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吧 关注:858,475贴子:7,549,570
  • 15回复贴,共1

◇05-24◆〖互帮互助〗简略分析下人口趋势和安徽的城市发展格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年前安徽省出台政策支持皖北地区人口向皖江地区转移,5年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皖北人口向皖江地区转移会被合肥和苏南地区截留。所以现实告诉我们引导皖北人口向皖南转移是及其不现实的。在当年皖江城市因为人口少,船小好调头,可以先行先试,开发皖江地区在当年是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但是我觉得在今天已经不再合适,实事求是的讲皖江不是苏南,皖江地区没有苏南的人口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七普数据显示皖江地区人口正在不断流失,人口的大量流失会导致皖江地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在常住人口不断流失的当下已经不会再有高速发展到可能。苏南多平原,皖江多丘陵,丘陵地带的基础建设占用大量的财政资金,长江一座桥就比皖北一条高速的费用都高,同时山地地形严重阻碍了城市与城市的联系。所以皖江不同于苏南。
迈入新时代,皖江地区人均数据已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阶段,开始步入由快到质的转变,但是皖北地区依然徘徊在国家平均水平以下,需要进一步开发建设,推动皖北地区高速发展。所以安徽应该尽快调整发展方向,开发沿淮地区和皖北地区,本次人口普查皖北阜阳、亳州、蚌埠都是常住人口增加城市,充分说明开发沿淮地区和皖北地区的重要性。皖北地区发展壮大就会关住人口流失的阀门,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守住安徽的基本盘。所以希望安徽省政府能够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改变发展格局,大力开发沿淮地区和皖北地区。


IP属地:安徽1楼2021-05-24 16:38回复
    就是,皖北要平原有平原,要人口有人口,要交通有交通,要啥我们都有啥,所以以后政策要向皖北偏转,特别是我们阜阳,这样我们才有更好的明天。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5-24 16:47
    回复
      楼主说的对,长江有巨大优势,但是皖江地区有巨大限制,皖江的城市格局不同于苏南,简答的把苏南模式的生搬硬套到皖江,只会浪费安徽省巨大的财力物力。最后发展不尽如意,安徽省要尽快的转变本本主义,事实求实的思考安徽省的发展格局。


      IP属地:安徽3楼2021-05-24 16:48
      收起回复

        皖江地区的长江两岸皆被山地所切断,与苏南地区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苏南地区是两城一线,安徽省在长江地区没有特大城市,怎么发展皖江地区。长期的财政供给和政策倾斜,已经消耗了太多精力,是时候转变发展方向了。


        IP属地:安徽4楼2021-05-24 16:52
        回复
          皖江地区的高速密度甚至高于合肥,皖江天天说自己没有转移支付等等,但是各项财政投入都在皖江地区,省里都给你花钱了,你确实不需要转移支付,长江一座桥投资几百亿,皖北一个亿能够修几公里的公路。安徽省交通局都不敢公布安徽各片区交通投资金额。


          IP属地:安徽5楼2021-05-24 17:01
          收起回复
            省投在皖江才投几个钱,几座桥不都是地方政府自己投的吗?合肥倒是建地铁都向省里借钱。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5-24 20:55
            收起回复
              皖江地区虽然有长江、大山阻隔,但皖江地区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普通公路等密度都是全省之最,尤其是长江大桥耗费的财力不可想象,反观皖北平原,密度是周边六省份最低的,但皖北是周边最平的地区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5-25 13:13
              回复
                安徽的发展除了合肥 关键就是皖北 皖北不崛起 安徽难崛起 而皖北的关键就是沿淮地区的阜阳 淮南 蚌埠这几个城市 阜阳人口众多 淮南底子不错 蚌埠产业有优势 只要这几个城市崛起了 皖北就能崛起


                IP属地:安徽12楼2021-05-25 17:08
                回复
                  耕地红线怎么办?反正皖北的房价又高,还不如往江浙跑。等什么时候合肥把建设用地指标能还一部分给皖北,再说发展不发展吧。三天两头,动不动一个补充耕地的行政令下来,皖北光补充耕地了,建设用地都给谁了


                  13楼2021-05-25 17:15
                  收起回复
                    这么好的文章为啥没人顶呢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06-05 22: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