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自称“我生平最怕谈中西文化,也怕听别人谈…我年轻时候曾大胆论断,以为我们中国的烹饪一道的确优于西洋,如今我不再敢这样的过于自信。”深以为若不是真正把事理弄懂弄通达到彻悟之后的人,必不能出此语。除上述两端外,这一编中谈及的内容还很多,文章的写法也多彩多姿,风格不一。但这数十篇文章里,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其中两篇,一曰《窝头》,二曰《炸活鱼》。
在一个相当漫长的时代里,中国广大北方地区,窝头可以说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生活食品,几乎可以说是中国人的生活象征。旧时代坐人力车下车付钱,车夫如想多要几个钱,一般也会用乞讨般的语调说:“请您回回手,再赏几个窝头钱吧。”窝头对中国人,特别是广大穷苦人是有恩的,因为正是窝头养育拯救了他们,使他们免于饥馁,但另一方面又是无奈的,因为窝头可算是不折不扣的“粗粝”,顿顿啃窝头,恰恰标志着生活的艰辛、生命延续的艰难。相信年龄稍长的中国人,对窝头的感情肯定是十分复杂的。
年青时代的梁实秋并不是窝头族,但其祖父母出身贫苦,老年时对窝头犹难忘怀。《窝头》中说:为表示不忘贫贱,每年春暖花开之际,他家都要在后院砌一大灶,放铁锅一口,燃起柴火蒸窝头,全家上下都要吃。梁实秋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在《窝头》一文里,十分到位地写出了对窝头的复杂感受:我“已有七十多年没尝到窝头的滋味。我不想念窝头,可是窝头的形象却不时的在我心上涌现。我怀念那些啃窝头的人,不知道他们是否仍像从前一样的啃窝头,还是连窝头都没得啃”。
自然、现在的人(不是所有人)不必再顿顿饭啃窝头了。时过境迁之后,窝头又以另一种面目出现,不是穷人的饭锅里,而是盛丰席上。昔日的粗粝糙粮转而变得娇容楚楚、小巧精致,被装在金镶玉砌的盘碟内上桌,与各种精美的细点比肩并列,并较之后者更显风姿更受睐。但梁实秋每见这种光景,就感到大不舒服,他说:“我觉得这是拿穷人开心。”真的有些特定的东西是不可亵读的,因为其中积淀着太多人共同的情感、共同的伤痛、共同的记忆,窝头即是其中一例。
有如《窝头》,《炸活鱼》一文的蕴涵也很深厚,讲的是一种烹鱼方法:把一条活鲤去鳞后,把两鳃以下部分放到油锅中去炸,炸好的鱼装盘上桌时,鱼还会喘气。由炸活鱼,梁实秋还谈到“炝活虾”、“生吃活蟹”,以至于生吃活猴脑等。他说:“鱼的下半载已经炸熟,鳃部犹在一鼓一鼓的喘气,如果有此可能看了令人心悸”,“乃于吃鱼肉之外还要欣赏其死亡喘息的痛苦表情,诚不知是何居心。”对这类行为,他归结为“野蛮残酷的习性深植在人性里面,经过多年文化陶冶,有时尚不免暴露出来。荀子主性恶,有他一面的道理。”
我写《梁实秋传》时,曾由此联想到鲁迅先生不错,鲁迅铁骨铮铮,是一位伟大的“战士”:作为战士鲁迅固然令人钦敬,而鲁迅心灵的另一面同样让我们震撼:他写过兔,写两只小兔的被害,他用诗一样的语言,写出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和生命遭暴殄时的痛苦:“……自此之后,我总觉得凄凉。夜里在灯下坐着想,那两条小性命,竟是人不知鬼不觉的早在不知什么时候丧失了,生物史上不着一些痕迹,并也不叫一声。我于是记起旧事来,先前我住在会馆里,清早起身,只见大槐树下一片散乱的鸽子毛,这明明是膏于鹰吻的了,上午长班来一打扫,便什么都不见,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我又曾路过西四牌楼,看见一条小狗被马车轧得快死,往回来时,什么也不见了,搬掉了吧,过往行人憧憧的走着,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夏夜,窗外面常听到苍蝇的吱吱的叫声,这一定是给壁虎咬住了,然而我向来无所容心于其间,而别人并且听不到。
由鲁迅先生的这段话,我又联想到友人钱理群君所说:“每次读到这段文字,总要受到一种灵魂的冲击,以至于流泪。不只是感动,更是痛苦的自责。我常常感到自己的感情世界太为日常生活的琐细的烦恼所纠缠左右,显得过分的敏感,而沉湎于鲁迅所说的个人有限哀愁里,与此同时,却是人类同情心的减弱,对人世间(不要说生物界)的普遍痛苦的麻木,这是一种精神世界平庸化的倾向。我常想能够听见苍蝇的悠长的吱吱的叫声,并‘容心动情于其生命的挣扎的人,才是真正的战士。”
我幡然醒悟,无论是前之鲁迅、梁实秋,还是今之钱理群,们所表达的其实都是人们常说的一种深厚的“人类爱”。这种爱植根于人性的深处,包容广表无比,无目的无指向,普被共化,不仅施给于人,而且施给于一切的生命和有情,特别是其中的弱小者。
梁实秋曾为一位兽医师题写对联:
是乃仁心仁术
泽及小狗小猫
我前面说,《雅舍谈吃》中,我于《窝头》、《炸活鱼》两篇感受独深,根源盖在于此。
宋益乔
2004年十月
在一个相当漫长的时代里,中国广大北方地区,窝头可以说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生活食品,几乎可以说是中国人的生活象征。旧时代坐人力车下车付钱,车夫如想多要几个钱,一般也会用乞讨般的语调说:“请您回回手,再赏几个窝头钱吧。”窝头对中国人,特别是广大穷苦人是有恩的,因为正是窝头养育拯救了他们,使他们免于饥馁,但另一方面又是无奈的,因为窝头可算是不折不扣的“粗粝”,顿顿啃窝头,恰恰标志着生活的艰辛、生命延续的艰难。相信年龄稍长的中国人,对窝头的感情肯定是十分复杂的。
年青时代的梁实秋并不是窝头族,但其祖父母出身贫苦,老年时对窝头犹难忘怀。《窝头》中说:为表示不忘贫贱,每年春暖花开之际,他家都要在后院砌一大灶,放铁锅一口,燃起柴火蒸窝头,全家上下都要吃。梁实秋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在《窝头》一文里,十分到位地写出了对窝头的复杂感受:我“已有七十多年没尝到窝头的滋味。我不想念窝头,可是窝头的形象却不时的在我心上涌现。我怀念那些啃窝头的人,不知道他们是否仍像从前一样的啃窝头,还是连窝头都没得啃”。
自然、现在的人(不是所有人)不必再顿顿饭啃窝头了。时过境迁之后,窝头又以另一种面目出现,不是穷人的饭锅里,而是盛丰席上。昔日的粗粝糙粮转而变得娇容楚楚、小巧精致,被装在金镶玉砌的盘碟内上桌,与各种精美的细点比肩并列,并较之后者更显风姿更受睐。但梁实秋每见这种光景,就感到大不舒服,他说:“我觉得这是拿穷人开心。”真的有些特定的东西是不可亵读的,因为其中积淀着太多人共同的情感、共同的伤痛、共同的记忆,窝头即是其中一例。
有如《窝头》,《炸活鱼》一文的蕴涵也很深厚,讲的是一种烹鱼方法:把一条活鲤去鳞后,把两鳃以下部分放到油锅中去炸,炸好的鱼装盘上桌时,鱼还会喘气。由炸活鱼,梁实秋还谈到“炝活虾”、“生吃活蟹”,以至于生吃活猴脑等。他说:“鱼的下半载已经炸熟,鳃部犹在一鼓一鼓的喘气,如果有此可能看了令人心悸”,“乃于吃鱼肉之外还要欣赏其死亡喘息的痛苦表情,诚不知是何居心。”对这类行为,他归结为“野蛮残酷的习性深植在人性里面,经过多年文化陶冶,有时尚不免暴露出来。荀子主性恶,有他一面的道理。”
我写《梁实秋传》时,曾由此联想到鲁迅先生不错,鲁迅铁骨铮铮,是一位伟大的“战士”:作为战士鲁迅固然令人钦敬,而鲁迅心灵的另一面同样让我们震撼:他写过兔,写两只小兔的被害,他用诗一样的语言,写出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和生命遭暴殄时的痛苦:“……自此之后,我总觉得凄凉。夜里在灯下坐着想,那两条小性命,竟是人不知鬼不觉的早在不知什么时候丧失了,生物史上不着一些痕迹,并也不叫一声。我于是记起旧事来,先前我住在会馆里,清早起身,只见大槐树下一片散乱的鸽子毛,这明明是膏于鹰吻的了,上午长班来一打扫,便什么都不见,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我又曾路过西四牌楼,看见一条小狗被马车轧得快死,往回来时,什么也不见了,搬掉了吧,过往行人憧憧的走着,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夏夜,窗外面常听到苍蝇的吱吱的叫声,这一定是给壁虎咬住了,然而我向来无所容心于其间,而别人并且听不到。
由鲁迅先生的这段话,我又联想到友人钱理群君所说:“每次读到这段文字,总要受到一种灵魂的冲击,以至于流泪。不只是感动,更是痛苦的自责。我常常感到自己的感情世界太为日常生活的琐细的烦恼所纠缠左右,显得过分的敏感,而沉湎于鲁迅所说的个人有限哀愁里,与此同时,却是人类同情心的减弱,对人世间(不要说生物界)的普遍痛苦的麻木,这是一种精神世界平庸化的倾向。我常想能够听见苍蝇的悠长的吱吱的叫声,并‘容心动情于其生命的挣扎的人,才是真正的战士。”
我幡然醒悟,无论是前之鲁迅、梁实秋,还是今之钱理群,们所表达的其实都是人们常说的一种深厚的“人类爱”。这种爱植根于人性的深处,包容广表无比,无目的无指向,普被共化,不仅施给于人,而且施给于一切的生命和有情,特别是其中的弱小者。
梁实秋曾为一位兽医师题写对联:
是乃仁心仁术
泽及小狗小猫
我前面说,《雅舍谈吃》中,我于《窝头》、《炸活鱼》两篇感受独深,根源盖在于此。
宋益乔
2004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