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吧 关注:858,408贴子:7,547,046
  • 17回复贴,共1

◇02-03◆〖互帮互助〗内陆城市圈真能发展起来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世界的主要都市圈都是分布在海岸线200公里范围内。
基本都是沿海发达,内陆落后。
我不晓得安徽的内陆都市圈到底有多大潜力?
能不能真正搞下去?
这是一个问号。



IP属地:安徽1楼2021-02-03 09:27回复
    即便把全省的资源集中在内陆,貌似获得了竞争力。那只是相对于安徽其他地区而言,放在全国,照样是没有什么比较优势的。因为,确实离海岸线太远,而且被大片的农村包围,这是一个可怕的局面。


    IP属地:安徽3楼2021-02-03 09:29
    回复
      不愧是太平洋五虎,深邃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2-03 14:48
      收起回复
        “全世界的主要都市圈都是分布在海岸线200公里范围内”,这是由几个基本面造成的。
        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的外向型趋势愈发凸显,沿海地区占据着“外向便利”的地缘优势。
        二、全球多数国家,相对于我国而言,都属于“地多人少”型,这就造成了仅仅在它们的沿海地区,就可以容纳或者接纳相当比例的本国人口,从而形成人口集聚区。
        三、鉴于多数国家“地多人少”,而相当比例的人口又积聚在沿海地区,就会造成其沿海和内陆之间的交通通道,不能(也不必)像我国这般稠密且便利,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内陆人口向沿海地区转移。
        四、全球除我国之外的所有国家,“户籍管控”都比较宽松或松懈,这又为其人口向沿海地区自由集聚,带来了便利。
        以上四条,除第一条具有共性之外,其余三条均与我国相背。1.随着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内陆地域相对于沿海地区的交通劣势将逐步减弱,产业“内迁”将逐步加快。2.随着沿海地区房、地价格的快速提升,中低端生产制造业也将加速向至低成本地区转移,基本以沿海、次沿海、中西部,梯次西移。3.基于我国的人口密度,大多数国民仍将会继续在中西部地区生活,内陆地区的生产和消费,必定会产生强大的内生动力,且只会加强,不会减弱。
        鉴于此,我国内陆地区一定会形成多个“都市圈”和“经济带”,但是沿海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也将会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着相对于内陆地区的繁荣和先进局面。


        IP属地:安徽6楼2021-02-03 15:28
        收起回复
          未来的工业和服务业,很自然地往中心城市靠近。人口也是相应地如此。所以我一直觉得六安也不会差,即便现在还没有什么起色。
          规律性的东西不会错的。
          当中心城市发展壮大,必然会围绕中心城市形成层层的辐射圈。这种信息、人流的效率早就能抵消物流成本的差距。
          但另一方面,就好比阜阳。从位置上看,我是一点都不看它,但觉得它依然很有潜力是因为中原庞大的人口基数,你不能不管他啊。阜阳之于安徽,就好比成渝之于中国。成渝的体量比宁杭规模还大,还在高速增长。就是因为占据西部的战略高地优势。如果成渝不发展,你能把西南人口都搬到江浙来嘛,不可能的。所以阜阳将来安徽前三甚至第二都是有可能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2-04 09:14
          回复
            自己下顿饭都不知道在哪吃,还操心这个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2-04 1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