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前线吧 关注:639,358贴子:31,825,896

少女前线镜像论各关卡名字的,,,,介绍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巨坑,大部分bd,闲的没事就整


IP属地:山东1楼2021-02-06 10:40回复
    阿帕忒(Apate)是古希腊神话中"欺骗"的拟人化神,倪克斯之女,潘多拉宝盒中邪恶的精神之一。


    IP属地:山东2楼2021-02-06 10:59
    收起回复
      赫墨拉(Ήμερη、Hemera、Dies)是希腊神话中白昼的化身,白昼女神。她是厄瑞玻斯和倪克斯(黑夜女神)的女儿。赫西俄德的《神谱》的后半部分说她是后者的姊妹,她们两个轮流进出塔尔塔罗斯,形成了昼夜交替。
      她和兄弟埃忒尔生下了塔拉萨(海洋的化身)。


      IP属地:山东3楼2021-02-06 11:01
      回复
        特修斯之船(又译为忒修斯之船)亦称为忒修斯悖论,是一种同一性的悖论。假定某物体的构成要素被置换后,但它依旧是原来的物体吗?公元1世纪的时候普鲁塔克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因此这类问题现在被称作"忒修斯之船"的问题。有些哲学家认为是同一物体,有些哲学家认为不是。在普鲁塔克之前,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都曾经讨论过相似的问题。近代霍布斯和洛克也讨论过该问题。这个问题的有许多变种,如"祖父的斧头"。
        特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最为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最早出自普鲁塔克的记载。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哲学家Thomas Hobbes后来对此进来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普鲁塔克引用了以下的古希腊传说作为举例。
        忒修斯与雅典的年轻人们自克里特岛归还时所搭的30桨船被雅典的人留下来做为纪念碑,随着时间过去;木材也逐渐腐朽,而雅典的人便会更换新的木头来替代。最后,该船的每根木头都被换过了;因此,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开始问著:"这艘船还是原本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如果是,但它已经没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头了;如果不是,那它是从什么时候不是的?"


        IP属地:山东4楼2021-02-06 11:04
        回复
          插眼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2-06 11:04
          收起回复
            谷粒声响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还记录了芝诺的“谷粒声响”的悖论:一斗谷子掉在地上会发出声响,但是,一粒谷子掉在地上却不会发出响声。一斗谷子是由众多谷子组成,如果组成它的每一粒谷子都没有响声,它何以会发出响声?这个论证意在说明:整体的性质不是组成它的部分,存在不是众多事物,或者说,众多事物不存在。所以说,存在不可能是多。“谷粒声响”的悖论所否认的其实是无限性的观念:数字的无限相加,体积的无限增大,事物的无限可分。这些无限性与运动悖论中的路程和时间的无限可分性可被归纳为数学的无限性和物理的无限性。每一类无限性都有无限大和无限小两种情况。“无限性”概念的这些意义第一次在芝诺的悖论中被表述出来。


            IP属地:山东6楼2021-02-06 11:05
            收起回复
              引路人的线团
              阿里阿德涅线团源于古希腊神话,阿里阿德涅是古希腊神话中克里特岛国王的女儿,依靠她赠送的一个线团,雅典王子忒修斯走进迷宫杀死怪物,并沿着线找到来路走出了迷宫。
              在这个希腊神话中,阿里阿德涅之线,是忒修斯在迷宫中的生命之线。而日常生活中阿里阿德涅线团则比喻走出迷宫的方法和路径,解决复杂问题的线索。扩展资料
              阿里阿德涅线团神话详情
              忒修斯一行来到克里特岛。在王宫里,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Ariadne)隔着帷幕对这些雅典来客匆匆一瞥,对忒修斯一见钟情。于是,她暗地里赠送给忒修斯两件宝物:魔剑和金线团(Ariadne’s thread)。金线团原本为代达罗斯所赠送。
              忒修斯借助魔剑杀死怪兽,又通过金线团逃出迷宫。他依从阿里阿德涅的劝告,先将克里特人船底凿穿,逃避追兵。随后忒修斯一行暂避狄亚岛(一说为“纳克索斯岛”),狄俄尼索斯托梦给忒修斯需留下阿里阿德涅,因为神们已经指定她为狄俄尼索斯的妻子。
              忒修斯只好趁阿里阿德涅熟睡时率众人离开小岛。悲痛的忒修斯返航时忘记了将黑帆换成白帆,这是忒修斯与埃勾斯早先的约定:如果黑帆去黑帆回,就说明忒修斯行动失败。
              埃勾斯在希腊海岸远远眺望,悬挂黑帆的船只渐渐映入眼帘,埃勾斯以为儿子必死无疑,“充满着不可忍受的悲痛和对于人生的绝望,他即刻投身大海溺水而死”。后人为了纪念这位雅典王,便将这片大海取名为埃勾斯海,中文翻译成“爱琴海”。


              IP属地:山东7楼2021-02-06 11:07
              回复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非零和博弈的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囚徒困境的例子屡见不鲜。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八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最终导致纳什均衡仅落在非合作点上的博弈模型。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IP属地:山东8楼2021-02-06 11:09
                回复
                  没人啊


                  IP属地:山东9楼2021-02-06 11:14
                  收起回复
                    收藏,最后一天上班回家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2-06 12:02
                    回复


                      IP属地:湖北11楼2021-02-06 12:04
                      回复
                        托里拆利小号
                        托里拆利小号(Torricelli's Trumpet)是由意大利数学家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所发明的一个表面积无限大但体积有限的三维形状。
                        含义
                        此形状又被称为加百利号角(Gabriel's Horn),根据宗教传说,天使长加百利吹号角以宣布审判日(Judgment Day)的到来。

                        托里拆利小号
                        数学定义
                        意大利数学家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将 y=1/x 中 x≥1 的部分绕着 x 轴旋转了一圈,得到了上面的小号状图形(注意,上图只显示了这个图形的一部分)。这个发现是在微积分发明前用祖暅原理得出的。然后他算出了这个小号的一个性质——它的表面积无穷大,可它的体积却是 π。这明显有悖于人的直觉:体积有限的物体,表面积却可以是无限的!换句话说,填满整个托里拆利小号只需要有限的油漆,但把托里拆利小号的表面刷一遍,却需要无限多的油漆!这个形状是由(x的域为)的曲线沿轴旋转而成。
                        通俗解释
                        用上面灌满油漆的例子,油漆灌满小号之后是有限的体积,是三维;涂满小号内部的是面积,是二维。
                        不管小号,将油漆平铺地面,无视厚度,也可以铺成无限的面积,厚度无限接近于0,那么面积就无限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2-06 12:38
                        回复
                          飞矢不动
                          飞矢不动。在芝诺看来,由于飞箭在其飞行的每个瞬间都有一个瞬时的位置,它在这个位置上和不动没有什么区别。那么,无限个静止位置的总和不就等于运动了吗?或者无限重复的静止就是运动?亚里士多德认为他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时间不是由不可分的“现在”组成的,正如别的任何量都不是由不可分的部分组合成的那样。而且,这个结论是因为把时间当做是由“现在”组成的而引起的,如果不肯定这个前提,这个结论是不会出现的…… 这些悖论在实践中当然是不存在,但在逻辑上却是无可挑剔的。
                          飞矢不动悖论是 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 哲学悖论中的一个。人们通常把这些悖论称为芝诺悖论。
                            芝诺提出,由于箭在其飞行过程中的任何瞬间都有一个暂时的位置,所以它在这个位置上和不动没有什么区别。中国古代的名家惠施也提出过,“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类似说法。
                            “飞矢不动”:飞着的箭在任何瞬间都是既非静止又非运动的。如果瞬间是不可分的,箭就不可能运动,因为如果它动了,瞬间就立即是可以分的了。但是时间是由瞬间组成的,如果箭在任何瞬间都是不动的,则箭总是保持静止。所以飞出的箭不能处于运动状态。
                            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
                            “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可是,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的位置吗?”
                            “有的,老师。”
                            “在这一瞬间里,它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
                            “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自身体积一样大小的空间。”
                            “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不动的,老师”
                            “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
                            “也是不动的,老师”
                            “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动的?”
                            好像在动,其实没动。光有感官经验还不行,你需要在道理上证明它动,却证明不出来。古希腊人就是这么“闲得没事干”,所以他们才搞出了个几何学,不服不行,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测量技术,却没有几何学,整个西方科学都建立在希腊人这种精神之上。希腊人注意到,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感觉的世界是流变的,“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本质不是感觉世界的,于是巴门尼德说“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极其深刻的“废话”)
                            用后来黑格尔的话说,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在黑格尔那里,概念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2-06 12:39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2-06 13:07
                            回复
                              好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2-06 13: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