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的本质就是增强版的A14系列芯片,而这种芯片当初名字就该叫 A14X 系列,只不过这个名字不够骚,你说对吧?把A14X改个新的名称,叫M1,这自然就更加有话题性一些。
所以现在,本该搭载A14X的iPadPro,因为A14X改名叫M1了,所以iPadPro搭载M1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并没有什么值得特别沸腾的地方,好吧。
况且M1这芯片,搭载到笔记本跟搭载到平板,不是一个概念的。因为平板的热容,面积,散热条件都比笔记本差很多。所以实际性能上限比不上笔记本。就好比13寸轻薄本再怎么堆料实际性能也比不过16寸全能本一样。
至于所谓「地表最强生产力」,这吹得有些离谱了。
电脑的生产力是怎么来的?有三点:
大屏幕
全尺寸大键盘
完美运行生产力应用
那么,我们看看iPad Pro具备哪一项?
10寸iPad显示面积不到16寸笔记本的一半,不到24寸台式机的四分之一。
iPad并没有键盘,即便配备也不会是全尺寸。
众所周知,M1对生产力应用的兼容性是一言难尽。。。就连用个WPS Office都能出问题。只不过果粉们选择性无视了所有的兼容性问题。
请问,生产力在哪?
iPad pro 是 iPad 系列的不错的升级款式,升级了屏幕技术,但最终使用起来,无非是一台新款 iPad。它的主要定位依然还是内容消费设备而非生产设备。或许能革掉11寸12寸的低端 MacBook的命(当然这些产品线本来苹果就在淡出),但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笔记本或者台式机依然还是不可取代的。
不过,换个角度来说,iPad在平板领域本来就没有对手,对手只有轻薄本。所以这里拿轻薄本作为假想敌去进行提升算是正确合理的思路。iPad有可能能够让12寸以下笔记本逐渐退出市场,但是事实上,12寸以下笔记本现在本来就已经没什么市场了,市场主力还是14寸16寸。所以这也并不会造成很大冲击。
结论:如果你喜欢iPad,喜欢用iPad使用苹果生态的那些应用,那么iPad还是很值得买的,毕竟iPad在平板领域一直是独一号的存在。如果你是真的冲着生产力而去,我建议你三思。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这绝不只是一句玩笑话。
所以现在,本该搭载A14X的iPadPro,因为A14X改名叫M1了,所以iPadPro搭载M1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并没有什么值得特别沸腾的地方,好吧。
况且M1这芯片,搭载到笔记本跟搭载到平板,不是一个概念的。因为平板的热容,面积,散热条件都比笔记本差很多。所以实际性能上限比不上笔记本。就好比13寸轻薄本再怎么堆料实际性能也比不过16寸全能本一样。
至于所谓「地表最强生产力」,这吹得有些离谱了。
电脑的生产力是怎么来的?有三点:
大屏幕
全尺寸大键盘
完美运行生产力应用
那么,我们看看iPad Pro具备哪一项?
10寸iPad显示面积不到16寸笔记本的一半,不到24寸台式机的四分之一。
iPad并没有键盘,即便配备也不会是全尺寸。
众所周知,M1对生产力应用的兼容性是一言难尽。。。就连用个WPS Office都能出问题。只不过果粉们选择性无视了所有的兼容性问题。
请问,生产力在哪?
iPad pro 是 iPad 系列的不错的升级款式,升级了屏幕技术,但最终使用起来,无非是一台新款 iPad。它的主要定位依然还是内容消费设备而非生产设备。或许能革掉11寸12寸的低端 MacBook的命(当然这些产品线本来苹果就在淡出),但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笔记本或者台式机依然还是不可取代的。
不过,换个角度来说,iPad在平板领域本来就没有对手,对手只有轻薄本。所以这里拿轻薄本作为假想敌去进行提升算是正确合理的思路。iPad有可能能够让12寸以下笔记本逐渐退出市场,但是事实上,12寸以下笔记本现在本来就已经没什么市场了,市场主力还是14寸16寸。所以这也并不会造成很大冲击。
结论:如果你喜欢iPad,喜欢用iPad使用苹果生态的那些应用,那么iPad还是很值得买的,毕竟iPad在平板领域一直是独一号的存在。如果你是真的冲着生产力而去,我建议你三思。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这绝不只是一句玩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