要更多的资源来管理这些地区。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接收到每年每平方公里100美元的资助;相比之下,在印度资金支持还不足的老虎保护区仍然高出一个数量级。
                  1992年,国际雪豹信托基金(ISLT)宣布了“雪豹项目”,一项合作保护计划。该项目有以下几个目标:
                  l 促进六个国家之间在保护方面的区域合作。改善这六个国家的山区保护区的管理。
                  l 通过培训和项目支持,加强当地的保护机构。
                  l 让当地人参与到项目的各个阶段。
                  l 通过向至少12个保护区提供技术支持,减少对雪豹的盗猎。
                  l 确定并开始建立一个新的大型跨国保护公园。
                  该项目高度重视关于人在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包括教育、家畜破坏、盗猎和骨头交易,但它也旨在改善保护区的管理,确定扩散走廊,并促进跨国保护公园的建立。
                  大多数熟悉雪豹及其保护问题的生物学家认为,当地人的支持与合作是成功保护雪豹的重要因素。在天然猎物减少的地方,家畜已成为雪豹冬季饮食的关键因素。当地的牧民很少会因为家畜损失而得到补偿,由于他们的生活和放牧都是野生动物群体眼中的肥肉,所以他们通常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对付掠食者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了消除当地人对公园和保护区的敌意,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巴基斯坦发起了两个项目,旨在让当地人在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在Khunjerab国家公园,多年的敌对和冲突通过谈判和妥协得到了解决。当局同意和允许一百头牦牛在公园的核心区放牧,以换取放牧者负责保护公园内每一只野生动物的协议。根据协议,人们既不能杀死雪豹,也不能要求赔偿牲畜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这是最可行的方案。
                  在吉尔吉特附近的Bar河谷,当地人每年要杀死大约三百只羱羊,如今他们被说服保护这些动物。促使他们愿意放弃这一传统的冬季食物来源的动机是,在未来外国游客可以选择战利品狩猎。捐助机构同意为村民提供补偿,直到羱羊数量增长到足以进行猎杀几只战利品的程度,作为交换,当地人同意不在该地区猎杀任何野生动物。组织者认为,很快就可以出售每年猎杀10只战利品羱羊的权利,赚到的钱将补偿当地人被雪豹杀死的羱羊肉和牲畜损失。
                  在其他地区,人们正在研究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雪豹捕食家畜的问题。在北美的一些牧场,护卫犬有效地减少了捕食者对家畜的攻击,这可能适用于一些雪豹的栖息地。在西藏,白天在空旷的牧场上觅食时被杀死的绵羊和山羊要比晚上从围栏里叼走的更多,当地的獒犬品种在夜间守卫家畜的围栏,但在白天就没有那么大的作用。
                  在一些地方,通过向牧民和牲畜主人提供援助,可能会改变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态度。兽医服务将减少牲畜因各种疾病、感染和捕食者而造成的损失;许多家畜在狼和雪豹的袭击中只受了轻伤,但后来却因伤口感染而死亡。众所周知,补偿计划很难管理,但在一些地区已经证明是有效的。在雪豹栖息地实施这种计划的一个好处是,以西方的标准来看,所需金额相当小。在尼泊尔研究雪豹的生物学家MadanOli计算过,一个13.5万美元的捐赠基金,赚取12%的利息,就足以补偿尼泊尔Manang地区当地人的牲畜损失。这些金额是个人、西方动物园和保护组织负担得起的,如果能解决行政问题,补偿计划就会证明是有效的。
                  蒙古自然和环境保护协会的一个试点项目正在利用低成本的激励措施说服人们保护当地野生动物,并寻找更好的方式照顾他们的牲畜。每个牧区都设计自己的项目,并确定接受一种商品作为不杀死雪豹的交换条件。令人惊讶的是,有一个牧区选择了童装和优质面粉作为奖励。牧区对项目的参与度越来越高,随着保护行动的新闻传开,巴基斯坦西北部和尼泊尔的其他牧区也开始与当地组织联系,希望启动自己的项目。
                  尽管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以确保雪豹的持续生存,但雪豹是一个典范,说明圈养繁殖与精心设计和协调的野外保护方法可以共同帮助一个物种的延续。
                  References


                  IP属地:江苏11楼2021-01-22 23:59
                  回复
                    本书最后还有两张表格,一些关于雪豹的测量数据。



                    IP属地:江苏12楼2021-01-23 00:01
                    回复
                      发完了,辣鸡百度吞我的贴,明早起来看看有没有恢复


                      IP属地:江苏13楼2021-01-23 00:01
                      回复
                        辛苦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1-28 23:49
                        回复
                          好资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2-16 16:33
                          回复
                            其实还有一些新内容,但是懒得写就没动,要是有人看的话我可以抽空整理一下


                            IP属地:江苏16楼2021-02-16 17:59
                            收起回复
                              好多啊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03-17 0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