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850贴子:2,976,987

让解字派尴尬的《庄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解老这件事情上,有相当一部分人热衷于解字。因为不同版本的存在,同一句话的某个字可能有不同写法,解字派于是充分发挥想象,那个字体出现的时间更早,字的原始意义是啥,导出这句子应该是什么意思。就好比无这个字,有的是亡,有的是無,有的是无。可是这些玩家到了《庄子》这里就傻眼了,所有的字不存在争议,但依然解不出来。所有的故事都能看懂,但依然看不懂故事背后的道理。不信就试试以下两句,看似字的表面意思都知道,但整个句子要表达的目的却基本搞不清楚。之所以这么说,是看了网上一大堆解庄子的文章,基本不着调。
1,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2,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IP属地:广东1楼2021-05-28 12:24回复


    IP属地:山东2楼2021-05-28 12:47
    回复
      毫不谦虚的讲,兜兜转转,5000言的大义尽在庄子。可是庄子要从不接受到接受,其过程比5000言还要难。因为,庄子文章表面很容易落入装X犯的圈子,而道德经再不懂,也可以当现代道德规范的内容来看,比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有人从庄周梦蝶的句子读出庄子有人格分裂,有人说庄子就是个目空一切,凡此种种,其实照亮了解老者群体的众生相。
      解老不解庄,等于唱花腔。
      懂庄再问老,哪都不用跑。


      IP属地:广东3楼2021-05-28 14:07
      收起回复
        是梁静茹给你的勇气?
        凭什么,凭什么5000言的大义尽在庄子?谁认可了?
        从始皇帝的所作所为来看,5000言的大义尽在孔子,这才是官方认可的。
        1.始皇帝给老子修庙宇。2.始皇帝封禅泰山是指定的儒生主持。


        IP属地:北京5楼2021-05-28 15:31
        收起回复
          解《庄子》,确实没法扣字眼,庄子里所有文字基本都无争议,语法也很少争议。想用不同断句来标新立异的更没有机会。寓言故事跟不会存在传播错误的问题。
          所以解庄子只能是对文字背后的引申意思的解读。
          喜欢抠字眼的人面对庄子确实尴尬。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5-28 16:26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5-28 16:30
            回复
              解字派里也有些高手。比如当年风云于老吧的百家,还是有点料道的。记得他解朝闻道,夕死可矣,解的很有新意。他说朝像一个人闻道后的状态,夕像一个人死的状态。换句话说,闻道后的无为,像朝阳一样有活力,而不是像傍晚那样死气沉沉。但像百家这样的解字高手是不会出道德经全解的。


              IP属地:广东8楼2021-05-28 17:24
              收起回复
                个人认为,只是个人,解字对解老可以作为辅助,但助益甚小,字义是会不断丰富、拓展和演化的,老庄写文章,脱离不了时代下的字义


                IP属地:山东9楼2021-05-28 17:42
                收起回复
                  解字派,全在字这些符号中转圈圈,如同戴眼罩磨粉的驴,永远在不停地转圈圈。符号如同磨中进去的料,从一种状态变成粗细不同的状态。
                  老子也好,庄子也罢。
                  解字派,根本没去落实半分,无论如何也不能了知实相。换句话说,就是达不到那个境地。
                  庄子证到了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了知物无非彼,物无非是的实际,故能随心所欲无所障碍的自在。
                  果若了知,非彼,非无,非我,非无我,非我,非我无所,非无所取,非取,非所取,物无,物非,物彼,物非彼,物无非彼,物是,物非是,物无非是等等等,达者,自在。
                  不得自在,怎么解,都是障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5-28 19:03
                  收起回复
                    这个我来长篇大论一下,希望抛砖引玉。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1-05-28 19:08
                    收起回复
                      正如老子思想中重点阐述的三大关系:“道—万物”,“道—圣人”以及“圣人—天下”,庄子《齐物论》哲学思想中也有几大关系可以把握。
                      分别为“物我”、“我彼”、“彼是”。
                      ——————
                      第一个就是“物”与“我”。
                      用现代哲学说就是“客体”与“主体”关系。
                      这点在《庄子》中出现很多次,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
                      简直之,万物与我齐一,相互依存,无有彼此。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05-28 19:09
                      收起回复
                        第二个就是“我彼”关系。
                        本质上也是“主体”与“客体”关系。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彼”在庄子是个高度凝练的概念,可以指“对立面”“反面”“客体”等等。
                        在这句,可以简单理解为,除了“我”以外的其它事物。
                        所以,没有“彼”就没有“我”,没有“我”就“无所取”。
                        很显然,没有“彼”这外在的参照,“我”如何知道“我”存在?可见“我”的存在,必须以客体存在为参照来认识。没有“我”,纷纷扰扰的客体对我毫无意义。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05-28 19:10
                        回复
                          第三大关系是:彼是。
                          当庄子阐述“物我”“主客”关系的时候,是以“我”观“物”“彼””,“我”与“物”“客体”混一,消除对立。
                          当庄子阐述“彼是”关系的时候,“我”更像置身物外的观,物或事的彼是对立,也应混一,无有不同。
                          简言之,“彼”与“是”相互对立依存。
                          这里的“彼”依然是“对立面”“反面”意思;“是”是“与我一致面”“正面”等。
                          这里的“彼是”是高度抽象的概念,“彼”是“是”的对立面。
                          庄子不光认为“物我”一体,同时也认为“彼是”一体。
                          从这个角度,“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是个高度凝练的原则性论点,使用了双重否定与互文修辞。
                          要和前后文联系在一起。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的前文提到了儒墨两家“彼是”之争,后文提到了“彼是”本就相互依存,如“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
                          所以,“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这里意思是:物没有“非彼即是”,也没有“非是即彼”。物是“彼是”一体的。而“彼出于是,是又因彼”。简言之,“彼是”对立统一,缺一不可。所以,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1-05-28 19: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