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庄乡中吧 关注:53贴子:1,278
  • 5回复贴,共1

【学子风采】记走出我校的学生-----余恒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余恒菊,28岁,任县骆庄乡东望村人,1998年毕业于骆庄乡中73班,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从2005年7月开始,至今已在位于贵州省南部麻山腹地的长顺县敦操乡民族学校支教四年有余。
     2005年7月,余恒菊瞒着父母去黔南最偏僻的麻山腹地长顺县支教的。长顺是黔南一个偏远山区,山高坡陡,道路崎岖。
     余恒菊毕业于湖北沙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他又加入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前往黔南山区支教。
     长顺县交麻乡翁落村小学三面环山,山脚下立着十几间孤零零的旧房子,房子四周是光秃秃的石头和丛生的杂草。本来,余恒菊来长顺后被分配到条件相对较好的鼓扬镇中学。可只待了三个月,他就主动请缨,向领导提出要到最偏远的小学去支教。于是,他便被调到一类贫困乡里的一类贫困村里的这所学校。翁落村山上尽是白花花的石头,很难找到山泉水,只要天不下雨,山里的人们就没有水喝。老师们在后山的石旮旯里选几个石窝,挖去泥土,清洗干净,就成了天然水池,等雨水流进石窝,沉淀后的水就可以吃了。每年,学校至少有5个月缺水。余恒菊节水如油。每次洗完脸,他都要留着水洗衣服、洗脚。一桶水要用一个星期,这里蔬菜缺乏,他吃的最多的是萝卜干和咸菜。
     2007年7月,余恒菊的志愿服务结束后,被深圳一所私立中学聘用了他。试用期里每月1200余元工资,期满后,工资3000元左右。而他在贫困山区当志愿者,只有600元的收入。但他为了边区的孩子们毅然放弃了那边条件优厚的工作。4个月后,余恒菊从深圳重回麻山。经过长顺团县委与教育局协调,他被分配到长顺县最偏远的一个乡——敦操,在敦操民族学校当了一名代课教师。
     今年3月,央视《共同关注》栏目以《深山里的志愿者》为题对余恒菊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余恒菊在麻山地区支教4年,瞒了父母4年,只是每年过春节回家看一次年过古稀的奶奶和已过天命之年的爹娘。虽然他每月只有600元,可还资助了一个贫困学生。而他自己除了因长期步行需要经常换鞋外,没买过一件新衣服。
     余恒菊的事迹感动了香港的一家基金会,决定拿出12万元帮助改善翁落教学条件。当地政府又拿出10万元配套资金给翁落小学修建了新校园。目前,余恒菊在敦操民族学校当代课老师,已有一年多的时间。
     余恒菊默默无闻扎根深山4年多,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无怨无悔地耕耘在教育第一线,为偏远山区渴望知识的孩子们贡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不愧是骆庄人民以及全县人民的自豪和骄傲,不愧是我们当代青年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1楼2010-03-28 21:38回复
    余恒菊的女朋友也是一名西部计划的志愿者,是做乡村医生。去年7月服务期满后,回了湖南老家。女朋友希望余恒菊能到湖南工作,余恒菊则希望女朋友能来这里。余恒菊自己生活很俭省,电话费这一项几乎是他最大的开支,不时地会看到他给女朋友发短信。
    余恒菊说自己从小性格就很执拗,喜欢单纯的生活,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事情非常抵触。2005年,23岁的他满怀豪情地来到黔南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长顺,一心想在艰苦的环境下干一番大事业,然而,在现实中他却碰了壁。他开始是被分到鼓扬镇中学,在那里他和其他的老师相处的不太融洽,从不和发展到争吵。
    余恒菊: 觉得我们是志愿者,你应该给我们提供多么多么好的机会,给我们一个舞台,所以就吵起来了,那时候就天真了。觉得志愿者就是一个什么都可以干,什么都可以做的事情。
    马书记:一出来就是一腔热血,充满着激情,就想做别人不能做到的事情,他要去做,他要去干这个东西。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工作当中,遇到一些阻拦,或者遇到一些困难。。。就带来打击,打击就感觉到,好像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人不理解他,还是这个地方不适合他的理想的实现。
    当时余恒菊一气之下要求到条件更艰苦的村小学任教,就到了长顺县最偏远的交麻乡翁落小学,在那里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在翁落,他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贫困,感受到了山区孩子质朴的情感,也开始反思自己来到西部支教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2007年离开翁落小学后,余恒菊再也没有回去过。他说翁落总出现在自己的梦里,而自己不敢回去,很怕再回首那段难以言说的青春岁月,也怕触碰是否再回翁落的情结。
    学校不在寨子附近,放学后,这里就只有余恒菊一个人了,夜晚的山里寂静得连鸟叫声都没有,这里也没有手机信号,就像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了一样,每当这时,孤独、寂寞就会淹没余恒菊,他一直咬牙坚持着,有一天他终于哭了。那是他来到翁落一个月后,其他的几个志愿者来这里看他。
    这间用铁栅栏封起来教室里放着翁落小学最值钱的东西。看起来门已经很久没有打开过了。
    0
    余恒菊在这里的时候,这间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余恒菊用电脑给学生们放动画片,放音乐,下载远程教育的一些内容用电视放给学生们看,他和他们一起唱,一起笑。
    本来余恒菊想试一试电脑出什么问题了,但是看着墙上已经被拔掉的电线,他感到很无奈。
    当初余恒菊主动要求来翁落支教的时候,一些媒体来采访他,他态度很冷淡。但是后来他的态度变了,因为他感到自己的力量太弱小了,通过自己通过媒体能给翁落的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变化。
    


    3楼2010-03-28 22:17
    回复
      视频连接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36057847464147


      4楼2010-03-28 22:37
      回复


        5楼2012-07-24 09:01
        回复
          恒菊好样的!


          6楼2012-08-23 1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