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德芬空间
有没有发现,娱乐圈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设翻车”事件。
2019年,翟天临被爆出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消息,一时间引起了大家群情激昂地讨论。
大家用一片骂声亲自帮翟天临摘下了“学霸”的面具,把他的履历扒地光溜溜的。
今年,曾被誉为“小仙女”的郑爽被媒体曝出代孕事件。
郑爽的人设瞬间坍塌,“小仙女”眨眼变成“小魔女”,最终,郑爽不得不退出娱乐圈结束这场人设闹剧。
最近又有媒体爆料张雨剑和吴倩已婚生子而张雨剑却仍立单身人设,谎称自己“渴望找女友”,人设崩塌的事件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网络时代,造神容易,毁神更容易。
说白了,自己给自己导演的大戏还得自己来收场,再精心谋划的骗局都有真相浮出水面的那一天。
“这是人人拥有人设的时代,也是人设集体崩塌的时代。”
我们总以为人设面具只属于明星,实际上,面具早已经悄悄地带到了每个人的脸上。
最难的,其实是坦诚的面对“自我的骗局”,亲自为自己摘下人设面具。
毕竟面具带久了,就容易长在脸上,等生活来强行卸妆的时候,那可就要品尝“骨肉分离”之痛了。
倘若你无法自己抽离社会的大染缸,那么生活这个老师就会亲自给你卸卸妆。
为何都爱立人设?
如果说明星爱立人设是因为想红,那么普通人立人设,又为了什么呢?
曾经遇见过这样一位来访者,她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惯,就是疯狂地迷恋请客。
因为每次当她请客的时候,都会受到朋友和同事的吹捧:姐姐真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大气不失风韵!谁娶你就是把福气娶进家了!
因为“请客”的嗜好,她不堪重负,请别人吃喝玩乐成了她最大的“奢侈品”。
为此,她不惜牺掏空自己的信用卡,也要维护自己的光环形象。
但这样的日子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入不敷出的压力席卷了她,她不得不和家人借钱还给银行,补上这笔“面子贷款”。
同时,她那些平日里结交的“好友”也没少在背后嘲笑她,这些闲言碎语传到她的耳朵里,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彻底地陷入了抑郁。
作家李尚龙曾经《人设》这本书中深挖了为何现代人爱立“人设”的秘密:人设之下竟然隐藏着我们无处安放的虚荣心。
“我们每天在社交圈里扮演着别人,却对真实的自己越来越陌生。
在这个假面横行的时代,我们都需要一场「崩塌」,摆脱桎梏般的「人设」,然后去和那个渐行渐远的自己,见上一面。”
这是个人设遍地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自我包装。
各式各样的滤镜出现在生活中,好像每个人都在为一个东西在努力,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必须更好”的种子。
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这颗种子是在什么时候种在了我们的心底,原来我们终其一生的努力竟然都只有一个目的,叫做——成为那个人。
人设之下,丢了什么?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说:无法成为我们自己是一切绝望的根源。
每天早上醒来,我们就开始扮演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
于父母——要成为值得骄傲的子女
于家庭——要当好妻子,好丈夫
于子女——好妈妈,甚至是一个好老师
我们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全副武装的战士,一路在社会摸爬滚打,逐渐修炼出一套应对社会规则的铠甲。
可铠甲带来的负重感,成为了我们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面具带了太久,就会丢掉最真实的“自我”。
于是一种新的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了——“小丑竟然是我自己”
这是一句无奈的自嘲:原来我用尽了全力,依然过着平凡的一生。原来就算拥有了一切,我们依然难以拥有自我。
当我们的内心越来越空虚,便只能用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反击生活,嘲讽自己是个小丑。
这正是大多数人无法开心的原因:
开心的标准要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之上,而成功以后又丢了自我。
实际上,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立住自己的中轴,只能被社会的惯性牵着走。
如果不抓取点啥来构建自己的身份,就不知道自己是谁,只有“身份”才能带来安全感。
于是我们追求成绩,地位,财富。任何关系都乐忠于追求“C位”。
这是家庭和社会给我们的教育,“不优秀毋宁死”的价值观,植入在集体潜意识中。
这种限定模式像一组木马一样,让我们只能以“假我”示人。
除非你某天在痛定思痛中醒来,撕开面具,否则终其一生只能成为社会意识的投射者。
可剥落面具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啊,戴上容易摘下难,因为面具已经融进了血肉,而我们已经很难分清到底哪个是面具哪个是自己了。
来自于优秀的「限制观念」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是被一种紧张感催促着长大的。这使长大后的我们没有办法安住于自己的节奏。
就像《心灵奇旅》这部电影中身为音乐老师的乔伊,虽然做着轻松稳定的工作,但心里始终有个放不下的疙瘩——成为一个优秀的爵士音乐家。
所以当校长恭喜他可以转正为正式老师,家里人一起欢呼庆祝时,他突然惊醒“真实的自我”在慢慢消失,可又不敢无畏追梦,他怕自己无法实现理想,怕让母亲失望。
而拒绝投生地球的小灵魂22也有这样无法自我认同的模组。
“不能成为合格的人类”
“我不会成功”
“我没用”
一个个标签捆绑了他,这种恐惧“不够好”的思维模式让它迷失了,它甚至不敢选择新生。
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你必须要优秀,否则你就没办法过成功的人生。
老师和领导说:你必须得达到什么样的成绩,否则你就是**,就是垃圾。
追求优秀和卓越,成为了我们头脑的惯性。甚至是一种“优秀的诅咒”。
人为什么会焦虑?会得抑郁症?本质上是因为我们无法对自己无条件的自我接纳。
甚至当我们听到无条件自我接纳的第一时间,我们想到的是否定——
没有资格接纳自我的人凭什么自我接纳?
多么荒谬的悖论啊。
自我接纳的主人是自己,能否定义自己是否有资格接纳自我的人也只有自己,而我们竟然把社会的价值作为能否接纳自我的第一标准。
这种想征服世界的意识到底从哪来?《拆掉思维里的墙》中写道:
每个人身上都有两套系统,社会系统(男人)负责满足外部需求,而自我系统(女人)负责满足内心需求。
当我们太过于注重社会评价时,实际上是自己体内的能量失衡,所以唤醒内在的女性能量(寻找自我)就成为了现代人最刚需的事。
寻找缺失的自我
孙悟空虽然会72变,但依旧改变不了是个猴子的事实。
我们也一样,外面武装的再完美,你的内在依然知道你是谁。
“心脑分裂”成了现代人的通病。
我们的头脑一直在外求,可是我们的心灵无法跟上头脑的欲望,一强一弱,灵魂与肉体无法统一时,我们就把自己搞丢了。
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我们如此易碎?为什么抑郁症成了仅次于白血病的第二大杀手?
我们到底活在怎样的集体意识之下?
这是个值得思的问题,想不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无法获得心灵的救赎,找不到回家的路。
张德芬老师写的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感动了千万读者。
书中,若菱遇见了那个带她看见自己的老人,她破茧成蝶,飞跃到了生命的新的进程。
周国平在《灵魂只能独行》这本书中写:真正的自我,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终取得真经。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部西游记,每一个磨难,每一个妖精都是我们的心魔,是我们的无数个子人格,而他们出现的意义只有一个——让我们遇见真理。
少一难都不行,少一难,都无法取得真经。
一路丢失,一路寻找。人唯有自救唯有克服贪嗔痴,才能生戒,定,慧,走向真正的自我。
这也正是佛学中所讲: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如何找到真正的自己?
如果想要唤醒内在的真我,我们就必须走上探索者之路。
一:面对自己的恐惧,探索恐惧的源头
如果你要找到真实的自我,那么最需要的就是看到自己的恐惧。
“真实的你就藏在你的逃避中”,敢于揭下自己的面具,才是蜕变的第一步。
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是要经历无数个灵魂暗夜的,愈接近黑暗的过程,愈接近光明。
二:给自己多找一些无聊的时间,增长智慧
赵宝刚导演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给自己多找一些无聊的时间,因为无聊人才会思考,因为无聊智慧才会增长,因为无聊大脑才会开放。
现代人不懂得休息,更不懂得和无聊相处。但真正的智慧往往要从“空性”中获得。
只有外在的声音变得微弱了,自己才能清晰地浮现。这便是无明渐明的过程。
三:臣服于真我,拿回你的力量
我们之所以会制造那么多的人设,都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底气。
因为怕被别人看到脆弱渺小的自己,所以我们宁愿活在伪装中。
可是我们忘记了,“值得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你是完美的。因为生命是完美的。”
“你没有缺憾,因为缺憾本身就是另一种圆满”
后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是自己的生命专家。
无论你有多少人设傍身,你依然是最了解你自己的人,更是唯一可以让自己幸福的人。
我们真正缺乏的是一种精神的韧性,是一种人生意义感。这个东西外界给不了我们,唯有内求才是解脱之道。
唯有你真正的学会自我接纳,获得自我认同,才能挣脱人设的桎梏,开启自己最高版本的人生,拿回那——本就属于你的力量。
有没有发现,娱乐圈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设翻车”事件。
2019年,翟天临被爆出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消息,一时间引起了大家群情激昂地讨论。
大家用一片骂声亲自帮翟天临摘下了“学霸”的面具,把他的履历扒地光溜溜的。
今年,曾被誉为“小仙女”的郑爽被媒体曝出代孕事件。
郑爽的人设瞬间坍塌,“小仙女”眨眼变成“小魔女”,最终,郑爽不得不退出娱乐圈结束这场人设闹剧。
最近又有媒体爆料张雨剑和吴倩已婚生子而张雨剑却仍立单身人设,谎称自己“渴望找女友”,人设崩塌的事件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网络时代,造神容易,毁神更容易。
说白了,自己给自己导演的大戏还得自己来收场,再精心谋划的骗局都有真相浮出水面的那一天。
“这是人人拥有人设的时代,也是人设集体崩塌的时代。”
我们总以为人设面具只属于明星,实际上,面具早已经悄悄地带到了每个人的脸上。
最难的,其实是坦诚的面对“自我的骗局”,亲自为自己摘下人设面具。
毕竟面具带久了,就容易长在脸上,等生活来强行卸妆的时候,那可就要品尝“骨肉分离”之痛了。
倘若你无法自己抽离社会的大染缸,那么生活这个老师就会亲自给你卸卸妆。
为何都爱立人设?
如果说明星爱立人设是因为想红,那么普通人立人设,又为了什么呢?
曾经遇见过这样一位来访者,她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惯,就是疯狂地迷恋请客。
因为每次当她请客的时候,都会受到朋友和同事的吹捧:姐姐真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大气不失风韵!谁娶你就是把福气娶进家了!
因为“请客”的嗜好,她不堪重负,请别人吃喝玩乐成了她最大的“奢侈品”。
为此,她不惜牺掏空自己的信用卡,也要维护自己的光环形象。
但这样的日子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入不敷出的压力席卷了她,她不得不和家人借钱还给银行,补上这笔“面子贷款”。
同时,她那些平日里结交的“好友”也没少在背后嘲笑她,这些闲言碎语传到她的耳朵里,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彻底地陷入了抑郁。
作家李尚龙曾经《人设》这本书中深挖了为何现代人爱立“人设”的秘密:人设之下竟然隐藏着我们无处安放的虚荣心。
“我们每天在社交圈里扮演着别人,却对真实的自己越来越陌生。
在这个假面横行的时代,我们都需要一场「崩塌」,摆脱桎梏般的「人设」,然后去和那个渐行渐远的自己,见上一面。”
这是个人设遍地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自我包装。
各式各样的滤镜出现在生活中,好像每个人都在为一个东西在努力,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必须更好”的种子。
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这颗种子是在什么时候种在了我们的心底,原来我们终其一生的努力竟然都只有一个目的,叫做——成为那个人。
人设之下,丢了什么?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说:无法成为我们自己是一切绝望的根源。
每天早上醒来,我们就开始扮演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
于父母——要成为值得骄傲的子女
于家庭——要当好妻子,好丈夫
于子女——好妈妈,甚至是一个好老师
我们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全副武装的战士,一路在社会摸爬滚打,逐渐修炼出一套应对社会规则的铠甲。
可铠甲带来的负重感,成为了我们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面具带了太久,就会丢掉最真实的“自我”。
于是一种新的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了——“小丑竟然是我自己”
这是一句无奈的自嘲:原来我用尽了全力,依然过着平凡的一生。原来就算拥有了一切,我们依然难以拥有自我。
当我们的内心越来越空虚,便只能用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反击生活,嘲讽自己是个小丑。
这正是大多数人无法开心的原因:
开心的标准要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之上,而成功以后又丢了自我。
实际上,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立住自己的中轴,只能被社会的惯性牵着走。
如果不抓取点啥来构建自己的身份,就不知道自己是谁,只有“身份”才能带来安全感。
于是我们追求成绩,地位,财富。任何关系都乐忠于追求“C位”。
这是家庭和社会给我们的教育,“不优秀毋宁死”的价值观,植入在集体潜意识中。
这种限定模式像一组木马一样,让我们只能以“假我”示人。
除非你某天在痛定思痛中醒来,撕开面具,否则终其一生只能成为社会意识的投射者。
可剥落面具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啊,戴上容易摘下难,因为面具已经融进了血肉,而我们已经很难分清到底哪个是面具哪个是自己了。
来自于优秀的「限制观念」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是被一种紧张感催促着长大的。这使长大后的我们没有办法安住于自己的节奏。
就像《心灵奇旅》这部电影中身为音乐老师的乔伊,虽然做着轻松稳定的工作,但心里始终有个放不下的疙瘩——成为一个优秀的爵士音乐家。
所以当校长恭喜他可以转正为正式老师,家里人一起欢呼庆祝时,他突然惊醒“真实的自我”在慢慢消失,可又不敢无畏追梦,他怕自己无法实现理想,怕让母亲失望。
而拒绝投生地球的小灵魂22也有这样无法自我认同的模组。
“不能成为合格的人类”
“我不会成功”
“我没用”
一个个标签捆绑了他,这种恐惧“不够好”的思维模式让它迷失了,它甚至不敢选择新生。
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你必须要优秀,否则你就没办法过成功的人生。
老师和领导说:你必须得达到什么样的成绩,否则你就是**,就是垃圾。
追求优秀和卓越,成为了我们头脑的惯性。甚至是一种“优秀的诅咒”。
人为什么会焦虑?会得抑郁症?本质上是因为我们无法对自己无条件的自我接纳。
甚至当我们听到无条件自我接纳的第一时间,我们想到的是否定——
没有资格接纳自我的人凭什么自我接纳?
多么荒谬的悖论啊。
自我接纳的主人是自己,能否定义自己是否有资格接纳自我的人也只有自己,而我们竟然把社会的价值作为能否接纳自我的第一标准。
这种想征服世界的意识到底从哪来?《拆掉思维里的墙》中写道:
每个人身上都有两套系统,社会系统(男人)负责满足外部需求,而自我系统(女人)负责满足内心需求。
当我们太过于注重社会评价时,实际上是自己体内的能量失衡,所以唤醒内在的女性能量(寻找自我)就成为了现代人最刚需的事。
寻找缺失的自我
孙悟空虽然会72变,但依旧改变不了是个猴子的事实。
我们也一样,外面武装的再完美,你的内在依然知道你是谁。
“心脑分裂”成了现代人的通病。
我们的头脑一直在外求,可是我们的心灵无法跟上头脑的欲望,一强一弱,灵魂与肉体无法统一时,我们就把自己搞丢了。
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我们如此易碎?为什么抑郁症成了仅次于白血病的第二大杀手?
我们到底活在怎样的集体意识之下?
这是个值得思的问题,想不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无法获得心灵的救赎,找不到回家的路。
张德芬老师写的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感动了千万读者。
书中,若菱遇见了那个带她看见自己的老人,她破茧成蝶,飞跃到了生命的新的进程。
周国平在《灵魂只能独行》这本书中写:真正的自我,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终取得真经。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部西游记,每一个磨难,每一个妖精都是我们的心魔,是我们的无数个子人格,而他们出现的意义只有一个——让我们遇见真理。
少一难都不行,少一难,都无法取得真经。
一路丢失,一路寻找。人唯有自救唯有克服贪嗔痴,才能生戒,定,慧,走向真正的自我。
这也正是佛学中所讲: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如何找到真正的自己?
如果想要唤醒内在的真我,我们就必须走上探索者之路。
一:面对自己的恐惧,探索恐惧的源头
如果你要找到真实的自我,那么最需要的就是看到自己的恐惧。
“真实的你就藏在你的逃避中”,敢于揭下自己的面具,才是蜕变的第一步。
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是要经历无数个灵魂暗夜的,愈接近黑暗的过程,愈接近光明。
二:给自己多找一些无聊的时间,增长智慧
赵宝刚导演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给自己多找一些无聊的时间,因为无聊人才会思考,因为无聊智慧才会增长,因为无聊大脑才会开放。
现代人不懂得休息,更不懂得和无聊相处。但真正的智慧往往要从“空性”中获得。
只有外在的声音变得微弱了,自己才能清晰地浮现。这便是无明渐明的过程。
三:臣服于真我,拿回你的力量
我们之所以会制造那么多的人设,都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底气。
因为怕被别人看到脆弱渺小的自己,所以我们宁愿活在伪装中。
可是我们忘记了,“值得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你是完美的。因为生命是完美的。”
“你没有缺憾,因为缺憾本身就是另一种圆满”
后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是自己的生命专家。
无论你有多少人设傍身,你依然是最了解你自己的人,更是唯一可以让自己幸福的人。
我们真正缺乏的是一种精神的韧性,是一种人生意义感。这个东西外界给不了我们,唯有内求才是解脱之道。
唯有你真正的学会自我接纳,获得自我认同,才能挣脱人设的桎梏,开启自己最高版本的人生,拿回那——本就属于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