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开学,最近不少人问中医该怎么入门,怎么自学中医。
学了几年中医,今年刚好保送上了研究生。毕业前有很多同学来问我应该怎么学,我当时挺惊讶的,太多人学了几年却还是什么都不会。
中医入门其实太需要有人指一条明路了,不然确实很有难度。
1.放下你们买的所有经典书,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针灸大成》这些,相信我,你绝对看不懂的,而且会开始怀疑人生,觉得自己不可能学的好中医,这些书你没有一点中医基础,根本不可能看得懂,简直就是天书看,可以关注一些公众号比如 ff1225sz,看一些老师的理论视频。
2.第一学期好好学《中医基础理论》,它和下学期的《中医诊断学》,直接决定了你以后还学不学得下去,或者干脆说直接决定了你能不能当个中医,《中医基础理论》讲究生理,也就是说你第一学期的任务就是搞清楚一个正常人体内的所有东西是怎么运转的,病理不用太纠结,了解了解,提高兴趣即可。《中医诊断学》注重病理,也就是说在下学期你要好好学一个人生病了会怎么样,保证自己问几句能基本指导病人大致是怎么回事。如果这两本书你能学好,那你后面的日子会过的比较轻松。说的容易,但还是有难度的,老师上课时间有限,不可能什么都解释那么清楚,我最近特地开了一个公众号,叫做点滴本草,有需要的话可以关注,当作工具来参考,现在刚开始,会不断更新的。里面还有一些中医知识的普及,也可以了解了解。有问题也可以直接私信我。
3.既然学医,就做好年年过高三的准备吧,几年来我几乎天天上自习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注重理解,不要忽略了背诵,大三吧,开始去跟跟诊,我当年是大一就去了,可是太早去基本就是看一看,露露脸,没什么大用处,大三有基础了,去多摸摸脉,看看舌,看看老师的方子,少说话,多听话。
4.大三以后了,你可以看经典了,先看一些用大白话解释的,胡老的伤寒论,温病条辨白话解等等,这些都比较良心的。
学了几年中医,今年刚好保送上了研究生。毕业前有很多同学来问我应该怎么学,我当时挺惊讶的,太多人学了几年却还是什么都不会。
中医入门其实太需要有人指一条明路了,不然确实很有难度。
1.放下你们买的所有经典书,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针灸大成》这些,相信我,你绝对看不懂的,而且会开始怀疑人生,觉得自己不可能学的好中医,这些书你没有一点中医基础,根本不可能看得懂,简直就是天书看,可以关注一些公众号比如 ff1225sz,看一些老师的理论视频。
2.第一学期好好学《中医基础理论》,它和下学期的《中医诊断学》,直接决定了你以后还学不学得下去,或者干脆说直接决定了你能不能当个中医,《中医基础理论》讲究生理,也就是说你第一学期的任务就是搞清楚一个正常人体内的所有东西是怎么运转的,病理不用太纠结,了解了解,提高兴趣即可。《中医诊断学》注重病理,也就是说在下学期你要好好学一个人生病了会怎么样,保证自己问几句能基本指导病人大致是怎么回事。如果这两本书你能学好,那你后面的日子会过的比较轻松。说的容易,但还是有难度的,老师上课时间有限,不可能什么都解释那么清楚,我最近特地开了一个公众号,叫做点滴本草,有需要的话可以关注,当作工具来参考,现在刚开始,会不断更新的。里面还有一些中医知识的普及,也可以了解了解。有问题也可以直接私信我。
3.既然学医,就做好年年过高三的准备吧,几年来我几乎天天上自习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注重理解,不要忽略了背诵,大三吧,开始去跟跟诊,我当年是大一就去了,可是太早去基本就是看一看,露露脸,没什么大用处,大三有基础了,去多摸摸脉,看看舌,看看老师的方子,少说话,多听话。
4.大三以后了,你可以看经典了,先看一些用大白话解释的,胡老的伤寒论,温病条辨白话解等等,这些都比较良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