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立淮阴农业学校最近三年来进行事业简要报告》
1935年1月,在兴农塔、荡夷亭的校园里,李维章谨述《江苏省立淮阴农业学校最近三年来进行事业简要报告》,主要内容有:
甲、行政及教导方面
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为两教,即“实行做人的教育、实行生产的教育”两项。实现途径为两化,即“生活劳动化、纪律军事化”。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倡“做”、“教”和“学”。
三、拟定各项进行计划。农蚕推广三部制定五年计划。
四、确定五项中心训练大纲为1.锻炼身体,注重尚武,以自卫救弱。2.努力劳作,励志农业,以生产救贫。3.讲求公德,实行互助,以合作救私。4.启发思想,精研学业,以教育救愚。5.休养性情,矫正风俗,以诚信救伪。
五、1933年度第二学期奉教育厅令实行教训合一。
六、1933年度奉令裁撤预科增设畜牧科。
七、积余经费补充设备。节约经费,33年度止,积余21432.27元。
乙、场务方面
一、农场,建菜园温床、花圃温室、花圃温床等。作物育种。驯化良种。园艺栽培,果园17亩2分,品种数十种,育苗,租花。测候,每日通电上报数据,按月编印。造林。租花。
二、蚕场,饲育蚕种、栽种多品种优质桑苗。
三、畜场,建设养殖场所和购买设备,养殖荷兰奶牛、本地黄牛、巴克夏猪、鸡、鹅、鸭、蜜蜂等中外品种,如意大利和中国蜜蜂50箱、来航鸡220只,羊10只。对外牲畜配种服务,不取分文。1934年,正式开始兽医施诊服务,当地农民以其牲畜就诊者,颇不乏人。
四、农产制造场,1932年12月成立开工,厂房16间,机器16种,用具100余种。生产各种罐头、饼干、酱油、酱菜等,在淮阴城内销售,并在镇江、南京、上海等地委托公司、学校销售订购。
丙、推广方面
一、1934年春开始设立农村改进实验区,以本校四周乡村推行之,东至东滩乡和尚庄、西至西滩乡铁路桥、北至淤黄河南岸、南至土圩门八面佛。主要事业:1.自卫组织。2.农民学校,有黄河滩农民学校,学生53人。茶庵农民学校,72人,成年班夜校60人。太平村农民学校,夜校51人。学生教材学校供给。3.民众治疗所,凡贫苦农民就诊,分文不取。4.组织造林,师生共筑淮农路。5.提倡休闲娱乐,校内开设民众公园,内有动植物园、兴农塔、荡夷亭、日本地型、中国地型等,于娱乐之中,兼生爱国之念。周日电影、大事报告、公民训练、农事演讲、京曲幻术等。参加人数最多时有403人。6.组织合作社。7.新生活运动。8.举行农产比赛会,得奖者137户。
二、推广种物。1.蚕种,蚕种由金坛农业改良场、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供给,接洽镇江茧行收茧。2.桑苗,联系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发给农民桑苗1933年4万株,1934年5万株。3.1933年开始推广本校培育的小麦品种。4.中外畜种。
三、设立蚕业指导所,自1931年春开始,先后在淮阴赵家集、汤家集、渔沟涟水小张集等地设立。
四、防除病虫害。
五、农村调查,1932年,始从学校附近各村开始,开展淮阴农村调查。
(资料提供者;连云港市文保所李彬,原件存上海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