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茎基腐病,又叫大姜烂脖子病,也叫腐霉菌根腐病,该病在生姜主产区发生普遍。主要侵染大姜根茎和地下姜块部分,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发病,到了雨季进入发病高峰期。如果遇到雨水偏多的年份,大姜茎基腐病有可能大面积发生,给大姜生产上带来巨大损失。

发病症状:
茎部染病主要从茎基部逐步向上下发展,向上:主茎逐渐自下而上干枯死亡;向下:导致根茎表皮成水渍状,严重时整个根茎变软倒伏,但是不腐烂发臭。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缢缩变细并逐渐腐烂。湿度大时扒开土壤在病部和土壤中可见白色棉絮状物(菌丝)。

大姜茎基腐病发病原因
1、姜种带菌。姜种自身带菌,加速病菌传播,种植以后姜种腐烂,种姜萌发的茎叶发黄植株枯萎死亡;土壤带菌,熏地消毒不彻底,病害防治不及时。
2、重茬。连作栽培造成土壤中病原菌不断积累,当条件适宜时,导致病害的大面积发生。
3、地势低洼。排水不好,雨后涝害;放风、遮阴不及时,致烤苗,土传病害发病率大增。管理粗放,经常大水漫灌,发病后加速蔓延。腐霉菌发病多与温差大高温高湿有密切关系,早晚温差大,中午温度高姜根本身就容易受伤害,温度达到19-24度或者28-32度湿度85%以上就容易发病。
4、土壤环境差。种植时或者喂肥加入过量化肥,尤其是氮肥过量,导致土壤盐渍化、酸化、板结等,使大姜根际环境恶劣,吸收养分和水分的难度加大,长势衰弱,抗病抗逆能力差。

大姜茎基腐病防治方法
1、姜种处理,精选姜种,避免使用去年发病地块的姜做姜种。种植前,用1%氨基寡糖100克+30%吡唑醚菌酯100克兑水200斤浸种;未进行姜种处理的在定植出苗后1亩地用2%嘧啶核苷类抗菌剂1000克+30%吡唑醚菌酯200克进行微喷处理。
2、加强栽培管理。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较疏松的土壤栽培。合理密植,在雨后及时将积水排出,结合中耕,控制田间湿度。
3、架设高架遮阳网,营造小气候,降低发病几率;有条件的使用滴管、喷灌、微喷,减少大水漫灌次数,降低传播风险。
4、土壤处理。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培育健壮植株。有条件的区域,建议进行轮作。多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环境。
5、药剂防治。提前预防是关键。揭膜后,金钻银钻喷施。发病后,清除病株及周边土壤,控制病区扩大范围,用2%嘧啶核苷类抗菌剂1000克+30%吡唑醚菌酯300克+骆驼刺灌根或者冲施。

发病症状:
茎部染病主要从茎基部逐步向上下发展,向上:主茎逐渐自下而上干枯死亡;向下:导致根茎表皮成水渍状,严重时整个根茎变软倒伏,但是不腐烂发臭。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缢缩变细并逐渐腐烂。湿度大时扒开土壤在病部和土壤中可见白色棉絮状物(菌丝)。

大姜茎基腐病发病原因
1、姜种带菌。姜种自身带菌,加速病菌传播,种植以后姜种腐烂,种姜萌发的茎叶发黄植株枯萎死亡;土壤带菌,熏地消毒不彻底,病害防治不及时。
2、重茬。连作栽培造成土壤中病原菌不断积累,当条件适宜时,导致病害的大面积发生。
3、地势低洼。排水不好,雨后涝害;放风、遮阴不及时,致烤苗,土传病害发病率大增。管理粗放,经常大水漫灌,发病后加速蔓延。腐霉菌发病多与温差大高温高湿有密切关系,早晚温差大,中午温度高姜根本身就容易受伤害,温度达到19-24度或者28-32度湿度85%以上就容易发病。
4、土壤环境差。种植时或者喂肥加入过量化肥,尤其是氮肥过量,导致土壤盐渍化、酸化、板结等,使大姜根际环境恶劣,吸收养分和水分的难度加大,长势衰弱,抗病抗逆能力差。

大姜茎基腐病防治方法
1、姜种处理,精选姜种,避免使用去年发病地块的姜做姜种。种植前,用1%氨基寡糖100克+30%吡唑醚菌酯100克兑水200斤浸种;未进行姜种处理的在定植出苗后1亩地用2%嘧啶核苷类抗菌剂1000克+30%吡唑醚菌酯200克进行微喷处理。
2、加强栽培管理。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较疏松的土壤栽培。合理密植,在雨后及时将积水排出,结合中耕,控制田间湿度。
3、架设高架遮阳网,营造小气候,降低发病几率;有条件的使用滴管、喷灌、微喷,减少大水漫灌次数,降低传播风险。
4、土壤处理。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培育健壮植株。有条件的区域,建议进行轮作。多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环境。
5、药剂防治。提前预防是关键。揭膜后,金钻银钻喷施。发病后,清除病株及周边土壤,控制病区扩大范围,用2%嘧啶核苷类抗菌剂1000克+30%吡唑醚菌酯300克+骆驼刺灌根或者冲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