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芬吧 关注:2,219贴子:11,814
  • 0回复贴,共1

马思纯自曝压抑生病,10年没睡过好觉:你对自己最大的伤害,是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源:张德芬空间
“乖,懂事,你要听话。”
小时候,我们是否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父母总是苦口婆心教我们要学会忍让,不要跟大人顶嘴,不要和别人吵架,做个乖孩子……
马思纯就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成长的,但她长大后过得并不快乐。
近日,她在社交平台分享的一段视频中谈到:
“长大了对什么人或者事都特别怕,怕别人生气,怕别人难过,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就连上高速公路时想上厕所都会憋着……”
还自曝自己患上抑郁症正是和自己小心翼翼的个性有关,称自己十几年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当初和她同一时期拿到金马奖影后的周冬雨,这些年的电影事业可谓一路高涨。她如果没有得抑郁症,相信现在也应该拍摄了多部作品,事业进入到新的巅峰。
马思纯着实令人感到心疼和惋惜,但是她不懂得表达自己情绪,又怎么不会受到疾病的困扰呢?
情绪就像身体的器官,属于我们的一部分,当它来了如果不被我们看见和表达,还被我们刻意隐藏,它就会在我们心里堆积成一座火山,以惩罚者的角色攻击自己。
朋友春春,遭遇了老公的出轨背叛,一心等待老公回归家庭,却频频遭到冷暴力,内心早就凄苦不堪。
某天发现老公又和小三手机聊骚,因为羞于向亲朋袒露自己的困境,一味地只是陷入自我编织的怀疑中:
我是不是平时对他不够好?我年纪大了,越来越没魅力了?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就这样,她的情绪突然就崩溃了,几乎想自杀了断内心的痛苦。
春春就是平日里囤积了太多对婚姻不满的情绪,没有及时给情绪疏通流动的管道,心里还住着一个“严厉惩罚者”,才把自己逼向了崩盘的险境。
弗洛伊德说,如果一个人不能象征性地、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就会向内攻击。
这种向内攻击的“严厉惩罚者”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有的时候我们在外面被冒犯了,因为怕得罪别人也不敢吭声,回到家就在心里骂自己窝囊没出息。
借钱给朋友对方迟迟不还,怕朋友说自己不够信任他不敢催促,心里又在责怪自己当初借钱太仓促,挣钱挣得太少……
我们为什么会压抑自己的情绪,自我惩罚呢?
一方面,是因为童年时期所受的情绪创伤。
小时候,我们经常被父母教导要听话,即使受到批评和指责也不能反抗,否则就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以我们从小就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
当看到别人家孩子有好玩的玩具,怕被父母骂自己贪玩,不敢说自己也想要,即使说出口也会埋怨自己太贪玩;
当自己被邻居家的孩子欺负了,又怕被父母说自己娇气,想哭也忍住不让眼泪掉出来,万一真的哭出声音就会责怪自己太不懂事……
没有表达的需求和情绪,在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存储起来,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块隐隐作痛的“伤”。
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情绪创伤,外表看不见伤痕,却能深深伤害着我们的一生,让我们习惯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别人,把糟糕的惩罚和痛苦留给自己。
另一方面,对现实冲突的防御。
现实社会对我们设立了各项言行标准,要求我们谦逊礼让,以和为贵,讲文明有素质等等。
这种严苛的“超我”期待,无形中给我们的“本我”拴上了沉重的枷锁,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注意,处处小心,生怕自己触犯规范,被周遭指责。
所以,为了避免和现实的冲突,很多时候我们受到委屈却选择忍气吞声,内心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也选择打消表达的欲望。
防御的同时,我们同步也把没有释放出去的攻击转向了自己。
而那些被我们强压下去的负向情绪,其实都潜藏在我们潜意识的冰山之下,说不准就在意想不到的某个时刻以更丑陋的方式回馈给我们。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凡被压抑的情绪,都会以更丑陋的方式卷土重来。
比如,有些人白天出去外面处处忍让别人,心里受尽委屈,晚上一回到家就冲伴侣孩子发火,压抑的脾气都撒在了家里;
还有些人平时待人都很温和柔顺,但经常被人当作软柿子捏,心里吞了不少冤枉气,突然某个瞬间忍无可忍爆发起来就打人……
而且,压抑的情绪负荷太大,我们就不可避免地受到责罚。
丢失真实的自我
压抑情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我们没有表达真实的自己,别人也无法看见真实的我们。
内心真实的感受没有表达出来,后果就会让我们变得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比如,跟别人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我们因为习惯了忍气吞声,即使心里很生气,也会暗自告诉自己:“我在他人眼中都是脾气最好的,我不该生气”。
这样的话,我们就将愤怒的情绪活埋了,误以为我们真的没有生气。
而压抑的真实的愤怒情绪其实仍然存储在潜意识,不断消耗着我们体内的能量,让我们的内在变得越来越匮乏,整个人也越来越乏力,直至丢失真实的自我。
破坏关系的链接
关系的连接,需要情绪的沟通,包括正面和负面。
如果总是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会破坏关系的连接。
比如阿紫和莹莹本来是一对要好的朋友,不过阿紫一向比较强势,而莹莹凡事喜欢让步,所以尽管很多时候阿紫无理取闹,莹莹对她也是一忍再忍,不随意流露自己的真实情绪。
但几年后,莹莹突然情绪大爆发,跟阿紫吐槽满腹委屈大吵一架之后,两人就此绝交。
不懂适时表达真实的情绪,等同给关系上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关系走向毁灭。
攻击我们的身心
世界心理卫生组织指出:80%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
身体是情绪的载体,它会如实地储存我们情绪的记忆,包括那些愤怒、痛苦、悲伤、焦虑、压抑等负面能量,会不断地攻击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长时间压抑情绪的人,容易出现头痛,胸口发闷等症状,身体也往往比较虚弱,容易失眠心慌……
所以,压抑情绪,就是谋害自己。
情绪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也许为了迎合外界会选择压抑情绪,但我们越是对抗压制它,我们的生活越可能布满阴霾。
有句话这样说:取悦别人是生存,取悦自己才叫生活。
看见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才能真正取悦自己。
心理学有个词叫情绪诚实,是指你有能力承认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也愿意选择将自己的真实情绪表露出来。
当我们学会对情绪诚实,也许才能将自己从情绪的囚牢中释放出来,重遇自由:
一:学会“具体化”自己的感受
我们表达情绪之前,要先试着真诚地面对自己。
有些时候我们可以感到自己生气、愤怒、不舒服,但不清楚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么我们就要去识别自己的情绪。
允许自己去全然地感知自己的情绪,再用具体的语言去表达它。
比如,你不能简单地说:“我很不高兴。”你要去体会和分辨,它究竟是生气?失望?还是痛苦?
然后,再使用更长的语句尝试表达出来,比如:“你对我这样说话的方式,真的很让我受伤。”这样别人就更能理解你的真实情绪,也能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和你相处的模式。
二:给自己营造安全的环境练习表达
习惯压抑情绪的我们,刚开始尝试表达的时候,也许会产生恐惧、不舒服的感觉。
所以,一开始我们可以给自己营造相对安全的环境去练习。
比如,找自己信得过的朋友倾述内心的真实世界,或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打开羞于启齿的心结。
如果你觉得这样做也有困难,还可以尝试非面对面的表达。比如,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你受了委屈,你可能当时压抑了自己的情绪,但回头你可以在恰当的时机表达,不好意思当面说就给他发条微信。
这样,你的真实感受就能被看见。
三:利用身体、表情等非语言辅助
语言虽然是我们表达情绪的主要方式,但同步使用一些非语言辅助表达,效果更好。
比如眼神的凝视和身体的接触就是非常好用的非语言。
因为凝视对方的时候,会让对方感觉自己是被理解、被尊重的,还能帮助你打破语言交流时的尴尬,顺畅袒露自己的情绪。
我们婴儿期总渴望妈妈的拥抱和触摸,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爱和温暖。
成人后,我们运用好身体的接触,也可以有效传达自己究竟是喜乐还是悲苦。
相信我们在靠近自己、表达情绪的过程,慢慢会找回丢失的真我。
当隐藏最深的真我如偿所愿地被看见,也是我们重见阳光的时刻!


1楼2021-03-15 12:0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