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人会发生进行性听力减退,这是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中的表现。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可高达60%左右。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佩戴助听器,但普遍助听器的口碑很不好,具体我分析了几点:
老年人戴上助听器,家人相互配合很重要
戴上助听器后,老人会听到以前听不到的一些日常环境的声音,如水管的流水声、排气扇的转动声、走路的脚步声等,会觉得过于嘈杂。不少老人会因此感到厌烦,这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告诉老人,他能听到声音是一件好事,证明听力提高了,不习惯只是暂时的,要主动地去慢慢适应,鼓励老人度过适应期。
家人还要注意,不要有“你戴了助听器怎么还听不清楚”的字眼出现,会对老人造成无形的压力和负担。家人应该要主动地配合老人,刚开始需要配合验配师要求的要在安静环境(家里)开始适应,不要到嘈杂环境去。
另外,因为在佩戴初期老人的听觉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而且老人由于听力下降,长期没有倾听的习惯,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佩戴时间由短到长;与他交谈前,应先提醒他注意,尽量放慢语速,吐字清晰,逐渐训练,让老人慢慢恢复听觉功能。
拒绝助听器,不可取!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edb31fd2e600c33f079dec02a4e5134/5f737235349b033b3e0d0e3350ce36d3d439bd29.jpg?tbpicau=2025-02-25-05_eadd8084faa4f165c83494a3332064e6)
调查中发现,除了无法适应助听器外,老人拒绝助听器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太贵了?越早助听越经济
调查显示,“太贵了”是老年人不愿选择助听器的一个主要原因。根据老人听力损坏程度的不同,所要求助听器外形、助听器的功率大小、功能不同,价位自然也有差异。助听器并不是越贵越好,而是合适的最好。听损程度越小,所需费用就越低。因此,老年人出现听力下降要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这样可以早期改善听力,也更节约。
2.影响形象?听永远比外观重要
很多老人无法接受自己“耳朵不好使”状况,还有戴上助听器外观不好看的的现实,认为佩戴了助听器,就好比承认自己是聋子,就怕别人知道自己戴了助听器,影响形象。
对此,要记住听永远比外观重要;再者随着助听器技术的不断提高,已经可以把助听器做得很隐蔽。最小巧的耳内式助听器只有一分的硬币大小,耳背式助听器也比蓝牙耳机小得多,既轻巧又美观,不影响形象。
近年来,从科技含量上讲,助听器进入全数字时代:宽动态范围压缩、开放耳选配、方向性技术、降噪技术、无线技术等等功能,为听力损失者提供了优良的音质,大大改善听力不好的状况,解决沟通障碍,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3.戴上不是听不清,就是太吵?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09cacb9493387449cc52f74610dd937/a36d6e9a033b5bb5af52d21773d3d539b700bc29.jpg?tbpicau=2025-02-25-05_0f907b5956976e03d11a09486b665a09)
很多中老年人出现听力问题后,就会让子女去网上随便弄个回来试戴一下,或者去附近药店随便整一个,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老人家里买了好几个助听器,放在抽屉里,一个也不能用。用上后不是噪音太大,就是听不清楚。
佩戴助听器是改善耳聋老年人听力的重要手段,它属于精密电子仪器,想要最大化利用残余听力,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听力检查,经过专业严格的验配才可以佩戴。“随便”不仅加剧听力的损伤,而且浪费,还让老人家对助听器有了恐惧感!
老年人戴上助听器,家人相互配合很重要
戴上助听器后,老人会听到以前听不到的一些日常环境的声音,如水管的流水声、排气扇的转动声、走路的脚步声等,会觉得过于嘈杂。不少老人会因此感到厌烦,这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告诉老人,他能听到声音是一件好事,证明听力提高了,不习惯只是暂时的,要主动地去慢慢适应,鼓励老人度过适应期。
家人还要注意,不要有“你戴了助听器怎么还听不清楚”的字眼出现,会对老人造成无形的压力和负担。家人应该要主动地配合老人,刚开始需要配合验配师要求的要在安静环境(家里)开始适应,不要到嘈杂环境去。
另外,因为在佩戴初期老人的听觉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而且老人由于听力下降,长期没有倾听的习惯,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佩戴时间由短到长;与他交谈前,应先提醒他注意,尽量放慢语速,吐字清晰,逐渐训练,让老人慢慢恢复听觉功能。
拒绝助听器,不可取!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edb31fd2e600c33f079dec02a4e5134/5f737235349b033b3e0d0e3350ce36d3d439bd29.jpg?tbpicau=2025-02-25-05_eadd8084faa4f165c83494a3332064e6)
调查中发现,除了无法适应助听器外,老人拒绝助听器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太贵了?越早助听越经济
调查显示,“太贵了”是老年人不愿选择助听器的一个主要原因。根据老人听力损坏程度的不同,所要求助听器外形、助听器的功率大小、功能不同,价位自然也有差异。助听器并不是越贵越好,而是合适的最好。听损程度越小,所需费用就越低。因此,老年人出现听力下降要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这样可以早期改善听力,也更节约。
2.影响形象?听永远比外观重要
很多老人无法接受自己“耳朵不好使”状况,还有戴上助听器外观不好看的的现实,认为佩戴了助听器,就好比承认自己是聋子,就怕别人知道自己戴了助听器,影响形象。
对此,要记住听永远比外观重要;再者随着助听器技术的不断提高,已经可以把助听器做得很隐蔽。最小巧的耳内式助听器只有一分的硬币大小,耳背式助听器也比蓝牙耳机小得多,既轻巧又美观,不影响形象。
近年来,从科技含量上讲,助听器进入全数字时代:宽动态范围压缩、开放耳选配、方向性技术、降噪技术、无线技术等等功能,为听力损失者提供了优良的音质,大大改善听力不好的状况,解决沟通障碍,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3.戴上不是听不清,就是太吵?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09cacb9493387449cc52f74610dd937/a36d6e9a033b5bb5af52d21773d3d539b700bc29.jpg?tbpicau=2025-02-25-05_0f907b5956976e03d11a09486b665a09)
很多中老年人出现听力问题后,就会让子女去网上随便弄个回来试戴一下,或者去附近药店随便整一个,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老人家里买了好几个助听器,放在抽屉里,一个也不能用。用上后不是噪音太大,就是听不清楚。
佩戴助听器是改善耳聋老年人听力的重要手段,它属于精密电子仪器,想要最大化利用残余听力,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听力检查,经过专业严格的验配才可以佩戴。“随便”不仅加剧听力的损伤,而且浪费,还让老人家对助听器有了恐惧感!