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阵吹,微波荡漾。虞阿四的乌篷船慢慢地漂过来,并且逐渐向贵渡桥靠近。此时,临岸远处的“春绿轩”茶馆内,忽然有个人尖着嗓门高声喊着:“阿四兄弟,祝贺你!发大财,交好运!”
虞阿四向对方遥遥点着头,又美滋滋地晃着脑袋,咧开嘴巴醉醺醺地清唱起来:“阿囡哎——盐豆香味浓,侬提竹篮送,勿忘酒来伴,无孝空返程……”
余音未落,突然间,虞阿四惊恐万状,神经质地从小船上跳了起来。他用惊惧呆滞的眼光向前看去——只见贵渡桥的石柱上垂下一条绳子。绳子的下端吊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她的低垂散发上打着一个死结,结上扎着一支雪白的菱花。隐约看见女尸张着嘴巴,伸露出长长的舌头;她的白绸衫敞襟披在身上,一只衣袖在随风飘荡;两只脚垂直耷拉着,并且被蒲草捆绑在一起。一只脚上穿着蓝面布底鞋子,另一只脚裸露出白娇细嫩的脚趾。虞阿四瞬间吓得瞪起了两只“田螺眼”,声嘶力竭地狂叫着:“啊!不好啦,贵渡桥显鬼了!——吊死鬼——救命啊!”狂叫几声之后,他便惊慌失措、神思恍惚地一头栽到水中去了。
早晨六时许,一群群围观的民众熙熙攘壤围聚在菱溪岸边,派出所乐所长接到报案后也及时赶到了现场。他看着正在抢救的虞阿四,并且举目眺望着贵渡桥上垂吊着的女尸,急忙向桥上奔去。此时,虞塘镇卫生所的赵医生也带领几名医务人员赶到现场,正在抓紧时间抢救虞阿四。只见虞阿四不断地从嘴巴里呕吐出一股股带有酒味的污秽脏水,他那沾满淤泥的四肢也在不停地抽搐颤抖着。还好,幸亏抢救及时,看来他是有救了!这时候,身后的民众开始骚动起来,并传来一阵嘈杂的议论之声:“啊哟!够可怕,鬼渡桥上又显‘鬼’了,看来鬼又要来坑害人了!”“咳,实在没办法消灾避祸,真是‘景阳岗’易过,贵渡桥难上啊!”
此时,背后的柳树丛中忽然闪出一个神秘的女人身影。只见她用纱巾围住面孔,竭力踮起脚尖向贵渡桥上遥望着。她那悲哀凄凉的目光,似乎受到极度恐惧心理影响,在颤颤悠悠地闪动着。她没敢向前再迈出半步,只是神色茫然地凝视了片刻,便一声不响地转身离去。
不久,又有一对满面愁绪的男女青年凑了过来,两人在胆怯地窃窃私语:
“阿妹……我们要不要过去看看?”
“阿哥,你又知道多少?出了这种事,只能由民警来处理,你能管得了那么多?”
“我只是想知道点详细情况,那……我们快回去吧!”说完两人便转身向小路跑去。
不吉利的消息,象一阵风儿一样迅速传遍了小镇。菱溪、莲溪上奔波争渡的小商贩们个个仓皇收拾杂货离去,农夫们赤脚挑着稻秧农具快步走向了农田。上学的儿童们个个神色慌张、战战兢兢,都三五成群地手拉手奔向学校的大门。
虞塘镇的那座具有古代建筑风格的庭院——虞沁园内,有一位60余岁的老头,正站在窗口手搭天蓬向贵渡桥方向遥望着。此时,他背后突然跑来一个小姑娘,烦燥地抖开了土布围裙故意挡住了老人的视线,并且嘴里不停地嚷着:“晦气,晦气!贵渡桥老远呢,朱管家你看不清……不要看啦!”随后,又传来那位姑娘一阵抽泣呜咽之声。
小镇的街巷里,人们在不停地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只见远处有一位颇有姿色的中年妇女,在疯狂地向菱溪岸边奔跑,并且口中不停地哭喊着:“阿四啊,你怎么了?……”
派出所里的另外几名民警,也急忙奔向发案地点。值班民警在不停地摇动着电话机,大声急促地向县公安局刑警队报告案情。
第03章自杀,还是他杀?
乐所长带领四名民警立即封锁了案发现场,贵渡桥两边围观的群众都被拒之于20米开外。乐所长与两名民警按照现场勘察程序将女尸处理到桥面上来,他们轻轻地撩开女尸的蒙面散发,刹那间这具女尸恐怖的面容显露出来——啊!眼前这具女尸的熟悉面容使乐所长惊吓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她……她不是虞沁园里的三姨太——兰菱么?她怎么会……?
民警小张也惊奇地指着三姨太的头发结,百思不解地喃喃自语:“这菱花……怎么扎到垂发上的?难道自杀前还要先戴花?这菱花挺新鲜的……”
乐所长低头沉思片刻,浓眉紧蹙立刻形成了两道斜剑。随后他又低声说:“不准乱动乱说!县刑警队和法医该到了吧?赶快再打电话催一下!”
说完,他的眼睛又紧紧盯住白菱花,并轻轻地用消毒巾盖住了三姨太尸体的面部。
上午九时许,县刑警队长崔力辉带领八名刑警队员和技术室尸检法医赶到了现场。乐所长向崔队长简要介绍了案发现场情况,以及被害者的有关身世情况:死者名字叫“兰菱”,现年28岁,是虞塘镇的虞沁园主人——虞俊才的三姨太,虞俊才比她大25岁。从30年代起,虞俊才一直在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经商。1948年8月,他才匆忙从上海赶回虞塘镇。据说当时他是考虑政局不稳定,才临时离开商界回家的。他的原配夫人叫“芦萍”,50余岁,一直居住在虞塘镇看管着镇上的产业,并且生育一儿一女。虞俊才回来时带回来两名小妾:一个名叫“蕙莲”,年龄30岁,是他的二姨太;另一个名叫兰菱,亦即死者。这两位姨太太的真实姓名不详,只知道虞俊才是根据菱溪与莲溪这两条河为她二人改名的。1949年8月,虞俊才又乘船下南洋经商,可惜不幸途中遇海难事故死亡。当年9月底,太太芦萍因为伤心过度而精神失常。后来每况愈下,终于在深夜里走上贵渡桥投河自杀。家里只留下两位姨太太和一双儿女,儿子名叫“虞芙”,26岁,现在小镇里开小店经营酒业;女儿叫“虞蓉”,24岁,现在小镇的苗圃园里做工。
虞阿四向对方遥遥点着头,又美滋滋地晃着脑袋,咧开嘴巴醉醺醺地清唱起来:“阿囡哎——盐豆香味浓,侬提竹篮送,勿忘酒来伴,无孝空返程……”
余音未落,突然间,虞阿四惊恐万状,神经质地从小船上跳了起来。他用惊惧呆滞的眼光向前看去——只见贵渡桥的石柱上垂下一条绳子。绳子的下端吊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她的低垂散发上打着一个死结,结上扎着一支雪白的菱花。隐约看见女尸张着嘴巴,伸露出长长的舌头;她的白绸衫敞襟披在身上,一只衣袖在随风飘荡;两只脚垂直耷拉着,并且被蒲草捆绑在一起。一只脚上穿着蓝面布底鞋子,另一只脚裸露出白娇细嫩的脚趾。虞阿四瞬间吓得瞪起了两只“田螺眼”,声嘶力竭地狂叫着:“啊!不好啦,贵渡桥显鬼了!——吊死鬼——救命啊!”狂叫几声之后,他便惊慌失措、神思恍惚地一头栽到水中去了。
早晨六时许,一群群围观的民众熙熙攘壤围聚在菱溪岸边,派出所乐所长接到报案后也及时赶到了现场。他看着正在抢救的虞阿四,并且举目眺望着贵渡桥上垂吊着的女尸,急忙向桥上奔去。此时,虞塘镇卫生所的赵医生也带领几名医务人员赶到现场,正在抓紧时间抢救虞阿四。只见虞阿四不断地从嘴巴里呕吐出一股股带有酒味的污秽脏水,他那沾满淤泥的四肢也在不停地抽搐颤抖着。还好,幸亏抢救及时,看来他是有救了!这时候,身后的民众开始骚动起来,并传来一阵嘈杂的议论之声:“啊哟!够可怕,鬼渡桥上又显‘鬼’了,看来鬼又要来坑害人了!”“咳,实在没办法消灾避祸,真是‘景阳岗’易过,贵渡桥难上啊!”
此时,背后的柳树丛中忽然闪出一个神秘的女人身影。只见她用纱巾围住面孔,竭力踮起脚尖向贵渡桥上遥望着。她那悲哀凄凉的目光,似乎受到极度恐惧心理影响,在颤颤悠悠地闪动着。她没敢向前再迈出半步,只是神色茫然地凝视了片刻,便一声不响地转身离去。
不久,又有一对满面愁绪的男女青年凑了过来,两人在胆怯地窃窃私语:
“阿妹……我们要不要过去看看?”
“阿哥,你又知道多少?出了这种事,只能由民警来处理,你能管得了那么多?”
“我只是想知道点详细情况,那……我们快回去吧!”说完两人便转身向小路跑去。
不吉利的消息,象一阵风儿一样迅速传遍了小镇。菱溪、莲溪上奔波争渡的小商贩们个个仓皇收拾杂货离去,农夫们赤脚挑着稻秧农具快步走向了农田。上学的儿童们个个神色慌张、战战兢兢,都三五成群地手拉手奔向学校的大门。
虞塘镇的那座具有古代建筑风格的庭院——虞沁园内,有一位60余岁的老头,正站在窗口手搭天蓬向贵渡桥方向遥望着。此时,他背后突然跑来一个小姑娘,烦燥地抖开了土布围裙故意挡住了老人的视线,并且嘴里不停地嚷着:“晦气,晦气!贵渡桥老远呢,朱管家你看不清……不要看啦!”随后,又传来那位姑娘一阵抽泣呜咽之声。
小镇的街巷里,人们在不停地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只见远处有一位颇有姿色的中年妇女,在疯狂地向菱溪岸边奔跑,并且口中不停地哭喊着:“阿四啊,你怎么了?……”
派出所里的另外几名民警,也急忙奔向发案地点。值班民警在不停地摇动着电话机,大声急促地向县公安局刑警队报告案情。
第03章自杀,还是他杀?
乐所长带领四名民警立即封锁了案发现场,贵渡桥两边围观的群众都被拒之于20米开外。乐所长与两名民警按照现场勘察程序将女尸处理到桥面上来,他们轻轻地撩开女尸的蒙面散发,刹那间这具女尸恐怖的面容显露出来——啊!眼前这具女尸的熟悉面容使乐所长惊吓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她……她不是虞沁园里的三姨太——兰菱么?她怎么会……?
民警小张也惊奇地指着三姨太的头发结,百思不解地喃喃自语:“这菱花……怎么扎到垂发上的?难道自杀前还要先戴花?这菱花挺新鲜的……”
乐所长低头沉思片刻,浓眉紧蹙立刻形成了两道斜剑。随后他又低声说:“不准乱动乱说!县刑警队和法医该到了吧?赶快再打电话催一下!”
说完,他的眼睛又紧紧盯住白菱花,并轻轻地用消毒巾盖住了三姨太尸体的面部。
上午九时许,县刑警队长崔力辉带领八名刑警队员和技术室尸检法医赶到了现场。乐所长向崔队长简要介绍了案发现场情况,以及被害者的有关身世情况:死者名字叫“兰菱”,现年28岁,是虞塘镇的虞沁园主人——虞俊才的三姨太,虞俊才比她大25岁。从30年代起,虞俊才一直在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经商。1948年8月,他才匆忙从上海赶回虞塘镇。据说当时他是考虑政局不稳定,才临时离开商界回家的。他的原配夫人叫“芦萍”,50余岁,一直居住在虞塘镇看管着镇上的产业,并且生育一儿一女。虞俊才回来时带回来两名小妾:一个名叫“蕙莲”,年龄30岁,是他的二姨太;另一个名叫兰菱,亦即死者。这两位姨太太的真实姓名不详,只知道虞俊才是根据菱溪与莲溪这两条河为她二人改名的。1949年8月,虞俊才又乘船下南洋经商,可惜不幸途中遇海难事故死亡。当年9月底,太太芦萍因为伤心过度而精神失常。后来每况愈下,终于在深夜里走上贵渡桥投河自杀。家里只留下两位姨太太和一双儿女,儿子名叫“虞芙”,26岁,现在小镇里开小店经营酒业;女儿叫“虞蓉”,24岁,现在小镇的苗圃园里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