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新城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5年内会有大变化嘛?希望有独特的见解!谢谢讲道理,临港新城未来五年内也许不会有什么特别抓住大家注意力的变化了。
这条问题里面另一个答案着实写得很详细,然而没有抓住问题的重点,毕竟不是土著。
应该会有图,过几天会补上来,这几天忙。
理由在下面:
大家都知道,一个地区想要发展,其中的几个重点必定是:
人不能太少;交通不能太麻烦;基础配套建设要跟上。
很可惜,我在临港新城住了两年,观察到的结果是这三个要点里,临港新城连一个要点都没达到。
首先从最明显的人口说起吧。
我第一次去临港新城的时候,16号线才刚开通不久。至于我为什么会去这么冷清的地方?是因为我希望在那边租个房子感受一下远离闹市宁静的生活。
在房产中介的带领下,我选择了其中一家小区。在那个小区,大多数房子都是三四层楼的矮层。这意味着这个小区以及周边不可能拥有像上海市中心那样高的人口密度。
搬入之后的第一天晚上,我着实感到了这个小区的冷清与宁静。
一栋楼,大概三十多户人家吧。亮着灯光的,只有三四家。
第二天,我与小区物业的一名员工聊了起来。很意外的,得到了一个令我十分震惊的信息:
“你别看这小区没人住,但是这小区的房子都卖完了。”
都卖完了!!!Excuse me?
员工大致跟我说了这边之所以变成这样的原因:
由于这个地方远离上海市区但属于上海境内,会有不少为了落户上海的外省精英在这里买房子作为落户条件,但这里到市区不方便,他们宁愿在市中心租房也不会来这里住;
有部分土豪在这里买了大量房子作为房地产长期投资品;
有部分居住市中心的老人希望来这里养老但只有周末来打扫一下,并不常住。
我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即使是长期的住户,大多也是装修队,外地来沪的打工仔之类。
鲜有本地的上海人常驻于此。连车牌都很难看到个沪开头的。
接下来是交通。
不少知友应该知道,16号线的车在早高峰的时候特别挤——但是也许没多少人知道,滴水湖~惠南东这段车厢很空荡。
如果滴水湖这一片的人口大量增加,这可怜巴巴的3节编组的16号线是根本带不起来的。
也许有些知友会说“还有公交呐!”
是啊,还有公交。三班车:龙港快线,龙芦专线,龙临专线。
其中龙港快线途径大团,宣桥等居民社区,负责运送住在那一片的上班族。
但是龙港快线全程至少1小时30分钟(我掐表坐过好多次了),9点在龙阳路的上班族,7点半之前就必须在沪城环路共享区等着了。
什么,你说另外两班车?那两班车我相信全临港也只有1%的居民坐完过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全部路程。
即便是16号线到龙阳路,也要1小时左右。加上从小区门口到地铁站的短驳车以及等车时间,意味着九点整在龙阳路上班的你,七点半之前依然得乖乖的在车站等着。
什么,你说16号线大站车? 很遗憾,第一班大站车到达龙阳路的时间也是9点以后了。
对啊,还有自驾车!我怎么把这点忘了。
但是自驾车比起地铁也好不到哪儿去。从沪城环路共享区,全程高速一路顶着限速跑到龙阳路的新国际博览中心,也要45分钟——这还不是高峰时段。
最后是配套。
整个临港新城只有一个农工商超市。最搞笑的是,超市门口有个晚!上!关!门!的!便利店!
实在不是很懂规划者脑子里想的什么。
临港大道站到临港新城很远,门口只有个可怜巴巴的1077车站,除此以外只有荒郊野地。
滴水湖地铁站门口倒是有个便利店,但晚上人家照样不开;
滴水湖地铁站一共有4班车路过,但其中3班,早在7点的时候就末班车了。
剩下一班开往沪城环路共享区的,从车站走回两个小区也很远。大概平均15分钟才能走到小区门口。
还有几个入住率较低的小区,根本没有开通公交。
有的小区门口的配套倒是一应俱全,可惜生活服务的就那么几家,没办法竞争(也就意味着垄断)。
整个区域有一个上海中学东校,有一个小学,一个幼儿园。
但是!这几所学校的不少同学都不住这。每天放学时候门口都会停下不少私家车。
还有一件事。临港开发至今,滴水湖附近也还有大量荒郊野地。
也许第三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导致出来的结局吧。一旦离开了政策的扶持和鼓励,临港会陷入一个恶性的循环——配套不好交通不便人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少也就懒得维护配套和交通。
PS:临港大学城一旦放假,沪城环路共享区便会关闭。离开了沪城环路共享区的临港新城,看起来更像是一座死城……三四家外卖,没有24小时便利店。
这条问题里面另一个答案着实写得很详细,然而没有抓住问题的重点,毕竟不是土著。
应该会有图,过几天会补上来,这几天忙。
理由在下面:
大家都知道,一个地区想要发展,其中的几个重点必定是:
人不能太少;交通不能太麻烦;基础配套建设要跟上。
很可惜,我在临港新城住了两年,观察到的结果是这三个要点里,临港新城连一个要点都没达到。
首先从最明显的人口说起吧。
我第一次去临港新城的时候,16号线才刚开通不久。至于我为什么会去这么冷清的地方?是因为我希望在那边租个房子感受一下远离闹市宁静的生活。
在房产中介的带领下,我选择了其中一家小区。在那个小区,大多数房子都是三四层楼的矮层。这意味着这个小区以及周边不可能拥有像上海市中心那样高的人口密度。
搬入之后的第一天晚上,我着实感到了这个小区的冷清与宁静。
一栋楼,大概三十多户人家吧。亮着灯光的,只有三四家。
第二天,我与小区物业的一名员工聊了起来。很意外的,得到了一个令我十分震惊的信息:
“你别看这小区没人住,但是这小区的房子都卖完了。”
都卖完了!!!Excuse me?
员工大致跟我说了这边之所以变成这样的原因:
由于这个地方远离上海市区但属于上海境内,会有不少为了落户上海的外省精英在这里买房子作为落户条件,但这里到市区不方便,他们宁愿在市中心租房也不会来这里住;
有部分土豪在这里买了大量房子作为房地产长期投资品;
有部分居住市中心的老人希望来这里养老但只有周末来打扫一下,并不常住。
我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即使是长期的住户,大多也是装修队,外地来沪的打工仔之类。
鲜有本地的上海人常驻于此。连车牌都很难看到个沪开头的。
接下来是交通。
不少知友应该知道,16号线的车在早高峰的时候特别挤——但是也许没多少人知道,滴水湖~惠南东这段车厢很空荡。
如果滴水湖这一片的人口大量增加,这可怜巴巴的3节编组的16号线是根本带不起来的。
也许有些知友会说“还有公交呐!”
是啊,还有公交。三班车:龙港快线,龙芦专线,龙临专线。
其中龙港快线途径大团,宣桥等居民社区,负责运送住在那一片的上班族。
但是龙港快线全程至少1小时30分钟(我掐表坐过好多次了),9点在龙阳路的上班族,7点半之前就必须在沪城环路共享区等着了。
什么,你说另外两班车?那两班车我相信全临港也只有1%的居民坐完过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全部路程。
即便是16号线到龙阳路,也要1小时左右。加上从小区门口到地铁站的短驳车以及等车时间,意味着九点整在龙阳路上班的你,七点半之前依然得乖乖的在车站等着。
什么,你说16号线大站车? 很遗憾,第一班大站车到达龙阳路的时间也是9点以后了。
对啊,还有自驾车!我怎么把这点忘了。
但是自驾车比起地铁也好不到哪儿去。从沪城环路共享区,全程高速一路顶着限速跑到龙阳路的新国际博览中心,也要45分钟——这还不是高峰时段。
最后是配套。
整个临港新城只有一个农工商超市。最搞笑的是,超市门口有个晚!上!关!门!的!便利店!
实在不是很懂规划者脑子里想的什么。
临港大道站到临港新城很远,门口只有个可怜巴巴的1077车站,除此以外只有荒郊野地。
滴水湖地铁站门口倒是有个便利店,但晚上人家照样不开;
滴水湖地铁站一共有4班车路过,但其中3班,早在7点的时候就末班车了。
剩下一班开往沪城环路共享区的,从车站走回两个小区也很远。大概平均15分钟才能走到小区门口。
还有几个入住率较低的小区,根本没有开通公交。
有的小区门口的配套倒是一应俱全,可惜生活服务的就那么几家,没办法竞争(也就意味着垄断)。
整个区域有一个上海中学东校,有一个小学,一个幼儿园。
但是!这几所学校的不少同学都不住这。每天放学时候门口都会停下不少私家车。
还有一件事。临港开发至今,滴水湖附近也还有大量荒郊野地。
也许第三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导致出来的结局吧。一旦离开了政策的扶持和鼓励,临港会陷入一个恶性的循环——配套不好交通不便人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少也就懒得维护配套和交通。
PS:临港大学城一旦放假,沪城环路共享区便会关闭。离开了沪城环路共享区的临港新城,看起来更像是一座死城……三四家外卖,没有24小时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