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吧 关注:10,455贴子:94,464
  • 0回复贴,共1

关于《唐朝演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唐朝演义》
李敖
中国历史上的汉唐盛世,都有一个先导,汉朝的先导是秦朝;唐朝的先导是隋朝。秦朝和隋朝都在全国混乱中统一了台面,它们虽然短命,却为跟进的汉唐两朝立下基础。反过来说,没有秦朝隋朝的开拓与规模,汉朝唐朝可有的忙的。
唐朝的盛世,又跟它“对老外的态度”有密切关系。唐太宗的妈妈就是胡人,严格说来,他是**。他对中土的和四边的,“视之如一”。老外到中国来,可以一同上朝、一起做生意、一起开胡姬压酒的酒吧。这种自信与度量,使唐朝文化多彩多姿,十分“西化”。
但是,文化上的混同,并不表示可以免除武力上的混战,唐朝对“四夷有勿率者,皆移兵讨之。蹶其牙,犁其庭而后已!”这是很不爱好和平的。
相对方面,唐朝因为先天不足,也极易跟胡人纠缠不清。唐高祖打天下的时候,曾向胡人借兵。这种模式,引出了用回纥平定安史之乱;用沙陀平黄巢之乱,以至于亡国。结论是:唐朝在文化上能够大力胡化,但在武力上未能力大化胡,这倒是一个“文武分离”的好例子。
唐朝的另一大手笔是“它对人才的态度”。唐太宗的自信与度量,使他不但对外头人休休有容,对里面人也汪汪书度,他对异己的优容,对人才的重视,使他不但马上得天下,并且马上治天下。这种流风,甚至武则天接班时,仍旧相沿不替。武则天看到“叛乱犯”骆宾王骂他得文字,就感慨这样得人才我们没争取到,是宰相之过也!这是何等大度!何等人才至上!
唐朝“对人才得态度”,导致了科举取士。唐太宗接见进士以后,兴高采烈的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虽然是一种治术,却是一种高明的,何况考试方法比后代实际得多。魏元旷“蕉厂随笔”说“唐朝才士,无不遇之叹。”可见唐朝得人才政策,当时是成功得。
读唐朝历史,应该特别注意它得文化面。唐朝在文化上魏旧中国转型,为“可怜‘玉环’倚新装”。如今唐朝已经“内库烧为锦绣灰”了,但它得文化面,却万古长存,我们忘不掉。


IP属地:北京1楼2021-02-09 10: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