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吧 关注:2,704,237贴子:68,118,999

回复:【硬核】从稀释原理入手,告诉你最佳培养方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下为进行积分以后得到的图像,可用于验证结论的准确性:
只堆暴击和只堆攻击的对比:

先堆120%攻击,再全堆暴击的总收益对比

按结论的最佳方案操作的总收益与其它三者对比:

可以发现,“满暴后只堆暴伤”的收益与“最佳方案”几乎没有差距,只是低了非常少的数值。
所以可以将应用建议简化为:先把攻击堆到120%,后按1:2堆暴击属性,满暴后只堆暴


19楼2021-02-10 12:08
回复
    关于应用建议的第三条:
    从攻击曲线与暴击曲线的对比图可以看出,暴击曲线再满暴拐点之前非常平整,所以说,虽然是在双暴92/184后就会出现暴击稀释程度大于攻击曲线x=80时的稀释程度,但到百暴突变点的这一小段里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百暴点对应的最佳攻击力加成约为125%,所以误差只有“5%”的数值误差)。
    百暴点以后,利用两条曲线的y值相等,找出x1(暴击曲线横轴值)与x2(攻击曲线横轴值)的关系:
    1/(x1-21)=3/(3x2+197)
    容易得出:x2=x1-260/3
    而此时暴伤CD=200+2(x1-170)即x1=CD/2+70;
    攻击加成AR=x2*1.5
    换算以后即得到AR=0.75CD-25(这里的AR和CD都是百分号前的数值)
    其中d(AR)/d(CD)=0.75
    【也就是说,应按(攻击:暴伤)=3:4同步提升】
    而从积分图像看出,按最佳方案配置和“满暴后只堆暴伤”的方法对比,差距甚小,所以为了让结论更加实用简洁,我就写了“满暴后只堆暴伤”


    20楼2021-02-10 12:09
    收起回复
      施工完毕


      21楼2021-02-10 12:09
      回复
        狼末姥爷是不是精通杯子


        IP属地:湖北22楼2021-02-10 12:12
        收起回复
          可是我莫得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1-02-10 12:14
          回复
            人工置顶TAT来点人看


            24楼2021-02-10 12:24
            收起回复
              怎么能看到自己的百分比攻击是多少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1-02-10 12:35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21-02-10 12:41
                回复
                  麻烦楼主帮我看看属性 谢谢


                  IP属地:福建28楼2021-02-10 12:58
                  收起回复
                    干货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1-02-10 13:03
                    回复
                      要是圣遗物的主副属性能自己定我一定按楼主说的去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1-02-10 13:08
                      回复
                        除夕快乐各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1-02-11 19:12
                        回复
                          厉害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21-02-13 21:17
                          回复
                            甘雨冰套怎么搞啊,不是就堆攻击和爆伤就行了吗,加点暴击就行了


                            34楼2021-02-13 21:27
                            收起回复
                              dd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1-02-15 14: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